中医顺应自然的养生方法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ngbang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古代医家通过长期的生活实践和异常丰富的临床观察,认识到人与自然环境之间,有着至为密切的关系,由此总结出了“天人相应”的医学理论。“天”指自然界,“相应”指自然界的变化影响人体时,人体发生的与之相适应的反应。中医人体顺应自然的养生方法:其根据就是“天人相应”的理论。
  人是自然界的生物,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当然强烈地影响着人体。在人类的漫长进化过程中,人体也形成了适应自然的良好的人体结构和功能,它使人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适当的调节来适应自然的变化。
  比如在四季中,春夏气温比较高,人体的皮肤就比较松弛,疏密多汗,通过出汗来发散体热,秋冬气候转凉,人体则皮肤致密,少汗而尿多,以保持自己的衡定体温。又如气候同地区不同而有差异,江南多湿润,北方多干燥,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也能分别适应这种不同的水土,平时这一点看不出来,一旦异地而处,就可从“水土不服”的现象中得到反映。
  但是,人体适应大自然的能力毕竟有一定限度。如果自然变化过于急剧,超过了人体调节功能的限度;或者由于人体生活无度,不注意发挥自己的调节功能;或者人体调节功能因各种原因运转失常,就会导致生病、衰老以至死亡。因此中医强调人在生活中一定要顺应自然,起居有时,其目的就是为了加强人体适应自然的能力,以利用自然变化的有利因素,抵制自然变化的不利因素,保证自己的健康长寿。
  中医顺应自然的养生方法内容很多,兹撮其要者介绍于后:
  昼夜展昏:中医认为,自然界二十四小时有日出,日没的变化,相适应的,人体一天也有平旦阳气生发,日中阳气兴隆,日没阳气收敛的不同。因此,在养生学上,中医很着重晨起锻炼,认为黎明是阳气生发的大好时机,此时到户外去呼吸吐纳、运动肢体,活络筋骨,可以使人体气血流畅,体质增强。但是,晨起也不能过分太早,否则天还没有破晓,阳气尚未生发,摸黑起身锻炼,也并不有益于身体。此外,对病人的护理也要注意昼夜的变化。一般来说,人在白天阳气盛,因此病情表现较轻;夜晚阳气衰微,病情表现往往较重,在对疾病的疹断、治疗和护理时都应该把这种变化的因素考虑进去。
  四时变迁:四时气候的特点是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相适应的生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中医认为,人体在四季中也有这种生、长、收、藏的规律,因此,要求生活起居和思想情绪都要顺应这种规律进行调节。当春回大地、气候转暖、生机勃勃的时候,人们应该及时调整休息,比冬天睡得晚一点,起得早一点;多从事活动,并到户外去接触大自然;要衣着宽畅,头发舒松;精神方面应尽量使身心轻快起来。夏季日照长,阳光充沛,万物生长旺盛。人们更可睡晚起早;要适当地多接受阳光照射,不宜过于贪凉,并经常洗澡,以使皮肤疏松,体内的“阳热之气”得以发泄;同时炎热气候下要避免发怒。至秋季,气候逐渐转凉,景物萧条,此时人们活动相应逐渐减少;穿着要逐步适应寒冷的到来。天寒地冻、草木凋零的冬季,是万物“闭藏”、“蛰伏”的季节,阴寒之气较盛,人们需避寒保暖,以维护“阳气”不使外泄;同时可适当晚起早睡一点。以上是一般正常人的情况,对于慢性病人,更要注意宿疾在季节和节气变换时的发作,及时采取各种防护措施。
  六气偏颇:自然界除了四季的变化以外,还有风、雨、霜、雪、雾、露、阴、晴、旱、涝等引起的杂复气候变化,中医把这些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影响因素归纳为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热(火)。六气太过或不及,因而对人体不利时称为六淫。人体应该顺应正常情况下的六气,防避反常情况下的六淫。我国不少涉及养生的古籍中,曾提到“避风如避箭”、“盛暑不可露卧”,“卑湿之地不可居”等等警诚。作为影响疾病发生的一种因素,这些说法,现在正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如近来已经得悉,流行性感冒病毒的世界性传播,与来自极地的强劲寒流和形成于海洋中的威力巨大的风暴,其中包括我国的台风,有着密切关系;而盛夏尽管炎热,由于熟睡之后人体抵抗力会明显下降,故露宿户外也确实易受病菌侵袭,或者可引致人体功能活动发生障碍;再者在风湿病、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慢性肾炎等疾病的发病中,潮湿也已经比较明确地被视作诱因之一。另外人们对于衣着,除洁净宽舒外,更宜做到“凉不至冻、温不至燥”,并注意及时增减,这样才能使人体“寒热平和”,收到“疾痛不生”的效果。
  以上仅仅是中医“顺应自然”养生方法的一鳞半爪,但已可看出,它与现代研究中的生物钟学说等相当符合,许多内容今日可以借鉴,当然其中有些不完全科学的内容应该剔除。而且,祖国医学“顺应自然”养生法的提出,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丝毫放松对大自然的改造。历史表明,人类的平均寿命正愈来愈长,这就充分说明,只有通过人类自身得天独厚的聪明才智,去更合理和卓有成效地不断改善自己的生存发展条件,才能使人体和周围自然环境之间的适应向着更高的水平发展;使人们健康长寿的憧憬,变得更为现实。
其他文献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合作中心主任万德森教授说,大肠癌每年都在以较快的速度增长。更可怕的是,患大肠癌的年轻人也较常见,由于他们新陈代谢旺盛,癌细胞分裂更快,一旦患上癌症,恶性程度也更高。但万德森认为,大肠癌若能早发现、早治疗、九成患者是可以治愈的。  “现在的问题是,由于年轻人从来不觉得自己会得病;大肠癌早期症状非常隐匿,而且容易和痔疮、肠炎等混淆;医生也往往凭经验处理,懒得做直肠指检或肠镜检
老头一直盼着这一天,盼着老伴退休回来,两人安度暮年生活。想不到的是,她回来第二天。两人就闹矛盾。  先从起床开始:老头夜里睡下较晚,早晨难醒,睡眼惺忪,想赖一会儿床;老太偏偏早起惯了,黎明即醒,醒来即起身,穿衣、叠被,还把被褥拍得平平整整。这一折腾,老头就颇不情愿地睁开了眼睛:“忙什么?你不用上班了。”  “不上班也不能赖在床上。”  老两口同室分床睡,但一人已穿戴整齐,另一个再也无法安心高枕了,
现在生活好了,胖子多了,而肥胖对于老年人来说,犹如大敌。因为肥胖会导致许多“富贵病”,像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胆石症等。因此,人们对肥胖退避三舍。而许多老来瘦的人则沾沾自喜,认为“瘦”是福气。亲属面对消瘦的老人,也往往不予重视。  老来瘦,确实能减少一些疾病的发生,但我们应该看到“老来瘦”的另一面,潜藏着不少危害人体健康的隐患。笔者曾见过这样几则病例:  例一:霍大伯原本是微胖的体形,到了古稀之
在儿科门诊工作多年,常会遇到年轻的父母带来二、三岁的幼儿,焦虑地抱怨自己的宝宝不肯吃饭。经详细体检,往往查不到明显的病灶,然而细问病史,则可发现此类幼儿颇受家庭溺爱,生活中营养品常备,且零食不断,所谓的不肯吃饭,其实只是一日三餐时的顿食量减少而已。此种现象,如仅从当时来看,似不足为“病”,但若发展下去,则对儿童的生活习惯乃至身心发育都有一定影响,最典型的就是因偏食而导致营养不良、体弱贫血、发育迟缓
冬虫夏草是一种神奇的动植物结合体,体形似蚕,头部生一褐色棒状草叶。它只产于海拔3000多米的高寒草甸带的山坡上,我国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四川藏区及云贵高原部分地区。采掘时间只有一个多月,例如在青藏高原采掘期为6月至7月。所以必须严格掌握时间,过期冬虫夏草则在土中腐烂变空。  笔者在青藏高原工作多年,曾几次随当地藏民翻山越岭,寻找冬虫夏草。一俟找到产地,人们便四散分开,匍伏于地,有的甚至侧卧于山坡上
明道塞药治疗妇科炎症要注意什么?    我患有霉菌性阴道炎多年,医生建议我进行阴道塞药治疗,结果却是一治就愈,愈后不久就复发,对此我十分痛苦。我与几位要好的女友谈起这件事,她们当中有人也患有该病。治疗上也是大同小异,多数使用阴道塞药的治疗方法,有的女友塞药后很快好转并治愈,有的和我一样经常复发。我们使用同样的治疗方法,最后疗效却为什么不一样呢?  江苏 洪 昕    洪昕读者:  你出现疗效不佳
李师傅是那种“二两不过瘾,半斤醉不倒的”酒中“瘾君子”,家人为了他的健康着想,劝他少饮点,他却说:“没事的,喝了一辈子的酒,怎能少了这杯中知己呢?”  近段时间,李师傅总感到小便时有些不畅快,夜尿也增多了,每天晚上少则一次,多则三四次,常常出现尿无力,尿线变细,明明有尿但半天也解不完,有时只能滴沥而下,常常弄湿裤裆。李师傅想,自己的身体一直都是棒棒的,从没有得过什么大的毛病,这点小毛病扛一阵子就会
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地处南京市中山北路305号的南京金陵老年病康复医院,交通十分便利,环境十分清静优雅。每天有络绎不绝的白内障患者到这里排队挂号求诊。这里有让患者满意的高质量服务和精湛的技术。  作为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白内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因为它是目前为止致盲的首位病因。据WHO估计,全世界约有3000~4500万人患此症,因白内障致盲的患者约有1700万
请看这两张照片。谁能相信,两张照片上竟是同一个人!而她在变成“另外一个人”以后,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尴尬之事。……
日常生活中,有些孩子食欲不好,一些家长盲目给孩子吃开胃口药物,效果适得其反。食欲不好有多种因素,笔者分述如下:  1、小儿生活习惯不合理。小孩活动过度或缺乏足够的睡眠,在疲惫的状态下,食欲就会受影响。  2、由于生活条件好转,有些孩子的饮食习惯不合理。饮食不定时、不定量或吃了过多的甜食、零食、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影响孩子消化液的分泌,导致食欲不好。有的孩子有挑食的习惯,也会影响食欲。  3、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