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苏教版初中语文“诵读欣赏”教学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lxbdmmyd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苏教版语文教材的“诵读欣赏”版块在提高学生语言感悟、培养听读能力方面有着较好的促进作用,但在“诵读欣赏”的实际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教师是根据试卷上出现的题型而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对“诵读欣赏”的重视力度不够,对此版块往往以背诵为主,开展分析与欣赏的课时不多。有些开展“诵读欣赏”的课堂,也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参与的互动性不够,“诵读欣赏”版块未能发挥预期的教学效果。如何在实际教学中,遵循语文教材的编制出发点,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质量,保证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高?笔者认为在施教中要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一、从思想上重视“诵读欣赏”教学
  苏教版语文教材应我国新课程标准改革的精神要求而产生,从2002年开始在江苏试行实践后,如今基本上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得到推行。“诵读欣赏”是苏教版教材中的一个特色版块,以诗词美文为主,意在提高学生的阅读量。所谓诵读,就是把书面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合文中作者写作情感的有声语言。它在文本与阅读之间架起必要的桥梁,是感知教材内容的一个手段,更是培养听读能力,提高语言感悟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诵读,学生能够加深对作品思想感情的理解,他们的感情与作家的情感也会发生强烈的共鸣。这样,学生的文化和文学修养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提高。
  在一定程度上,“诵读欣赏”可以说是讲读课文的延伸和拓展,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阅读能力的提高将对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及语文实践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最终促使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在咏物抒怀的单元中,《海燕》《白杨礼赞》《石榴》《马说》《紫藤萝瀑布》五篇文章都是通过描写大自然中的一些生物活动而来表达作者自身的一些感悟和见解,但是靠死记硬背消化这些带有一定抽象意义的课文,学习效果往往不是很理想。但是课后的“诵读欣赏”是精选的丰子恺的一段短文《杨柳》,文中描述语句朴素无华,但是很明确地表明了作者从杨柳身上联想到的感受,通过诵读,学生能够轻易地学会这种借物抒情的写作技巧,返回来对前面几篇相对篇幅较长的课文会更加理解,理解作者的写作用意。触类旁通,学生从这几篇课文中能够基本掌握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二、抓住诵读,促进体验
  纵观“诵读欣赏”中的文章,多以篇幅简短、寓意深刻、文辞优美的美文和诗词为主,蕴含有极美的意境,在反复诵读中能够领会到那种语言所描述的特有景象。这种通过诵读而触发的景象联想,是默读、笔录所不能模拟重现的,尤其大部分感情真挚的诗词中,诵读能够让诗词中蕴含的饱满的情感,在诵读中自然流淌。这些能够令情感深蕴其中的词句运用,能够让学生积累更多的词汇,以及这些词句的合理应用。在人生体验单元后的“诵读欣赏”中收录了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和李商隐所写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诵读让这样的美妙词句铭记在心,在某个人生际遇与作者似曾相识的时刻,这样美妙的词句就连同情感一同迸发出来。
  三、开展多种形式“诵读欣赏”的活动
  在教学教程中,诵读形式一般就是朗读,大多数朗读是老师朗读、学生齐读,而录音朗读、多媒体技术运用较少,学生一方面没有足够的兴趣自主地进行诵读,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应有的指导而体会不到真正的诵读魅力,“诵读欣赏”变成了单纯的朗读,谈不上欣赏,也根本做不到情感揣摩。
  在开展“诵读欣赏”的授课过程中,教师所发挥的作用是无法忽视的。教师对于美文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于文中感情的准确掌握和表述,对于学生的促进作用是很大的。但不是每个教师都有着这样的本领,能够将文章中的情感准确地通过诵读来展示给学生,这个时候敷衍了事的教师是不称职的,因为通过录音、多媒体展示,可以把那些充满着激情的诵读作品展现在学生面前。尤其是多媒体教学技术,通过幻灯片和录音结合播放的方式,图文并茂,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结合文章中所展示的场景,来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景观通过图片就能够让学生在头脑中将冬天的白雪和春天的梨花很好地联系起来,不由得佩服作者的独具匠心和巧妙构思。
  多读“诵读欣赏”中的美文,从较浅易层面上积累学生的词汇运用,丰富学生的写作技巧;往更深层次方面说,启迪学生的思维,领悟人生的哲理。经典美文中有用精美出奇的辞藻描述人间美景,也有用情感真挚的语句叙述人间真情,也有不少暗藏哲理的文章,包含许多人世哲理,能给人以多方面的启示、教育。事实证明,诵读这些发人深省的文章,对于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很大的帮助。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市东林中学。
其他文献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章在保证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前提下,要讲究文采。如何做到有文采是写作必须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而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是使语言富有文采的重要方法,因此在平常的教学中指导学生善用修辞尤为重要。  一、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  (一)熟悉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运用  要使学生善用修辞,前提是学生对这些修辞手法比较熟悉。只有熟悉了,才谈得上运用。常见
一、提出问题  1.盲校写作指导现状  我校现有盲生108人,从三年级开始开设作文指导课,理论上讲到了中学,学生已经过了至少四年的作文训练,写一篇简单的写人叙事的作文应该是不难的,但从本人多年担任中学语文老师的经验来看,学生的写作水平根本达不到应有的高度。盲生普遍遭遇写作难题:无话可说、写作技巧匮乏、作文语言干巴、选材狭窄、形式单一等等都是学生作文中常见的弊病。虽然每周都安排有两节作文课,但能每周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真挚感情,渗透教材德育思想?有的文本的思想是显性的,可以直接进行德育渗透;有些文本的思想教育是隐性的,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必须深刻挖掘教材, 通过富有情感、巧妙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真挚情感,充分利用教材的德育因素,使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受到思想品德熏陶。  (一)感悟美的华章,引领学生有高洁的志趣和追求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育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
随着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与升级,产业结构越来越高级化、知识化、复合化、合理化,职业岗位所要求的素质、技能、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越来越高。技能型人才需求量骤增,而新的岗位所
阅读是高中阶段语文学习和课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用阅读点亮人生,通过阅读完善学生人格,是高中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阅读不但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修养,而且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性格,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本文从学生阅读的现实状况、指导方法、具体策略等方面对学生阅读的指导进行了探索,与同仁商榷。  一、研剖现状,因势利导,准确把握学生的阅读实际  随着素质教育教学的不断深入,新课
摘 要:通过参加这次由金太阳在定州组织的“燕赵课改联盟”,想到了如何打造好高中化学的高效课堂:授课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充分备好课、备好学生,落实高效课堂,多和学生交流合作,让多媒体辅助我们的实验教学,打造好高中化学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5-0155-02  DOI:10.1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