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的群众文化发展

来源 :锦绣·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5468529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从悠久历史中保留、传承下来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发展的“精华”,也是我国的宝贵财富。在当前的社会发展大环境下,群众文化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我国社会的向好发展以及公民素养的提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下发展群众文化,势在必行。因此,我们需要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群众文化的联系,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传下的群众文化发展意义,最终找到群众文化发展的具体策略,实现群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字:非物质文化遗产;群众文化;传承发展
  引言:纵观我国五千年的发展历史,璀璨闪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众多表现形式,它们的覆盖范围十分广泛,极具内涵,充分的体现出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自“十八大”以来,国家层面开始愈发注重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弘扬,能够大幅度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更能帮助群众建立民族自信、文化自信,体现出中华民族内在的优秀精神。因此,想要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必须把群众文化拉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视野之中,互相促进,相互发展。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群众文化发展的意义
  我国是世界大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多民族国家。在这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有数不胜数的群众文化在演变、发展。绚丽多彩的民间优秀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的极具内涵的风俗习惯,也体现着东方古国所独有的风格。
  在大众的心中,群众文化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特标志,它既有艺人绝活,又有民俗风情,还有多种多样的民族传统以及音乐舞蹈。逛庙会、祭祖等风俗,早已成为了一种记忆,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具有非常强的生命力。
  自从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我国对于社会公民的精神文明建设正在迈向新的高度,推动群众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已经成为了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此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国家政府层面应该积极推动群众文化的深入发展,以此来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另一方面,我们应该牢牢掌握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它来帮助我们实现更好的群众文化建设。使我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强国,助力民族文化的弘扬与传播。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群众文化的联系
  (一)群众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基础
  我国的历史经验证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与传承离不开人民群众对于文化的重视与实践,即群众文化是“非遗”的基础;也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社会群众长期实践的一部分。以“二十四节气”为例子,它是我国人民通过长年累月的实践劳动所总结出来的季节变化规律,它的作用便是帮助群众更好的生活。同时,也正是因为群众对“二十四节气”的广泛运用与认可,才使得“二十四节气”长久的保留、传承,直到现在依旧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在群众的心中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自觉,“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如果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喻成果实,那么群众文化就是它茁壮成长的土壤,果实永远也离不开土壤的培养,同时,富饶的土壤能够加速果实的成长。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提升群众文化的保障
  任何事物都具有相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如此。它的传承具有非常强大的生命力,既需要群众文化作为发展基础,又可以推动群众文化达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然而近些年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工作却差强人意,有的部分甚至到了失传的境地。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有很多:社会结构变化、就业方式改变、社会产业化加剧等等。国家、人民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不重视、不想了解,最终只能任由它衰落,群众文化也会受到巨大影响。
  对于上述问题,国家层面已经开始大力弘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目的在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促进群众文化的繁荣发展,营造自觉传承的民族文化氛围。例如国家对于春节的重视,保证这份文化遗产继续传承,以此来促进群众文化的发扬。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群众文化发展的具体策略
  (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证其传承与创新
  为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更好的发展群众文化,一定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证它的传承与创新。中华民族有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传统,但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传统,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因为许多原因而逐渐消失。回顾现在的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文化,它们能够较好地传承、推广的原因在于广大群众对它们的重视与保护。
  综上所述,想要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我们一定要充分挖掘当下时代一直被忽略、不受重视的传统文化,并且建立起良好的保护与传承体系;其次,国家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入”人民的心中,激起群众对于文化传承的热情。例如,央视推出的《国家宝藏》栏目,通过诉说平易近人的诉说历史,将尘封的传统文化传达给群众,引起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热情。此外,还可以办讲座、体验活动等,既可以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原始保留,又可以让更多人参与其中,一举两得。
  (二)提高國家层面意识,加强群众文化支持力度
  我国有众多民间习俗,而它们是组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虽然它们是在民间形成,但国家政府有传承、发展它们的义务,并且对于推动民俗文化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且深刻的作用。例如,2005年,春节、清明、端午等众多节日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录之中;2008年,上述节目成为我国的法定节假日,加深群众对它们的认识;同样在2008年开始,国家对于传统节日习俗的弘扬开始渗透进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国家层面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支持以及推广,不仅能够帮助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的传承,更是对群众文化的发展提供最积极的作用。
  (三)以城乡社区为核心,提高群众文化的发散性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城乡正在逐步进入社区化。人们的生活好了,但是人与人的交流却淡泊了。在这种情况下,群众文化无法进行有效的传承发展。
  倘若想要改变这种局面,就一定要打破家庭局限性,以社区为核心加强民族文化的欻欻传承,开展集体活动,共享家乡美食,丰富居民的群众文化,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
  总结: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群众文化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群众文化是“非遗”的传承土壤,只有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在它的优良传承下,更好地实现群众文化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的群众文化发展[J].戏剧之家,2020(18):210-211.
  [2]曹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时期群众文化的融合[J].大众文艺,2018(23):3.
其他文献
摘要:从钦州坭兴陶原料资源自身品质特征能得出特有的成型技术工艺,展示出坭兴陶独有的设计特色。为了能全面加速钦州坭兴陶快速发展,要注重对其设计特色进行研究,做好造型、装饰、工艺方法发展探究,建立更多极具市场竞争力的坭兴陶产品。  关键词:钦州坭兴陶;设计特色;发展  钦州坭兴陶学名为紫泥陶,通过技术工匠陶洗、选练、拉坯成型、雕刻、烧制、打磨生成。钦州坭兴陶生产过程中要注重整合特殊原料应用,对工艺流程
期刊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科学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被应用到各个领域中。水利工程在发展过程中,也紧跟时代步伐,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互联网信息技术得到良好应用。但在具体应用中还存在相应问题,本文将围绕“互联网+水利”这一内容进行探讨,分析其具体应用,仅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水利工程;应用探讨  引言:水利工程建设是我国社会建设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水利工程发展模式也在不
期刊
土家族情歌
期刊
摘要:随着公益广告的快速发展,人民警察公益广告已经逐渐影响了广大公众对人民警察的态度,成为了构建良好警民关系的重要渠道。我国人民警察公益广告经历了萌芽、发展、成熟三大阶段,广告水准也在逐步地提高,向社会传播着正能量,但是由于尚未形成规范机制,社会公益意识不足,受众参与程度较低,以及缺乏公益广告创意导致人民警察公益广告的发展停滞不前,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因此,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人民警察公益广告的发展
期刊
江南如女子一般婀娜多姿的魅影,在历代的诗人画家中口笔相颂。我的奶奶家坐落在江南的里的小镇——濮院。奶奶家不远处就有一条长长窄窄的小河,记得在我小时候,我常住在奶奶家,那时候不认路但是只要跟着父母远远看到一座石拱桥就知道已经快到奶奶家了。现在回到那里站在石桥上,脚下依旧是那条小河,然而河流就像一座无形时空隔离墙,把繁华的现代建筑与朴实的古老建筑相隔离,石桥是联系的纽带,穿过石桥就仿佛穿越了时空的大门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向好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较之前相比有了极大的提升,同时群众的文化活动也随之变得更加丰富,这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起到了显著的帮助作用。当前,我国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愈发重视,人民群众的平均文化水平和文化素养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更加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完善。群众文化活动与精神文明建设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基于此,本文围绕群众文化活动在精神文明建设中
期刊
摘要:在国家大力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之下,为了使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能够得到有效丰富,我国戏曲艺术的传承问题开始越来越多的受到了人们的关注。粤剧主要起源于我国的岭南地区,有着十分悠久的发展历史,而在文化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特点的现代,年轻人对于粤剧文化的关注也越来越少,如何为粤剧文化的发扬注入新的活力成了现阶段需要重点研究的一个问题。尤其是在非遗视野之下,更需要做好针对粤剧艺术的保护工作。文章就针对
期刊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已步入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新时代的互联网红色文化宣传面临部分文化作品缺乏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价值观念,红色文化传播环境复杂,网络法治不健全等严峻挑战。利用互联网时效性强、覆盖面广、形式多样的特点,让红色文化入脑入心,让信仰之光熠熠生辉。加强互联网时代的红色文化宣传,对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
期刊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在旅游产业中的利用,是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与实践命题,而如何在科学保护这些承载着民族记忆和精神的非遗资源的基础上,使其得到有效的利用、活化和充分发展,是需要学界深入探讨和解决的一个综合性课题。辽宁省有很多国家级旅游景区,同时具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相应地也延伸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旅游产品,为了能更好的研究其开发现状以及发展趋势,以文化创意激
期刊
摘要:泰山题材的布艺品种类一直寥寥无几,这无疑是泰山旅游品开发的一个空缺。因此泰山风景布艺品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希望通过本次创作探索,将布艺品设计与泰山景色、泰山文化巧妙融合,使泰山特色景观中的文化价值转化为受游客认可的市场价值与艺术价值。  关键词:泰山风景;布艺品;市场;艺术  作为五岳之首的泰山,其巍峨,雄奇,沉浑,峻秀的自然景观常令世人慨叹。如将泰山风景用布艺品的形式呈现,或可成为泰山旅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