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伤医事件的情境预防研究——以101篇暴力伤医案件的裁判文书为研究对象

来源 :中国卫生法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_daiv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暴力伤医事件频发.以裁判文书网中101例与暴力伤医相关案件的裁判文书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暴力伤医案件的犯罪行为、犯罪人、被害人和犯罪环境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入通过犯罪情境预防对暴力伤医事件进行防控的理念,提出增加袭医得手难度、增大袭医被捕风险、抑制不当诉求的表达、减少攻击性行为的诱因以及消除伤医借口五种预防策略.
其他文献
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通过搜索“医生”“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等关键词检索出相应的司法判例.回顾十九大以来(2018年-2020年)我国关于医生犯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司法案例,总结分析特点以及司法争议的关键点,以期对医院廉政管理特别是医生执业行为的规范有借鉴意义.
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2018年底,济南市公共场所卫生许可全面实行告知承诺制.随着经济发展、制度变化、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公共场所事中事后监管模式也在发生变化.通过调查研究公共场所卫生许可实施告知承诺制后事中事后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新形势下公共场所监管的新模式,为形成公共场所长效监管机制提供支持.
医疗美容行业爆炸式的发展致使医疗美容纠纷案件急剧增加.医疗美容纠纷现阶段被分为医疗服务合同纠纷与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两种类型,如何适用法律处理医疗美容纠纷在学界一直存在争议.通过对医疗美容纠纷理论的分析,将其分为未达预期型纠纷、欺骗型纠纷以及致伤致残型纠纷.未达预期型纠纷与欺骗型纠纷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处理,致伤致残型纠纷适用医事法律处理.
明确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构成要件是理解该罪名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之间关系的基础.妨害传染病妨害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最本质的区别在于主观心态,前者为过失犯罪,后者则为故意犯罪.妨害传染病防治罪与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关系则表现为法条竞合关系,二者在构成要件上几乎完全一致,应当按照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优先适用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在厘清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构成要件的基础上,还应当通过扩大刑法中关于传染病种类的范围、发挥行政监管作用,以及适当修改法律条文等手段弥补当
随着时代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医疗”打破了优质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的现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医疗资源的平衡.但伴随而生的是隐私暴露、信息被贩卖等问题,因此对“互联网医疗”信息安全的监管需要进一步完善.对“互联网医疗”信息安全监管现状进行了梳理,在以政府为主导的基础上构建SU-CO监督模型,对“互联网医疗”相关利益主体、信息安全监管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从加强立法、构建多元主体协同监管制度、扩大监管对象范围三个方面,为完善我国“互联网医疗”信息安全监管提供可行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