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我的眼睛

来源 :解放军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llmmtt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暴雨如注,炮声隆隆。午夜时刻,东南沿海某地域,一场“红”、“蓝”对抗演习激战正酣。突然,“红军”几部炮瞄雷达变成了“瞎子”,顿时,数十门火炮变成了“哑巴”。随之“蓝军”火力越来越猛、愈战愈勇!
  “红军”指挥部领导心急如焚!他们清楚,如果这几部雷达得不到及时修复,这场演习必败无疑!在情况十万火急之际,他们向军区某军械器材仓库雷达修理所发出求援信号。
  该所3名修理人员火速抵至现场后,凭借精湛的维修技术,很快排除了故障。“千里眼”重见了光明,火炮又恢复了怒吼,一枚枚炮弹准确无误地飞向目标……
  这个修理所位于福建省厦门市,全所只有10多名官兵,却担负着大量的雷达修理任务。近几年,他们着眼未来战争需要,紧跟装备发展步伐,锤炼技术保障能力,圆满完成了各项保障任务,被一线部队亲切誉为“技术尖兵,保障铁拳”。
  
  着眼明天才能赢得明天。面对新装备更新步伐不断加快,他们立足自我更新素质——
  
  确保“打得赢”,素质是根本。随着高新技术广泛运用于军事领域和武器装备更新步伐不断加快,新型雷达装备已成为技术保障的主体和修理工作的重点,这对技术保障人员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早在6年前的初冬,军区举行一次新装备试验性军事演习,这个修理所受命担负雷达装备技术保障任务。面对部队刚列装的一部部新型雷达,修理人员一下子产生了“老虎吃天,无从下手”的感受,上级只好临时抽调十多人前来加强。结果,修理所变成了“招待所”,技术员变成了保障加强人员的“勤务员”。
  经过这一“尴尬”遭遇之后,该所领导深深感到,作为装备技术保障分队,要增强驾驭新装备的本领,担负起保障“打赢”的历史使命,仅靠过去的知识和经验“吃老本”是行不通的,必须坚持未雨绸缪育人才,培养和储备一些高素质的装备技术人才。
  “60分的教员怎能带出100分的队员?”所长万让鑫带头叫响了“向我看齐”的口号。一次,为掌握某新型雷达技术,他带领两名干部到某生产厂家集中学习,厂家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只传授技术,不提供工艺资料。集训结束时,其他参训人员均已返回,他并不死心。经厂方同意,他索性住进生产车间,与工人们同吃同住同劳动,虚心请教各种问题。经过10多天的朝夕相处,工厂的师傅们终于被他这种虚心好学的精神所动,破例给了他一套完整的技术资料。就是凭着这种精神,万让鑫在所里率先掌握了4种新型雷达的维修技术,成为八闽大地上新型雷达装备维修的“掌门人”,他先后被南京军区评为新型武器装备维修先进个人、学习成才标兵和科技英才,2003年初又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目前他正结合工作攻读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老雷达”争当驾驭新装备的“领头雁”,新同志也纷纷争做钻研新装备的有心人。1999年7月,从军械学院毕业的全优学员程永胜,满怀信心地来修理所报到时,发现自己所学的装备在驻闽部队已被淘汰。面对这一现实,小程没有灰心丧气,而是自觉服从安排,积极投入钻研新装备的热潮之中。一次,小程在钻研某新型雷达装备时遇到了困惑,四处请教不得其解,便打长途电话到西安向生产厂家请教,当他得知该厂一位50多岁女专家正在福州出差时,连中饭都没顾上吃,就带着问题直奔福州,迫不及待地敲开了女专家的门。不巧,女专家正在午休,被这位“不速之客’敲醒后,满脸不高兴,只是碍于情面,随便敷衍几句便把小程打发走了。对此,小程并不气馁,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就又来到女专家门前,整整等了两个多小时。女专家被他这种强烈的求知欲望所感动,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传授给了小程。求知若渴、知难而进的小程很快成为该型雷达装备的“主治医师”。
  近几年,这个修理所紧跟装备发展步伐,积极为人才成长铺路搭桥,确保了人人都懂新装备,个个都能唱“主角”。目前,全所12名专业技术干部全部达到了“4个100%”:100%达到英语四级以上水平,100%掌握了2种以上新型雷达装备维修技术,100%参与革新项目研究,100%获得科研革新成果,从而实现了保障队伍建设与雷达装备更新的同步发展。
  
  着眼战场才能赢得战争。面对制约雷达装备技术保障的重难点问题,他们立足自身搞科研——
  
  1997年陆续装备的某新型雷达,由于缺少维修指导资料和工具,时隔两年时间后,仍然没有形成技术保障能力。为此,该所官兵萌生了研制“某型雷达维修信息系统”的想法。当时,由于他们首次进行技术革新,既无科研条件,又无科研经验,渴望找到一个合作对象。可是他们跑了一家又一家的科研机构,别人一听说他们这个仅有十多人的基层小单位,也想搞出全军的大课题,都感到不可思议,有人甚至认为他们这是“不务正业、异想天开”。
  尽管四处碰壁,但是他们没有因此而退却,抱着“为了实战闯一闯,即使失败又何妨”的想法,决定大胆地试一试:经验不足,他们多方请教,资料不足,他们四处寻找:经费不足,他们节约消耗。
  随着武器装备的发展变化,我军雷达装备更新已到第x代,但其配套装备“供电设备移动电站”却发展滞后,一直没有革新,长期以来存在着耗油量大、故障率高的问题,严重制约着雷达装备保障力的跃升。1999年底,他们决心啃下这个硬骨头。通过三年的艰辛努力,他们广泛采用当代最先进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器件,成功研制了“某系列中频电源”,使雷达装备配套电源的平均无故障时间,从原来的100小时提高到现在的5000小时,保障效益提高了50倍,有效解决了制约部队雷达装备发展数十年的“老大难”问题。该项成果获得军队科技二等奖,并被总部定为列装装备,推广全军部队使用。专家评价,这一成果达到了国内逆变电源领域领先水平、国际先进水平,标志着我军雷达装备实现了配套装备与主战装备的同步发展。
  2003年深秋一天,一场军事演习进入了最后的读秒阶段。正在这时,一部新型远程警戒雷达突然发生故障,整个炮兵部队失去了“眼睛”,立即陷入瘫痪状态。如不及时抢修,将影响整个演习进程。接到求援信号后,雷达队队长赵保民带领3名同志,火速赶到现场进行抢修。该新型雷达科技含量高,结构十分复杂,如果没有先进的维修设备,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老专家,也很难迅速查出故障原因。他们运用自行研制成功的“某型雷达便携式检修仪”,仅花十分钟工夫,就找出了故障原因,很快排除了故障,使“千里眼”又重见光明。
  
  着眼部队才能赢得部队。面对艰苦的行业、部队的需要,他们自觉强化服务部队战斗力意识——
  
  “干啥行当都不怕,最怕就是修雷达。”这是装备维修系统流传的一句“行话”。
  为啥这样说?因为长期在基层一线从事雷达修现,吃苦受累、前途受限不说,还有害身体健康——雷达发射出强烈的微波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害。
  曾经布一段时间,这个修理所出现过少数官兵思想波动较大、服务意识淡化,战斗作风弱化的现象。为此,所里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了“奉献在军营,建功在基层”、“岗位学雷锋,打赢当先锋”等系列教育活动:组织观看战争纪录片,引导官兵充分认清雷达装备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强化了“一线雷达兵”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有效激发了大家为服务部队战斗力而自觉奉献、顽强拼搏的精神。
  2001年8月,担负战备值班任务的某岛观察所警戒雷达突然“失明”,该所受命在24小时以内修复,派工程师王保定等3人迅速赶往某船运大队。不巧,台风将至,登陆艇不能起航,怎么办?
  王队长当即决定改乘民船登岛。出海不久,狂风袭至,巨浪一会把小船掀到浪尖、抛向空中,一会使小船跌入波谷、陷入白茫茫的海浪之中。他们在上下颠簸、剧烈摇摆的小船上,顽强搏斗了三个多小时,终于到达目的地,及时完成了保障任务。
  2002年6月,副所长张民国带两名同志执行巡修任务,发现某岛观察所一部雷达天线座移相器的传动销断裂,必须更换。但是,修理所和部队都没有备件,从厂家邮购最快也要10多天。可是,在夜间和能见度低的情况下,观察所担负警戒任务,时刻也少不了雷达。于是,他们找来一截钢筋,轮流作业,整整花了4个小时,硬是把钢筋磨成了标准的传动销。人家的双手虽然靡破子,渗出了鲜血,但看到雷达又自如地运转,祖国的海防又有了明亮的眼睛,年轻的笑容被晚霞映照得更加灿烂。
  为保证部队雷达装备时刻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该所官兵经常要冒风雨、顶烈日、越高山、登海岛,辗转奔波南起东山岛,北至湄州湾绵延上千公里的海岸线上进行巡修。官兵身体和家庭也因此常会受到这样或那样的影响。
  2001年3月9日对该所助理工程师陈皓平来说,是一个“黑色”的日子。正在海防线上执行巡修任务的他突然接到“噩耗”:双胞胎儿子一个死于腹中,一个早产经医院抢救无效夭亡。小陈匆匆赶列医院,妻子撕心裂肺地哭着对他说:“别当这个乒了,咱回老家吧!”
  面对孩子的夭亡,妻子的泪水,亲人的指责,陈皓平陷入极度迷惘和痛苦之中、所领导一边安排人员负责在医院看护,—边帮他请来远在陕西老家的岳母悉心照顾,并安排小陈一家住进机关干部宿舍。考虑小陈经济比较困难,所党支部专门研究解决其医疗费用,全所官兵还白发地开展了“用真情献爱心”活动。组织的关怀,领导的厚爱,战友的深情,终于使小陈走出生活的阴影,重新振作起来,一头扎入了雷达修理的研究与实践。前不久,两个喜讯从修理所传出:一个是,小陈参与研制的两项科研成果均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另一个是,小陈的爱人又怀上了小宝贝。
其他文献
这是一支举世瞩目的艇队,组建35年来,在大海深处骑鲸蹈海10余万海里,并以90昼夜长航的辉煌壮举,打破了美国核潜艇“海神”号保持多年的世界记录。  这是一支开拓创新的艇队,在茫茫大海出色地完成了试验,试航。全训等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重大任务,创造出中国核潜艇史上多个“首次”和”第一”,编写出该型潜艇一整套训练大纲。  这就是10年前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水下先锋艇”!    和平盾牌:使命与忠诚
期刊
人说从事弹药导弹技术保障的沈阳军区某弹药修理试验站站长宋杰,坐在“火山口”上抓安全管理。就是在这样的危险环境中,他带领官兵累计完成弹药作业近万吨,没有发生一起责任事故,被誉为“安全阀”。日前,他被沈阳军区评为管理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并介绍了经验。    “严格制度落实,不能打:擦边球    叭!——雷管爆炸声好像又在宋杰的耳边回响。  2001年秋天,新毕业学员高峰在模拟老主任的作业程序后,独自测试
期刊
12年来,一名普通的军人从未舍得下过一次饭馆,甚至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给女儿买,却把全部的积蓄和爱心献给了10个至今未曾谋面的失学儿童,组成了一个特殊的“军人之家”  在10个被资助的孩子心里,在大庆他们有一个“富有”的“兵爸爸”。可谁能相信,当记者走进沈阳军区某师副营职技术员宛宏利的家,看到的却是几件破旧的家具,墙上除了女儿的同学送的几片卡通画外,连一张全家福也没有。可在宛宏利夫妇的脸上,记者却
期刊
艾超奇,青岛市北区政协离休干部;丁柱辰,青岛市二轻局离休干部。俩人均是国民党海军“重庆号”巡洋舰上的水兵。1949年2月随舰起义,在护舰战斗中因承诺了战友史德基牺牲前给家人捎一个口信的嘱托,55年来,寒来暑往.春去秋来,两位老人逢人就打听,有线索就去查询,”把口信捎到”的信念一直也没有动摇过。    史德基的家人,你们到底在哪里    艾超奇老人与史德基相识,是在1947年的台湾。当时,他们两人同
期刊
猎豹车战战兢兢地在盘山道上爬行着。坐在司机右边的某边防团团长徐春盯着光滑坚硬的冰雪路面。突然,“猎豹”在三米宽的盘山道上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等大家反应过来时,车已经向相反的方向滑去。司机李岩的脸色渐渐发青,紧握方向盘的右手颤了一下。徐团长用手拍了拍小李的肩膀:“没关系,下车歇会儿再走。”  五分钟后,车又调回来了,向着海拔1500米的山顶冲去。当然,上面不仅载着团长徐春,还有他的胆量和智慧。 
期刊
8月底,黑龙江省接收安置的660名自主择业转业干部报到通知全部发出,这是该省连续5年在东北三省率先发出自主择业转业干部报到通知。  近年来,随着自主择业转业干部的逐年增多,每年都有部分自主择业转业干部需要办理出国或入学手续,有的经商办企业也需要及时办理相关手续。针对这种情况,省自主择业转业千部管理服务中心帮转业干部之所需,克服困难,及时将报到通知一次性发出,方便了转业干部。同时,以强化自主择业转业
期刊
2004年11月18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一个普通的干休所里,一位离休老干部眼含泪水,用伤残的左手拿着一张朝鲜老人的照片,仔细端详并哽咽地说:“成浩,我的朝鲜兄弟!从新闻媒体上看到你仍然为志愿军烈士守陵,我真是百感交集,万分感动。整整46年了,我也想念着你呀!”  这位离休老干部叫卜克,那位朝鲜老人叫金成浩。他们能在关山阻隔,杳元音讯近50年后,又得知双方的下落,还得从一篇《卜克,您在哪里》的通讯说
期刊
雪地大练兵    2004年12月25日,驻新疆某部官兵展开雪地大练兵。茫茫雪地,长途行进,紧贴实战,从难从严锤炼官兵,提高部队作战能力。    要当好兵先减肥仁    东北某边防团今年入伍的新兵中有一对孪生胖墩儿。哥叫王刚,弟叫王强。哥俩一入伍,班长就说:要当好兵,你们俩首先减肥。班长为哥俩制订了减肥计划。 1月12日上午,训练间隙游戏,小哥俩向班长“叫板”,不信摔不倒班长,但几个回合下来,哥
期刊
似乎远离真实很久了,因为离开大山多日了。  窗外飘进几丝凉意,搅动沉淀已久的温馨记忆,我又梦见故园飞舞,沉甸甸的大山在膨胀……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儿女,永远卸不下那份沉甸甸的乡土情结。大山,依然是最母性最恬静的精神家园。  躺在大山的沃土里,吮吸着清甜的甘露,沾濡着泥土的气息,懵懵懂懂在大山的怀抱中长大。河流孕育着大山,大山守望着河流,山清水秀,如诗如画。纯朴的乡民不懂写诗,但他们每个人的心中都酝酿着
期刊
1996年的夏天,我在宽甸大山深处的一片红色营房里。我那时的军衔是列兵,职务是某部“红四连”战士。那是一个普通的夏天,营房周围是跟我一样茂盛生长着的庄稼。连队开拔到另外一处山里夏训后,我因为营教导员直接点名,跟一个河北老兵一起在营区留守。留守,除了看管连队那一排空了的营房外,更主要的是看护属于我们营的那一大片苞谷。  我跟河北老兵的分工明确:老兵在家,管连队圈里那群嗷嗷叫的猪和菜地里那几畦嫩生生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