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树记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7623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小的时候,老家门前的这棵槐树也还小,比我高不了多少,我把槐树当作我的哥哥。
  早上起来,我首先跑到槐树跟前,站直身子,与我的槐哥比个子,我的个子自然是比不上槐哥的。槐哥呢,一点也没有因高我一头而得意忘形,只是静静地站在我面前。
  我喜欢槐哥的安静,安静里,有天宽地阔的心境;我还喜欢槐哥的单纯,就那么一身绿色,一身清爽,顶多还有几声鸟叫,一弯素月相伴,却怎么看怎么好看,怎么读怎么耐读。
  我常常把心里的话说给槐哥,他总是耐心地听。有时,他感到必须对我说点什么的时候,总是把翠绿的叶子一片片展开,把写在“手心”的每一个字放在我的眼前,让我反复阅读。在他的语言里我看到的总是明亮、绿意、温柔和来自内心深处的芳香。
  后来,我偷偷爱上了一个名字散发着淡淡青草香的女孩。但这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大事,又是怎样神秘和圣洁的事,就如一个人赤着脚向着一片纯白色的雪地走去,既害怕踩脏了那片雪地,又忍不住走向那夢境般的洁白。在一个静静的月夜,我对槐哥说了我心中的秘密,我看到槐哥也和我一样忧郁了起来,我明白了,槐哥也愿意分担我在春天的苦涩。我情不自禁地拿出小刀子,在槐哥身上刻上了那个名字。为保密起见,我特地站在凳子上,在树的高处,郑重地,一笔一画地刻上那个美丽的名字。槐哥,成了我初恋的纪念碑。
  后来,槐哥就越长越高了,高出屋檐,高出屋顶,高出烟囱,高出柳树,高出榆树,高出杨树,高出那本来就很高的椿树,高出我青春的心跳能够触及的那部分天空。渐渐地,我只有仰起头才能看见槐哥那高高的树冠。
  我知道,槐哥不愿我老是守在他旁边画一些重复的笔画,槐哥自己也看见了比屋檐和屋顶更高的天空。于是,我走出了家门。
  几十年后,我回到故乡时,槐哥已长成参天大树,样子也有点苍老了。面对他,我只能仰望。但他分明还是认识我的。我站在他跟前,立即就嗅到了他内心里的清香。多少年来,他一直把这纯真的香气保存在内心里,以这样美好的方式证明着自己的存在。而我们人类却远远没有这样美好,我们总是在太多的污浊里游走、捕获,成熟着和成功着,渐渐忘记了我们也曾经那么纯真和美好过,直到污浊将我们改造成另一种生物。
  此刻,我呼吸到了槐哥内心里保存的动人的清香。我在心里叫了一声:我的好槐哥啊!为我洗心,为我招魂啊!
  我的槐哥不说话,憨厚地站着,站在他一直站的地方,我的槐哥,已经把这片土地站成了芳香的磁场。
  我仰望着我的槐哥,像仰望着我越来越值得尊敬的伟大的祖父。
  我忽然记起了多年前我刻在槐哥身上的名字,那个美丽的名字,那个春天的秘密。
  槐哥,你把那个动人的名字一直藏在身上,不停地带向高处,不停地向天空奔跑,仿佛要把她放在月亮上,放在天上最坚固的“大理石”上。
  我终于明白,我此时仰望的已不只是一棵树,我在仰望生命中最纯洁的部分。
  在似乎不懂生命的时候,我们用透明的心、真挚的忧伤,创造了最初的秘密和童话;那时候,我们站在世界的低处,战栗着,小心保存着自己露珠一样透明的心,它如此干净,如此珍贵,如此脆弱易碎,世上找不到任何合适的纯真器皿来保藏它,以致有多少青春的宝物都摔碎了,散落了,消失了。
  所幸,我的槐哥为我保存了我生命中最纯洁最无价的部分,一直把它托举在好似蓝宝石的天上。
  我在仰望,一个正在老去的人,如今回过头开始仰望他早年的童话。
  [怦然心动]
  作者老家门前的那棵槐树,已然成为他心灵深处的朋友——槐哥的安静和单纯,给予他安然的抚慰,给予他开阔的心境;槐哥的耐心和接纳,让情窦初开的他把对一个女孩那份美好的情感镌刻在它那里;槐哥那不断向上生长的风姿,让他有了追求更广阔天空的梦想……当作者几十年后回到故乡,和长成参天大树、依然安静淡定的槐哥对望时,那份陪伴之情、知遇之恩莫不让人感慨,而对经历了人世间红尘起伏的作者来说,保持着纯真向上之心的槐哥一直是他精神上的仰望,代表了他生命中最纯洁的那部分:“多少年来,他一直把这纯真的香气保存在内心里,以这样美好的方式证明着自己的存在。而我们人类却远远没有这样美好,我们总是在太多的污浊里游走、捕获,成熟着和成功着,渐渐忘记了我们也曾经那么纯真和美好过,直到污浊将我们改造成另一种生物。”
  “他为我保存了我生命中最纯洁最无价的部分,一直把它托举在好似蓝宝石的天上。”人生有这样一位精神上的朋友,何其幸也!
  【文题延伸】陪伴;最好的朋友;温暖……(平子)
其他文献
惠风和畅,天朗气清,于初秋之际寻访兰亭。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实人间仙境。观书圣《兰亭》,忆古思今,遂作此文,才疏学浅,不足为凭 。  ——题记  沿着曲折的小径步入兰亭,欣赏着沿岸那竹苞松交的胜景。深山古刹,竹径磬声,云栖竹径,柳浪闻莺,漫步于幽静雅致的竹林,倒颇有几分“空翠湿人衣”的韵致。  凭栏倚望,白鹅戏水,池水清碧,仿佛诉说着王羲之爱鹅、书鹅的传说,而上书“鹅
我站在河对岸,隔着一座石桥,桥对岸便是我的家乡。  桥上一个人也没有,暗青色的石桥拱起佝偻的腰,随着我拾级而上发出沉闷的哼声,就连桥下欢快流过的溪水,也像孩子一样“笑问客从何处来”,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些逝去的岁月所忘却的。  我的心头猛地一紧,接着便浮现出鲁迅《故乡》中的一句话,他说:“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昔时玩耍的石子路已被浇成了沥青路面,散发着庄严;记忆中的红瓦小屋长了个
有旅人蕉的路口/有甘泉/有浓荫/有旅人不期的相遇。  ——爱莉《旅人蕉》  它是救人树,是水树,是穿越沙漠的人的希望,它是旅人蕉。  茫茫沙漠,浩瀚無际,这已经足以让人觉得自己渺小,心慌无措,犹如热锅上焦灼的蚂蚁。更何况,在这浩瀚无际的世界里,很难找到水的踪迹,生命也因此成了稀有的存在。可是,总会有人因为各种原因,走入这荒漠无垠的世界,而这荒凉的世界里亦有预想不到的奇迹。  旅人蕉是沙漠的奇迹,在
夜幕降临,窗外一片寂静。天空乌云密布,注定又是没有月亮的夜晚。  我坐在书桌前,看着一笔没动的作文纸。老师留的作文题目很抽象——幸福。幸福是什么?我呆呆地看着题目,手中的笔一次次拿起,又一次次放下,白纸却依旧洁白,没有半分被黑色浸染的痕迹。  夜渐渐深了,时间在悄悄流逝。夜依旧寂静,偶尔两声蝉鸣算是夜里唯一的调味剂。我的眼神愈加迷茫,像是月光永远逃离不了满天乌云。  “叮,叮。”门外清脆的钥匙声传
文言故事一  王冕僧寺夜读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王冕传》)  【故事大意】故事大意】  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让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
裹挟一路花香,望着树枝缝隙间投注而下的束束阳光,春就这样姗姗而来,叩开了季节的大门。在苍茫中,有一种声音萦绕耳畔,那不是蜜蜂蝴蝶的絮语,而是青竹拔节的声音。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这个富有生机、充满旺盛生命力的季节,歇息了一季的木槿开始绽放,尘封了许久的河水渐渐流淌,仿佛是春天这个精灵为它们注入了活力。而我,在期末失利后就沉寂了,从此我都不敢抬头看,仿佛我的天空失去了颜色,阳光似乎也将我隔绝,我
1888年12月初,波蘭作家显克维支收到一笔莫名汇款,款额为15000卢布,汇款人署名“米哈尔·伏沃迪约夫斯基”。是谁呢?唯一有迹可寻的是,1888年5月,显克维支发表过一部长篇小说《伏沃迪约夫斯基先生》,小说的主人公名叫“伏沃迪约夫斯基”,但是,这个人物纯属虚构,没有原型。  15000卢布相当于当时的华沙总督(当时,波兰被沙皇俄国统治)3年的薪水。尽管显克维支笔耕不辍,且致力于社会文化活动,足
在老家的后院里,生着一棵于我是前辈的大枇杷树。  奶奶说,任何乡亲来我们乡下家里,都难免将这棵形端叶茂的果树夸赞上几句,表示能种到这样好的枇杷树预示着家里风水好、人和,且结出的果定不会差。  奶奶是乡村人,听着吉祥话便能灿烂地笑起来,可是一提起枇杷果,不光是奶奶,连我的心里都跟着叹息起来——这棵枇杷树,怎么说也到了结果子的年龄,每每到六七月份,就连村口那枝小得可怜的枇杷果苗也结了橙黄的熟果,可家中
京张高铁通车  2019年12月30日上午8点30分,随着G8811次列车从北京北站出发,京张高铁正式开通。京张高铁通车后,张家口至北京最快运行时间由3小时7分钟压缩至47分钟。从1909年詹天佑主持设计修建的中国第一条自建铁路——京张铁路,到国内首条智能高速铁路运营,110年的时间里,中国铁路完成了从“落后”走向“引领”的巨变。110年前,詹天佑独特的人字形设计,证明了中国人有足够的能力和智慧赶
如果你热爱写作,亦喜欢播音,“電台播音室”等的就是你!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作文与考试》初中版电台,即可将你的原创作文配乐录音投稿给此电台,同时将原创作文的电子版发送至邮箱:151670176@qq.com。我们每个月会选择优秀的播音作品,将文字刊登在最新一期的杂志上。  或许你还记得,或许你已忘却,我们曾是最好的朋友。  你比我矮了许多,经常被人当成我的妹妹,你总是一脸不服气,吵嚷着说要比我长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