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粒体功能紊乱与胰岛素抵抗

来源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a1a1a1a1a1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发病机制,而骨骼肌线粒体功能紊乱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遗传、环境、衰老以及氧化应激可以导致线粒体功能紊乱.胰岛素抵抗者伴有线粒体功能下降,通过运动或减重等手段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同时,线粒体功能也得以改善,其机制可能与线粒体功能异常通过抑制胰岛素受体底物-l活性、干扰胰岛素信号转导系统有关.
其他文献
靶组织胰岛素抵抗的评估为深入了解胰岛素抵抗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适合所有靶组织胰岛素抵抗的评估方法包括扩展正葡萄糖高胰岛素嵌夹技术、正电子发射X线断层扫描(PET)术、评估胰岛素信号通路;适合特定靶组织胰岛素抵抗的评估方法包括肝胰岛素敏感指数、骨骼肌胰岛素敏感指数等.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应根据研究目的合理地选择靶组织胰岛素抵抗的评估方法。
胸骨后疼痛是胃食管反流病的典型症状之一.以往的研究已证实酸反流是引起胸骨后疼痛症状的重要原因.但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患者对PPI治疗反应率明显低于食管炎患者.推测NERD
糖尿病患者并发细菌性肝脓肿以往较少见,近年来随着诊疗技术的进步和临床认识的提高,其发病率似有增多趋势,但此类患者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致病微生物以及治
低氧诱导因子是一种在体内广泛存在的碱性多肽-螺旋-环-螺旋转录因子,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惟一的特异性调节氧稳态的关键介质.近年研究发现,HIF与肾脏血管发育调控、肾髓质氧合
糖尿病引起骨质疏松已被多数学者所公认.近来相关研究发现降糖药物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对骨代谢亦有影响,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可显著增加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骨折发生率,胰岛素亦可增
自噬是细胞清除受损或多余的蛋白质和细胞器的降解过程.最近研究发现,脂滴也是自噬过程的底物之一.在营养状态改变时,自噬能够根据机体需要增加或减少对脂滴的降解,从而起到调节脂代谢的作用.此外,自噬在脂滴形成及脂肪组织分化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在细胞水平以自噬为靶点是治疗肥胖、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的新途径。
近年来,围手术期的死亡率仍在一定范围,甚至高达33%.一些术后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的病人,多是由于外科手术的原因、严重感染、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等危险因素所致.在临床中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为什么有些病人容易发生以上严重并发症,而有些病人不易发生,从而提出了高危手术病人这一概念,并且将问题集中到了氧供需平衡这一焦点.这篇文章的目的 是利用新的无创心排量监测仪,对高危手术病人进行评估,并确定目标治疗优
胰岛素抵抗(IR)是2型糖尿病(T2DM)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T2DM患者确诊前大都经历了长期的IR进展过程.目前研究发现,参与IR发生的众多机制如胰岛素信号转导途径、线粒体功能障碍
线粒体是提供细胞进行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细胞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线粒体功能与骨骼肌胰岛素抵抗状态密切相关,这种机制可能因为线粒体功能损伤引发脂肪酸β-氧化功能
麻醉、手术对于患者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应激,它通过心理上的疑惧和生理上的创伤直接影响患者的正常心理活动,并由此对手术后的康复产生影响,甚至决定手术的成败.焦虑和抑郁是心理应激引起的情感变化,现着重对围术期患者的焦虑反应、相关因素及干预措施作以下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