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房屋渗漏是房屋质量通病之一,只有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相关规程,才能减少渗漏。出现渗漏后,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
关键词:房屋外墙渗漏;防治措施
前 言
关于房屋渗透的问题日益引起关注,并已成为质量通病。房屋的渗漏,分布在房屋的各个部分,由于墙体改革的实施以及新型墙体材料(如混凝土空心砌块、空心粘土砖、陶粒或炉渣混凝土空心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等)的广泛推广应用,使房屋建筑外墙面的渗漏率呈上升的趋势。每遇雨季或台风季节,建筑物外墙渗漏水现象特别严重,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不仅会影响房屋的装饰效果、使用功能、及寿命,更会带来危害,做成经济损失。外墙渗漏主要包括有外墙裂缝渗漏、外墙饰墙渗漏、门窗及其相关边口渗漏、外来水源造成的渗水等。
1 外墙产生渗漏的原因分析
(1)目前的框架结构住宅工程中填充墙,基本上为非承重的灰砂砖或小型砌块。灰砂砖和小型砌块在运输与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破损,缺棱掉角等缺陷。若在施工中使用了受破损或由于设备管暗装的需要对已砌外墙进行凿打,人为地造成外墙砌体破损,也较容易在外墙砌体形成渗水处。
(2)工人在砌体施工中未严格按施工规范操作,砌筑砂浆不饱满,特别是竖缝砂浆。此外,砂浆的强度不达标或干砖上墙,使砂浆中的水份被砖吸收,从而造成砂浆强度偏低,导致砖和砂浆分离,砌体整体刚度下降,产生外墙裂缝。
(3)温差引致混凝土结构梁柱与填充墙结合处产生开裂。
(4)外墙抹灰层一次性打底太厚或为保证全高垂直度而使局部打底偏厚,又未采取适当加强措施而产生裂缝;外墙层表面太光滑,结合不良;外墙大面积打底而基层未设分格线,产生不规则收缩裂缝。
(5)饰面砖铺贴空鼓或铺贴砂浆不饱满,面砖与砂浆间空隙部分易形成贮水容器;面砖勾缝不密实或勾缝龟裂,密缝勾缝遗漏都是使雨水从表面渗入,造成积水,从而引起渗漏。外墙易渗水与面砖勾缝和面砖表面不平也有一定关系,凹缝使外墙整体墙面不光滑,雨水流速减缓,滞水时间、滞水量增多,特别是勾缝下缘处。勾缝质量不合要求或长期风吹雨淋造成勾缝与面砖间有微裂缝,造成渗漏。
(6)窗台、遮阳板和雨篷等水平构件的表层施工中未找坡度,甚至倒坡,造成倒返水或积水,也容易造成外墙面渗水。
2 防治外墙渗漏的措施
2.1 施工过程防漏措施
(1)砖墙砌筑或楼面施工应对称进行,以保证加载对称,房屋整体均匀沉降。框架或剪力墙结构的填充墙砌筑,要等结构梁达到规定强度才能进行。
(2)外墙混凝土墙与填充砖墙交接处在粉涮前,应敷设宽度不小于20cm的钢丝网片,网片应绷紧分别固定于混凝土与砖砌体上的粉刷层内,确保网片粘结牢固。混凝土墙与砖砌体相接处应按设计要求留置拉结钢筋。填充墙砌全梁底部约剩两皮砖高度时,应过约一周时间后再砌剩余的两皮砖,并在梁底处采用实心砖斜砌挤紧,沙浆要饱满,这样可减少灰缝的收缩。与外墙相接处应按设计要求留置拉结钢筋。
(3)窗底框下砖墙压顶施工缝渗水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窗洞在留置时,往往洞口偏大,因此,在结构施工时,尽量将洞口尺寸留置正确。
(4)突出墙面的细角、空调平台板、雨篷、挑檐等根部也容易形成裂缝,在这些根部做一凸起的线条并使板面有足够的流水坡度,减少积水坡度,达到防水效果。
2.2 外墙饰面层的防渗措施
(1)抹灰前应对基层表面清理干净,对头空缝必须用水泥砂浆补塞修补平整,脚手眼或其他孔洞用细石混凝土补强。抹灰前对砖基体应浇水两遍以上,加气混凝土砌体应提前一天浇水湿透。
(2)饰面抹灰层应采用分层做法,严禁一次成活和薄厚不均。饰面层的分格缝先湿润后勾缝,勾缝砂浆压灰要密实、无砂眼和龟裂。分格缝处可直接安装金属凹型条。
(3)不同基体材料交接处应铺设钢丝网,防止产生温差裂缝。为改善砂浆的和易性、保水性时可掺入适量的石灰膏、加气剂、塑化剂或微沫剂。
2.3 门窗及其边口防渗措施
(1)室外窗台应低于室内窗台板,并设置顺水坡,坡度为1∶6,且外窗框的下框应设置止水板,窗沿顶设置滴水线或滴水槽,如做窗套的下边应留鹰嘴。
(2)安装金属框的窗台及窗顶应捣制混凝土板,室外窗台应做细石混凝土垫层,加强养护防止开裂。金属外框与主体为弹性连接,缝隙内填塞矿棉,缝隙两侧外表留5~8mm深的槽口及风管接缝,填嵌水密性密封胶,铝合金和涂色镀锌钢板窗下框的外滑槽应设置泄水孔。
(3)室外窗台饰面层为水泥砂浆的应严格控制水灰比,抹灰前应湿润基层,抹灰时应抹压密实,收光养护。饰面层为面砖,砖应打浆饱满铺贴密实,砖缝应打防水胶。
(4)门窗框应安装牢固(不得在砖墙上用射钉固定)。木门窗与墙面交接处清理干净,墙面浇水湿润,抹灰层完工后浇水养护。木门窗与外墙连接的间隙应自下而上嵌填水泥砂浆或混合砂浆,分层嵌塞密实,然后用水泥砂浆找平,再打上防水胶。
3 工程实例介绍
广东省内某工程,几年前兴建的高层办公大楼,建筑面积48986m2,地下1层,地上26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外墙水平角线和竖向装饰线条多,采用木门,铝合金窗,局部铝合金玻璃幕墙,阳台正面采用落地铝合金门围护。由于工程所在地处于珠江三角洲地区,雨季时间长,降雨量大,特别是台风暴雨频繁,建筑物在风雨天气条件下,承受较大的风压,雨水在墙面流动缓慢,在风力的作用下,对墙面产生一定的渗漏压力,遇到裂缝部位,雨水由外墙壁渗入室内,导致房屋外墙渗漏。因此外墙渗漏是该地区建筑工程较普遍的质量通病之一。该工程为了克服外墙渗漏问题,采取一系列针对性措施,应用了多种新型防水材料,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3.1 轻质砌块外墙渗漏防止措施 3.1.1 轻质砌块的砌筑
轻质砌块作为外墙围护材料。由于其自身的防水性能较为薄弱。容易出现温度裂缝和干缩裂缝。因此,在砌筑时要采取有效措施,除按GBT3-8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的第5.3.1条和5.3.2条执行外,还须注意:为防止梁板与砌体交角处沿水平面出现裂缝,在砌筑外墙时必须按要求施工,做到日砌筑高度不得超过1.8m,以防砌筑砂浆硬化沉实时拉裂灰缝;砌块砌体砌筑时要使灰缝砂浆饱满,厚度均匀,特别是竖缝。水平灰缝厚度和竖缝宽度控制在8~12mm以内,铺灰长度不得超过800mm。每楼层的墙顶梁底下必须用砖隔日斜向顶砌,预留高度要调整好,确保斜顶砖挤紧砌实。为防止框架柱、异形柱、剪力墙与轻质砌体交角交接处出现裂缝,按规范要求预埋拉结筋时,要与砌块的模数相匹配,使拉结筋能水平伸入灰缝。购买好砌块后一般要过一段时间才能上墙砌筑,这样可使其在自然状态下完成大部分的干缩,减少砌筑后的干缩率。在砌筑前严禁干砖砌墙,因干砖砌墙砂浆很难摊铺,且砌块和砂浆不易粘结,所以在砌筑砌块前要洒水,令砌块足够湿润。砌筑砌块完成后,在抹灰前先不浇水或只浇一次水,难以使砌块表面达到适当的含水率,这样,在抹砂浆时,砂浆水分较易吸收,而造成空鼓裂缝。因此,在抹灰前24h,要适当在墙上浇水一次,12h再浇水一次,但每次浇水不宜太多。
3.1.2 外墙预留洞口的处理
对脚手架、塔吊、施工电梯的拉结杆等在外墙留下的洞口,采用混凝土分两次堵塞,先清除洞中垃圾,剔除松散的砂浆,洞中支喇叭模板,用清水湿润管洞后浇筑第一次细石混凝土,浇至洞口的2/3时停止,待24h后再浇第二次混凝土,洒水养护7d,凿除喇叭口凸出墙的混凝土。
3.1.3 外墙抹灰划平
轻质墙体的外墙抹灰应在砌体完工14d后再进行。抹灰前,先将墙面凹凸处用1∶3水泥砂浆修补,再用硬刷把墙面松散物、浮灰和污物清除干净,并在全墙面加铺相应规格的钢丝网,,然后分层进行抹灰,喷水养护时间不应少于3d。
3.2 外墙面砖渗漏的防止措施
为增强粘结力,防止空鼓,粘贴砂浆也采用优质粉胶液拌制(胶液∶水∶砂=1∶2.5∶5)。勾缝材料用优质陶瓷粘合剂。填缝采用大面积刮抹法,缝中填满粘合剂后,用纱布擦去面砖上的多余物,平整光滑,无裂。
为了防止面砖及粘结层开裂造成墙面渗漏,在每层楼板边梁上、下留设2道水平格缝,使面砖粘结层分离。分格应清理干净,并在拆除外脚手架前填入耐候胶,胶面与瓷砖面平,阴角部位也采用耐候胶封闭。
3.3 铝合金窗及周边渗漏防止措施
由于铝合金窗型材的内部是空的,固定片、平开窗的滑撑螺丝均穿透型材薄壁,直达空腔,雨水可经螺丝进出空腔造成墙面潮湿。因此,所有的螺丝均采用橡胶垫片支垫,操作不便部位也采用耐候胶封闭螺丝顶面及四周。
窗台下现浇100mm厚素混凝土。混凝土振捣密实。窗框和四周墙体间缝隙保持在20mm左右,超过20mm的应用聚合物砂浆填补,缝隙中及窗框外侧50mm范围内采用弹性砂浆填塞。
应保证填塞砂浆饱满,无砂眼、无缝隙。外窗台向外坡度为20%,窗檐的鹰嘴坡度不小于20%。
外墙面砖、涂料收口后,窗框内、外侧四周均嵌填耐候密封胶,胶体应连接,保证厚度、宽度符合设计要求。
3.4 外墙渗漏的检验措施
采用连续淋水法,即用20mm水管,采用3kPa压力水,在建筑物顶层连续淋水6h,观察内墙面和窗边四周有无渗水痕迹,抽取50%的墙面及全部外窗试水检验,未发现渗漏。
4 结束语
房屋外墙渗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广大施工人员应认真研究这个通病,并对市场新型的防水新产品新材料有所了解,采取有效措施,使渗漏问题得到更有效的控制。
参考文献
[1]李友生.浅谈房屋外墙开裂渗漏问题.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
关键词:房屋外墙渗漏;防治措施
前 言
关于房屋渗透的问题日益引起关注,并已成为质量通病。房屋的渗漏,分布在房屋的各个部分,由于墙体改革的实施以及新型墙体材料(如混凝土空心砌块、空心粘土砖、陶粒或炉渣混凝土空心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等)的广泛推广应用,使房屋建筑外墙面的渗漏率呈上升的趋势。每遇雨季或台风季节,建筑物外墙渗漏水现象特别严重,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不仅会影响房屋的装饰效果、使用功能、及寿命,更会带来危害,做成经济损失。外墙渗漏主要包括有外墙裂缝渗漏、外墙饰墙渗漏、门窗及其相关边口渗漏、外来水源造成的渗水等。
1 外墙产生渗漏的原因分析
(1)目前的框架结构住宅工程中填充墙,基本上为非承重的灰砂砖或小型砌块。灰砂砖和小型砌块在运输与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破损,缺棱掉角等缺陷。若在施工中使用了受破损或由于设备管暗装的需要对已砌外墙进行凿打,人为地造成外墙砌体破损,也较容易在外墙砌体形成渗水处。
(2)工人在砌体施工中未严格按施工规范操作,砌筑砂浆不饱满,特别是竖缝砂浆。此外,砂浆的强度不达标或干砖上墙,使砂浆中的水份被砖吸收,从而造成砂浆强度偏低,导致砖和砂浆分离,砌体整体刚度下降,产生外墙裂缝。
(3)温差引致混凝土结构梁柱与填充墙结合处产生开裂。
(4)外墙抹灰层一次性打底太厚或为保证全高垂直度而使局部打底偏厚,又未采取适当加强措施而产生裂缝;外墙层表面太光滑,结合不良;外墙大面积打底而基层未设分格线,产生不规则收缩裂缝。
(5)饰面砖铺贴空鼓或铺贴砂浆不饱满,面砖与砂浆间空隙部分易形成贮水容器;面砖勾缝不密实或勾缝龟裂,密缝勾缝遗漏都是使雨水从表面渗入,造成积水,从而引起渗漏。外墙易渗水与面砖勾缝和面砖表面不平也有一定关系,凹缝使外墙整体墙面不光滑,雨水流速减缓,滞水时间、滞水量增多,特别是勾缝下缘处。勾缝质量不合要求或长期风吹雨淋造成勾缝与面砖间有微裂缝,造成渗漏。
(6)窗台、遮阳板和雨篷等水平构件的表层施工中未找坡度,甚至倒坡,造成倒返水或积水,也容易造成外墙面渗水。
2 防治外墙渗漏的措施
2.1 施工过程防漏措施
(1)砖墙砌筑或楼面施工应对称进行,以保证加载对称,房屋整体均匀沉降。框架或剪力墙结构的填充墙砌筑,要等结构梁达到规定强度才能进行。
(2)外墙混凝土墙与填充砖墙交接处在粉涮前,应敷设宽度不小于20cm的钢丝网片,网片应绷紧分别固定于混凝土与砖砌体上的粉刷层内,确保网片粘结牢固。混凝土墙与砖砌体相接处应按设计要求留置拉结钢筋。填充墙砌全梁底部约剩两皮砖高度时,应过约一周时间后再砌剩余的两皮砖,并在梁底处采用实心砖斜砌挤紧,沙浆要饱满,这样可减少灰缝的收缩。与外墙相接处应按设计要求留置拉结钢筋。
(3)窗底框下砖墙压顶施工缝渗水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窗洞在留置时,往往洞口偏大,因此,在结构施工时,尽量将洞口尺寸留置正确。
(4)突出墙面的细角、空调平台板、雨篷、挑檐等根部也容易形成裂缝,在这些根部做一凸起的线条并使板面有足够的流水坡度,减少积水坡度,达到防水效果。
2.2 外墙饰面层的防渗措施
(1)抹灰前应对基层表面清理干净,对头空缝必须用水泥砂浆补塞修补平整,脚手眼或其他孔洞用细石混凝土补强。抹灰前对砖基体应浇水两遍以上,加气混凝土砌体应提前一天浇水湿透。
(2)饰面抹灰层应采用分层做法,严禁一次成活和薄厚不均。饰面层的分格缝先湿润后勾缝,勾缝砂浆压灰要密实、无砂眼和龟裂。分格缝处可直接安装金属凹型条。
(3)不同基体材料交接处应铺设钢丝网,防止产生温差裂缝。为改善砂浆的和易性、保水性时可掺入适量的石灰膏、加气剂、塑化剂或微沫剂。
2.3 门窗及其边口防渗措施
(1)室外窗台应低于室内窗台板,并设置顺水坡,坡度为1∶6,且外窗框的下框应设置止水板,窗沿顶设置滴水线或滴水槽,如做窗套的下边应留鹰嘴。
(2)安装金属框的窗台及窗顶应捣制混凝土板,室外窗台应做细石混凝土垫层,加强养护防止开裂。金属外框与主体为弹性连接,缝隙内填塞矿棉,缝隙两侧外表留5~8mm深的槽口及风管接缝,填嵌水密性密封胶,铝合金和涂色镀锌钢板窗下框的外滑槽应设置泄水孔。
(3)室外窗台饰面层为水泥砂浆的应严格控制水灰比,抹灰前应湿润基层,抹灰时应抹压密实,收光养护。饰面层为面砖,砖应打浆饱满铺贴密实,砖缝应打防水胶。
(4)门窗框应安装牢固(不得在砖墙上用射钉固定)。木门窗与墙面交接处清理干净,墙面浇水湿润,抹灰层完工后浇水养护。木门窗与外墙连接的间隙应自下而上嵌填水泥砂浆或混合砂浆,分层嵌塞密实,然后用水泥砂浆找平,再打上防水胶。
3 工程实例介绍
广东省内某工程,几年前兴建的高层办公大楼,建筑面积48986m2,地下1层,地上26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外墙水平角线和竖向装饰线条多,采用木门,铝合金窗,局部铝合金玻璃幕墙,阳台正面采用落地铝合金门围护。由于工程所在地处于珠江三角洲地区,雨季时间长,降雨量大,特别是台风暴雨频繁,建筑物在风雨天气条件下,承受较大的风压,雨水在墙面流动缓慢,在风力的作用下,对墙面产生一定的渗漏压力,遇到裂缝部位,雨水由外墙壁渗入室内,导致房屋外墙渗漏。因此外墙渗漏是该地区建筑工程较普遍的质量通病之一。该工程为了克服外墙渗漏问题,采取一系列针对性措施,应用了多种新型防水材料,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3.1 轻质砌块外墙渗漏防止措施 3.1.1 轻质砌块的砌筑
轻质砌块作为外墙围护材料。由于其自身的防水性能较为薄弱。容易出现温度裂缝和干缩裂缝。因此,在砌筑时要采取有效措施,除按GBT3-8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的第5.3.1条和5.3.2条执行外,还须注意:为防止梁板与砌体交角处沿水平面出现裂缝,在砌筑外墙时必须按要求施工,做到日砌筑高度不得超过1.8m,以防砌筑砂浆硬化沉实时拉裂灰缝;砌块砌体砌筑时要使灰缝砂浆饱满,厚度均匀,特别是竖缝。水平灰缝厚度和竖缝宽度控制在8~12mm以内,铺灰长度不得超过800mm。每楼层的墙顶梁底下必须用砖隔日斜向顶砌,预留高度要调整好,确保斜顶砖挤紧砌实。为防止框架柱、异形柱、剪力墙与轻质砌体交角交接处出现裂缝,按规范要求预埋拉结筋时,要与砌块的模数相匹配,使拉结筋能水平伸入灰缝。购买好砌块后一般要过一段时间才能上墙砌筑,这样可使其在自然状态下完成大部分的干缩,减少砌筑后的干缩率。在砌筑前严禁干砖砌墙,因干砖砌墙砂浆很难摊铺,且砌块和砂浆不易粘结,所以在砌筑砌块前要洒水,令砌块足够湿润。砌筑砌块完成后,在抹灰前先不浇水或只浇一次水,难以使砌块表面达到适当的含水率,这样,在抹砂浆时,砂浆水分较易吸收,而造成空鼓裂缝。因此,在抹灰前24h,要适当在墙上浇水一次,12h再浇水一次,但每次浇水不宜太多。
3.1.2 外墙预留洞口的处理
对脚手架、塔吊、施工电梯的拉结杆等在外墙留下的洞口,采用混凝土分两次堵塞,先清除洞中垃圾,剔除松散的砂浆,洞中支喇叭模板,用清水湿润管洞后浇筑第一次细石混凝土,浇至洞口的2/3时停止,待24h后再浇第二次混凝土,洒水养护7d,凿除喇叭口凸出墙的混凝土。
3.1.3 外墙抹灰划平
轻质墙体的外墙抹灰应在砌体完工14d后再进行。抹灰前,先将墙面凹凸处用1∶3水泥砂浆修补,再用硬刷把墙面松散物、浮灰和污物清除干净,并在全墙面加铺相应规格的钢丝网,,然后分层进行抹灰,喷水养护时间不应少于3d。
3.2 外墙面砖渗漏的防止措施
为增强粘结力,防止空鼓,粘贴砂浆也采用优质粉胶液拌制(胶液∶水∶砂=1∶2.5∶5)。勾缝材料用优质陶瓷粘合剂。填缝采用大面积刮抹法,缝中填满粘合剂后,用纱布擦去面砖上的多余物,平整光滑,无裂。
为了防止面砖及粘结层开裂造成墙面渗漏,在每层楼板边梁上、下留设2道水平格缝,使面砖粘结层分离。分格应清理干净,并在拆除外脚手架前填入耐候胶,胶面与瓷砖面平,阴角部位也采用耐候胶封闭。
3.3 铝合金窗及周边渗漏防止措施
由于铝合金窗型材的内部是空的,固定片、平开窗的滑撑螺丝均穿透型材薄壁,直达空腔,雨水可经螺丝进出空腔造成墙面潮湿。因此,所有的螺丝均采用橡胶垫片支垫,操作不便部位也采用耐候胶封闭螺丝顶面及四周。
窗台下现浇100mm厚素混凝土。混凝土振捣密实。窗框和四周墙体间缝隙保持在20mm左右,超过20mm的应用聚合物砂浆填补,缝隙中及窗框外侧50mm范围内采用弹性砂浆填塞。
应保证填塞砂浆饱满,无砂眼、无缝隙。外窗台向外坡度为20%,窗檐的鹰嘴坡度不小于20%。
外墙面砖、涂料收口后,窗框内、外侧四周均嵌填耐候密封胶,胶体应连接,保证厚度、宽度符合设计要求。
3.4 外墙渗漏的检验措施
采用连续淋水法,即用20mm水管,采用3kPa压力水,在建筑物顶层连续淋水6h,观察内墙面和窗边四周有无渗水痕迹,抽取50%的墙面及全部外窗试水检验,未发现渗漏。
4 结束语
房屋外墙渗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广大施工人员应认真研究这个通病,并对市场新型的防水新产品新材料有所了解,采取有效措施,使渗漏问题得到更有效的控制。
参考文献
[1]李友生.浅谈房屋外墙开裂渗漏问题.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