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现状调查研究

来源 :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h10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某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印度NIIT)为例,问卷调查了合作办学学生对专业课程了解、专业适应程度、双语课堂反映、双语教学作用等方面内容。通过调查发现中外合作办学存在诸如引进的教学资源规划不足,课程模块体系嵌入不够灵活,引进课程的任课教师培训需加强,课堂教学方法需改革,学生学习需正确引导等问题。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合作办学;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1)05-0022-02
  1中外合作办学及NIIT介绍
  中外合作办学是中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中外合作办学类型有学生外出型、师资引进型、资源引进型等,本文主要调查资源引进型合作办学。NIIT是印度国家信息学院的简称,专门提供教育、培训、软件解决方案和教育多媒体的信息技术。
  国内高校与NIIT合作办学是为了吸取NIIT的长处,引进NIIT的教育资源,如课程、教材、试题、训练方法等,提高软件人才培养质量。2006年,在江苏省政府推动下,江苏省内数十所高校一起和印度NIIT分别展开合作,培养软件专业人才。各高校与NIIT合作办学模式是将NIIT提供的课程模块嵌入到有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请NIIT对合作高校专业授课教师进行培训,再由各高校受培训教师对学生进行授课。学生考试、培训按照NIIT提供的方案进行。
  2调查方案设计
  查阅关于NIIT课程体系研究的有关文献[1-5],对某应用型本科高校与NIIT合作办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本文调查方案主要是问卷调查,问卷主要涉及学生对专业课程的了解情况,学生对专业的适应程度,学生对双语课堂的反映,学生认为双语教学对学习书本知识和外语水平的作用等方面内容。
  本文的问卷调查对象是与NIIT合作办学的2006级、2007级、2008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专业180名学生。本次调查共发出18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70份,其中2006级两个班63份,2007级1个班38份,2008级两个班69份。
  3调查数据处理
  通过对收回的170份有效调查问卷汇总、数据处理,得出年级单一选项份数占年级收回的有效份数比例,公式为:
  单一选项百分比=€?00%
  处理得出数据见表1。
  通过对学生专业课程设置情况的认知调查发现,三个年级平均近44.7%的学生对课程设置认知处于一般状态,36.5%认为比较合理,10.6%认为不合理。其中原因可能有三:一是设置该专业学院向学生宣传人才培养方案力度不够;二是学生对人才培养方案理解上有待提高;三是该专业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通过对学生的专业适应程度调查发现,三个年级平均近56.4%的学生对适应专业认知处于一般状态,较适应的比例约28.5%,不适应的比例约8.5%,很适应的比例约6.7%。但从三个年级单个比例数据比较发现,2008级学生总体适应比例最高,2006级次之,2007级最低。
  通过调查学生能够理解双语课程讲解内容的比例发现,三个年级平均近39.8%的人能听懂三分之二的英文讲授内容,39.2%的人能听懂三分之一的英文讲授内容,能全部听懂的比例最低,约7.8%。从2006、2007、2008级单个比例数据可看出,2008级学生能理解内容的比例最高,2007级最低。
  通过调查双语教学对学习书本知识、英语表达和写作能力的作用发现,三个年级平均近38.9%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可促进书本知识、英语表达和写作能力的学习,有25.7%的学生认为阻碍了学习书本知识,有19.8%的学生认为对英语学习没有帮助,有15.6%的学生认为促进二者的作用明显。从2006、2007、2008级单个比例数据可看出,2008级学生认为促进二者作用的比例最高,而2007级最低。
  4中印合作办学数据处理结果分析
  通过对学生专业课程设置情况的认知调查的关联比较发现,如果假设设置该专业学院向学生宣传不够,那么三个年级数据比例基本情况应该相差不大。经了解,该专业所属学院在学生入学时便组织学习了人才培养方案,加强了专业知识的宣传。另数据显示2008级整体情况最好,2006级次之,2007级最差,这种情况应与学生对人才培养方案理解和专业课程设置有关。
  通过对学生的专业适应程度调查的关联比较发现,同样是本二的生源,三个年级的学生基本素质应无太大变化,说明学生对人才培养方案的理解不应有问题。那么只有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的合理程度令学生理解、接受、适应产生了偏差。这同时也说明了2008级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课程设置更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通过调查学生能够理解双语课程讲解内容的比例的关联比较发现,学生总体上能听懂约一半的课堂内容,这与课程设置的合理程度存在一定的关联。该高校2006级、2007级、2008级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一至七学期共嵌入NIIT提供的双语课程门数分别为24门、23门、24门,平均每学期有3.5门双语课程。人们需要思考的是引进大量NIIT课程采用双语教学是否符合校情,采用双语教学的必要性有多少。
  通过调查双语教学对学习书本知识、英语表达和写作能力的作用的关联比较发现,采用双语教授专业课程对学生学习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这促使人们需要深入地思考,如果基本的英文理解都存在一定问题,那么学习专业知识的难度与质量就更加显而易见了。
  另根据笔者调查所知,NIIT提供的每学期英文课程大纲、教材等资料是在该校每学期即将开学前两到三周才转发到任课教师手中,而任课教师需花费一定的时间备课后,才能对学生进行授课。在较短的时间内备课、授课,势必对课程的教学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5结论
  在全球金融危机渐渐过去,经济正在复苏的大背景下,如何做到合理、高效地利用NIIT的教育资源,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质量软件人才,需要深入地进行思考。
  通过本文的调查,笔者认为中印(NIIT)合作办学需在以下几个方面引起有关高校关注:(1)引进的教学资源要符合中国的国情、校情,对引进的教学资源应作合理的规划、布局;(2)引进的课程模块体系应有机地融合到各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而不是生硬地嵌入;(3)要重视、加强对引进课程任课教师的培训;(4)在引进课程的授课方法、质量上予以重视,注意教学情景的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5)加强对合作办学学生的正确引导。
  令人鼓舞的是,江苏省教育厅十分重视与印度NIIT的合作办学,计划与NIIT合作培养6000名左右的软件专业人才,每名学生投入约1000元的教学经费,4000元的实习、实训经费,并要求省内各有关高校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全形成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王邦军,徐云龙.计算机本科教育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2):67-71.
  [2]罗扬,张燕,等.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NIIT课程体系建设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0,(2):109-112.
  [3]李慧,张燕,等.计算机专业NIIT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9,(3):43-45.
  [4]田祥宏,陈爱萍.构建NIIT嵌入式软件人才培养课程体系[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9,(2):36-39.
  [5]张亚红,章慧.双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信息,2008,(25):284-285.
其他文献
借鉴国外校企合作的成功经验,充分了解我国软件测试行业和高职院校的现状以及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意识和责任,在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相对最大受益的前提下,提出了
在欧洲,有专门的法律规范无线电产品的生产和使用,尤其在安全性方面,规定非常严格。1999年,欧洲已经就公众暴露于电子厂辐射范围提出限制建议限制,并要求必须保障工人接触电
[摘要]环境教育是解除环境威胁的根本途径,可持续发展理论是高等院校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课程,承担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传播。为了更好地发挥该课程在高校环境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课程的特点进行分析,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教学改革措施,实践表明这些探索性措施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教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摘要 建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专业教育中设计和建造结合的意义重大。在对建造教学的目的及必要性做了一定阐释后,介绍了内蒙古科技大学建造教学的进展,并提出几点关于建造教学的个人看法。  关键词 建筑学;建造;教学;建筑设计基础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2)05-0088-03  0 引言  建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很久以来,不
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特点。结合本校办学特色,探索校企合作共建专业的教育模式。构建多样化的机械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提出多元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及教学手段与
“意、形、神三步走”教学法就是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要做到语意模型、几何图形和数学模型(即“神”)三位一体,引导学生从语意、图形和数学推导这三个维度去把握每个经济学原
矩阵理论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然而大学生在学习线性代数矩阵理论时,往往感到枯燥、难学、不易掌握。提出学好矩阵理论的几点建议,其中重要的一点是了解
锁相技术课程内容理论性强、抽象概念多、教学难度大、内容更新速度快。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改进教学课件、增加实验课程以及采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最大立足点是学生的生活与实践,要遵循“开放性与可研究性”的原则。需建立一个开放的教与学环境,使学生参与、体验活动主题的“精彩”建构;还需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突出生活化的特点,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营造开放的自我展示空间,使学生展示收获;更需有效处理生成性资源,有效评价。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建构;探究过程;展示收获;有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