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细说”转基因

来源 :种子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基因技术推动生命科学发展1953年,生命科学界有一个重人发现:DNA双螺旋结构,从此科学进入分子生物学时代。后来,通过一系列发现,科学家总结了生命科学的一条基本规律:中心法则,即从DNA到RNA再到蛋白质.重要性跟物理学上的牛顿定律地位一样。
其他文献
从基地选择、播期确定、田间管理、花期调节、病虫害防治等5个方面阐述了三系杂交水稻制种的技术要点。
采用NCⅡ设计,对11个玉米自交系及组配的30个玉米杂交组合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穗重、穗长、粒长、穗行、雄花分枝数是对单株产量有直接正效应的
结合新疆地区的实际情况,对玉米收获机械化示范推广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且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方法对策,希望能够在新疆玉米收获机械化方面作出贡献。
在甘肃河西内陆灌区连续种植制种玉米12年的基地上,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有机生态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吉祥一号玉米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有机生态肥施用量与土壤孔隙度、团
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岐:建议现代种业基金对基金的使用、申请、申报事宜有一套完整的规范性流程。同时对于基金投资领域、投资需求、项目要求、投资回报等方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透露,我国第四期超级杂交稻攻关有可能提前至3年内完成,将培育出具备产量为1000kg/667m2以上的超级稻新品种。第四期超级杂交稻攻关已启动,袁隆平表示,原
将长沙打造成"国际稻都",以持续保持中国水稻产业领先优势,掌握我国农业国际话语权,确保国家粮食安全。3月3日,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记者拨通蓝红杂交小麦研究中心负责人冯树英的电话时,58岁的他正在山西运城的杂交小麦育种基地忙活。他透露了一个好消息,2013年6月中旬,"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
9月26—27日,以“交流、合作、创新、发展”为主题的第11届全国种子信息交流暨产品交易会开幕式在吉林省长春市农业博览园隆重举行。这是全国种子“双交会”首次亮相东北地区,
山西读者:冬季到了,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马铃薯该咋储存才能防止病害发生呢?病害又有哪些表现形式呢?@种子科技杂志社:感谢您对本刊的信任,针对您的问题,我们咨询了有关专家,希望能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