杓(勺)

来源 :语文学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uxiao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鸿门宴》中有“沛公不胜桮杓”之说。“桮杓”指酒量。汉以前的壶不带流没有柄,左右有耳环,主要用来储存酒浆(图一)。宴饮时,不是用壶注酒,而是将壶中储存的酒倒在樽内(图二),再用杓从樽中舀取,然后倾倒桮(杯)里。在汉代画像石上所刻的宴饮图,席间放着一只酒樽,樽中放着一只杓,旁边放着桮(图三)。主人待客便从樽内舀酒。这种动作叫做“斟”。斟酒,就是用杓子舀酒。后 “Banquet” in the “Pei invincible cup dipper,” said. “Cupper ” refers to the amount of alcohol. Han before the pot without the flow of no handle, so there are earrings, mainly used to store liquor (Figure 1). Instead of using a jug to pour wine into the feast, you pour the wine stored in the jug into the bottle (Figure 2), scoop it out of the bottle with a dipper, and pour it into a cup. In the Han Dynasty portraits engraved on the stone, there was a bottle of wine placed in the hall, put a spoon in the bottle, next to the cup (Figure 3). The host treats the bottle from the bottle. This action is called “pour ”. Sommelier, is to use a ladle to scoop wine. Rear
其他文献
“萨尔玛”号客轮缓缓靠拢码头,水手们七手八脚地忙碌着搭放踏板,用竹竿捆绑扶栏。不等他们安放停当,拉贾把砍刀往腰里一插,双手抱着满满一筐青椰子,三脚两步轻捷地窜上船。
一、他的写作方式克劳德·西蒙是一个用记忆组织小说的作家,我指的记忆不是生活的记忆,而是幻想经验的记忆,他构思《弗兰德公路》时是在一个偶然的场景,车奔驰在路上,正如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六十年代以来,加拿大文学相当繁荣。它突破了地区意识的约束,成为世界文坛中突起的一支异军。在加拿大的这次小规模的“文艺复兴”中,诗歌是一个重要
莫泊桑在《爱弥尔·左拉研究》一文中说过:“一种形式无论多么美好,它最终必然会变得单调乏味,尤其是对于那些专门从事文学工作、从早到晚埋头于文学、与文学相依为命的人们
两年前,她才从大学毕业,来到乌瓦罗夫卡村。现在,她已被认为是当地最好的俄文老师了。人们称呼她安娜·瓦希叶夫纳。今天,她的第一节课是教孩子词类学。她记得去年自己讲这
海伦·福斯特·斯诺夫人是一位著名的美国作家,是中国人民坚贞不渝的老朋友。她写了大量优秀作品,把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真相,介绍给美国和世界。这是大家都熟悉的。去年9月20
翻译有时要意译,有时又要逐字句译,但在实际操作时,常被我弄反。每次修改,都要删掉好多字,使我心疼得大叫:“少骗了好多稿费啊?”(开个玩笑。)灵活和简练,大概是翻译时一定要做
对于当代俄罗斯文学,我们绝大多数人也只是了解到有艾特玛托夫,拉斯普金,阿斯塔菲耶夫等等,但这些都是60多岁的老作家了,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又知道了“俄罗斯的王朔”——佩
人们从事文学创作的最初动机可能多种多样并和世俗生活紧密相联,或为钱或为名或为权或为了获得异性的青睐;但只要他们一直沿着创作之路走下去,就会发现这条路的后半段上到处
丹尼斯·布鲁图斯[南非]丹尼斯·布鲁图斯(Dennis Brutus,1924-),南非最负盛名的诗人之一。现流亡美国,在芝加哥西北大学任教。著有诗集《警报、指节、靴子》(1963)、《致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