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树的育苗造林抚育技术及运用实践探讨

来源 :南方农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wson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桉树生长快、产量高、经济效益好,一直都是我国的速生营造林首选树种。基于此,以广西国有钦廉林场为背景,主要分析该林场在桉树营造林发展方面的育苗造林抚育相关技术实践过程。
  关键词 桉树;育苗造林抚育技术;实践运用;速生营造林
  中图分类号:S792.39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06.031
  我国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等地是桉树速生营造林的主产区,所培育的桉树主要用于纸浆造纸、炼油,同时还具有一定的食用价值与医用价值。在广西,国有钦廉林场主要经营桉树速生经济营造林,为了提升桉树经营效益,当地林场多年来也思考了有关桉树育苗抚育的相关技术并辅助实践应用。
  1 广西国有钦廉林场的基本情况概述
  广西国钦廉林场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直属管辖下的大型国有林场,也是广西首批现代化林业产业林场,是地方龙头企业。目前,钦廉林场经营面积在6万hm2左右,林地基本分布于钦州、北海两地;林场场外造林面积为1.30万hm2,分别分布于钦州、南宁、百色、防城港等地。自2011年起,钦廉林场开始实施桉树速生林丰产工业建设,希望以此来提高林场工业原料供应能力,其2万hm2的桉树速生林营造项目就此正式启动,项目建设周期为7年,项目经营期限15年,项目建设目标预期为生产木材500万m3,生产薪材40万t,为林场生产经济效益创造高利润[1]。
  2 钦廉林场的育苗造林抚育技术运用实践
  2.1 钦廉林场桉树项目的育苗造林技术实践应用
  2.1.1 林地选择
  钦廉林场了解桉树造林对林地要求并不高,所以当地桉树造林主要在平原、丘陵、低山底部,这些地块要求土壤肥沃疏松且土层厚、排水好,桉树成活率能够保证在70%以上。同时,要充分考虑到气象因子因素影响,保证最低气温不要低于-5 ℃,避免桉树幼苗被冻死。钦廉林场基本围绕上述条件进行林地选择。
  2.1.2 育苗和苗木选择
  在苗木品种选择方面,以DH32-26、27、29,广9为主,围绕这些社会上认可的桉树优良品系来展开桉树营林过程。需要注意的是,钦廉林场禁止发展采用201-2、U6以及其他抗病抗灾能力相对较差、材质较差且已被淘汰的桉树苗木品种。
  苗木质量方面,主要选择采用到了I级容器苗,这种苗木根系发达,苗干通直,且已经充分木质化,具有较为明显的顶端优势,植株整体健壮,没有任何机械性损伤和病虫害侵扰。对苗高的要求在20~40 cm,地径选择在0.2 cm以上。
  苗木管护方面,钦廉林场在苗木调运上采用了苗框装载,选择平整空旷且有阳光、雨水冲不到、不积水、淋水方便、距离造林地更近的位置来放苗。在放苗过程中,则将边缘用泥围住,摆成畦,其畦宽在1 m左右,并留出步道。在苗木管护过程中,要特别挑选除伤根苗、断顶苗,避免采用不合格苗木上山造林,而苗木摆好后再淋透水,日后淋水过程中要注意对病虫害的观察与防治。
  2.1.3 整地备耕
  钦廉林场在桉树营造林整地方面主要采用了沿等高线挖明坑的方法,对坑面的宽度不限,坑深预留30 cm左右(以穴面最下方量起为标准),坑底宽度在30 cm×30 cm,保证坑底平整。株行距设置在2 m×3 m,每667 m2造林株数则控制在111株。
  挖好坑后要放基肥,基肥量在500 g/坑,用碗等定量器施放基肥,在施放过程中要敲碎结团肥料。另外,要将肥料放置于坑底位置,在回坑过程中将表土回坑到高出地面10 cm左右位置,不回心土,而泥团捣碎后(捣碎至直径4 cm)则要将栽植穴周围直径50 cm以内的杂草、石块都完全清除干净。在当日选择放肥、回土、避免出现肥料流失现象。在分场还要做好肥料使用台账,在坑中施肥后将肥料包装袋收集清理到林区以外进行处理[2]。
  2.2 钦廉林场桉树项目的抚育技术实践应用
  2.2.1 抚育管理
  该林场所采用的是抚育3年,在同一年的抚育过程中根据林场杂草的生长状况来安排抚育技术实施,在第一年保证除草、抚育两次,并铲盘一次,抚育时间一般在3—5月开展,主要实施全砍抚育,5—8月则要除草。在机耕农田则采用除草剂配合抚育,并配合一次铲盘。到第二年则在3—6月抚育一次即可,主要会采用到除草剂配合砍草灌抚育。
  其抚育方法主要分为以下两点:1)铲盘要围绕树根中心,保证抚育半径在70~80 cm,铲除该范围内的所有杂草灌,配合草灌根除杂草,并将草灌根翻到树盘以外位置;2)钦廉林场对除草技术也有要求,通过全砍抚育配合除草剂来保护幼树;对萌发能力相对较强的杂草实施除草剂,而如果是无法用除草剂杀死但不影响树木生长的藤本植物可以建议保留不处理。
  2.2.2 追肥管理
  追肥管理原则上为3次,即按照桉树的一个轮伐期进行3次追肥,一般为前3年每年追肥一次,追肥时间安排在每年的1—9月,到第四季则不安排追肥。追肥在桉树的侧上方展开,主要是挖追肥沟,采用碗等定量器将复混肥均匀撒入到溝内,保证肥料均匀足量施入。施肥过程中要避免肥料洒在坑外,采用表土盖好肥料并将坑填平,回坑后将泥团捣碎至直径为4 cm以内的小碎块,并在追肥当日回土。以下给出3次追肥的具体技术措施与相关数据[3]。
  第一次追肥的追肥时间为定植完成后的1~3个月,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9月后造林,那么就要在次年3月完成首次追肥。追肥要求在植株旁开约30 cm、长约20 cm、深约15 cm的追肥沟,追肥量则控制在500 g/株。
  第二次追肥在上年完成第一次追肥基础上,在次年6月底完成追肥。如果上一年未追肥,则要在造林的第二年3月底前安排第一次追肥,第二次追肥根据天气及林木长势情况安排在第二年的11—12月,或在第三年3月底前完成追肥也可以。此次追肥的技术要求为桉树苗木喷药除草,保证林地干净即可直接追肥。在树侧上方挖长30 cm、深15 cm追肥沟,保证当日追肥、当日回土,追肥量在1 500 g/株。
  第三次追肥时间在第三年6月底完成。此次追肥要在第二次追肥基础上完成,第三次追肥也可以根据林木长势情况,推迟追肥时间到第三年11—12月,或第四年的3月底之前完成。
  3 结语
  结合广西国有钦廉林场现状,主要分析了当地桉树营造林经济项目中有关育苗造林与抚育追肥的相关技术内容,希望突显该林场对桉树造林的科学管理手段,保证广西桉树造林丰产,并做到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军.发展桉树经济林 促进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广西国有钦廉林场经济林发展调查[J].农技服务,2015,32(7):154,152.
  [2] 方小荣.桉树的育苗造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探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1):150-151.
  [3] 陈飞宇,聂荣胜.广西国有林场桉树造林技术与改进措施浅淡[J].南方农业,2016,10(24):91,93.
  (责任编辑:刘昀)
其他文献
基于学科建设与历史发掘的需要,中国农业大学设置了农业经济史专业.通过跨学科的教学模式、编著专业教材、探索新的培养体制、重视高水平课程体系的构建,本学科取得了初步的
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方面存在着政府宏观统筹不力、学校合作实力不强、企业动力和能力不足、学生及家长被参与等问题,构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必须建立法律保障、完
针对我国城镇化持续快速发展使公民的物质生活大大提高,公民素质、就业和谋生能力相对落后的实际,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如何利用在资源、科技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宣传、培训以及各
对一种用于射孔弹上下料的气动机械手的插装作业机理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插装作业过程中的几何约束与力分析模型,导出了锥体接触、柱体一点接触和二点接触阶段插装时的位置和角度
阐述了以互联网、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体阅读模式的变化,提出了图书馆要跟上时代变化,创建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我的图书馆等的对策和措施,以适应新媒体时代对图书馆的服
长期以来,水稻在解决我国温饱问题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水稻的种植过程中,一些病虫害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虽然近些年关于水稻病虫害的防控研究
阐述了新时期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员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重点提出了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
当树型分支电网的某一点发生断线兼线地短路时,在只限于起端电压,电流可测的条件下,故障诊断的关键是区分真、伪故障点。
水稻作为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保证水稻产量不仅关系到农户的经济收益,而且也影响到国家的粮食安全。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异常和滥用农药等因素的影响,水稻病虫害的发病率
运用解放思想这一法宝分析领导工作形势,启发我们把握新形势下领导工作大趋势:人本化趋势;自主化趋势;环境化趋势;满足化趋势。新形势下领导工作高要求集中体现在学习型领导、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