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生态教育思想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garet9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技术教育与生态教育都是当今世界教育的热点。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生态教育思想有必要的原因,其实施途径也值得探索。
  关键词:信息技术 生态教育 价值观
  生态教育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目标对教育的要求。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生态教育思想,促进学生信息素养和生态意识的双重发展,是时代发展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要求,也是我国开展生态教育的有益探索。
  一、生态教育
  1、生态教育的背景和定义
  教育“生态化”是苏联学者创用的概念,其内涵是将生态学原则渗透到人类的全部活动范围中,用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观点去思考和认识问题,并根据社会和自然的具体可能性,最优地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1]生态教育提倡一种整体的、系统的观念,人类应意识到自己处在一个相互联系的生态系统中,人类的一举一动都会对生态系统的其他构成部分产生影响。因此,人类的行为必须对整个生态系统负责,人类活动应促进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
  2、生态价值观
  在人类思想史上曾出现过自然中心主义价值观、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和生态整体主义的生态价值观三大类型[2]。自然中心主义价值观认为人类活动应该顺从自然而不能改变自然。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产生。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高度评价人在自然界的地位和价值,认为自然的价值就是满足人类的需要。自然中心主义价值观忽视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能动性,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虽充分肯定了人的主动性,却无视生态环境的存在价值,造成人类在自然面前的膨胀和野心,是导致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
  二、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生态教育的原因
  1、全球生态问题凸显迫使各国加强生态教育
  21世纪人类面临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威胁着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1987年,“环境和发展世界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书中提出了著名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既要又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损害满足后代人要求的可能性和能力,并指出要重视和加强全球性相互依存关系以及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之间的相互协调关系。“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和生态危机的凸显,推动了各国对生态教育的关注和研究。
  2、传统教育价值观受到挑战
  以往的教育价值观局限于“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两种价值观,忽视了对自然的关注。传统教育价值观在认识上的缺失导致教育只考虑人类自身和社会的进步,无视自然的价值,最终导致自然环境的恶化并危及人们自身的生存。
  传统的教育无法帮助人们解决生态危机,必须重新审视教育的价值。生态教育价值观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它将人、社会、自然三者结合为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指出生态系统均衡发展是衡量人与自然的价值尺度。教育的“生态价值观”是对传统教育价值观的超越与提升,教育活动以此确立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也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3]。
  3、信息时代,生态意识与信息素养同等重要
  21世纪,人类社会步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时代重要特征就是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然而科技带给人们物质生活进步的背后却是生存环境的破坏,如果人们一味地沉浸在征服自然的得意中而不做出改变,最终后果将难以预料。近几年国际会议和世界环保运动不断呼吁人们提高生态意识,保护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的家园。
  我国正处在经济、科技迅速发展的时期,党和国家在提出了具有长远意义的“科学发展观”,给我国生态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指导。在经济发展要求迫切和生态教育思想缺乏的情况下,依据信息技术课程自身的灵活性,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生态教育思想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三、对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生态教育的途径的探索
  1、教师要有生态教育的意识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生态教育,首先应从教师开始。教师应以一种远见的态度,关注全球生态危机的严重性,深刻意识到进行生态教育的重要性和长远意义。教师应努力学习生态教育的思想,将生态教育观内化为自己的教育观念,利用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和优势,自觉地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生态教育。
  2、在教学过程中给予生态问题足够的关注
  只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忽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是我国在长期应试教育中形成的问题。生活和网络中关于生态问题的信息大量存在,而在实际教学中却常常被忽视。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生态问题和环保信息不失为培养学生搜集、运用、处理信息的综合能力的好素材。如在教授幻灯片制作时,就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指导学生制作环保主题的幻灯片。网络中关于环保主题的文章也可以用来指导学生学习word文字编辑处理的知识等。在教学过程中给予生态问题足够的关注,这样不仅可以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也提高了学生的生态意识。
  3、进行信息技术道德规范教育时也应重视培养学生生态价值观
  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人们已经意识到要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道德规范教育,以规范学生养成良好的运用信息技术的习惯,负责任地运用信息技术。然而信息技术的使用不能仅以是否满足人们的利益为准则,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人们必须重视对生态环境的关注。生态价值观突破人类利益中心的狭隘视角,主张科技发展和应用不应以损害人类与其他生物共处的生态系统为代价,是传统教育价值观的革新。因此,进行信息技术道德规范教育时也应重视培养学生生态价值观。在生态教育成为世界教育热点的今天,随着我国生态教育的不断开展,培养学生形成生态价值观必将成为信息技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目前我国正处于科技、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迫于国际竞争和社会发展的压力,生态教育的开展还面临许多问题。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生态教育思想在当下是一种有意义的探索。生态教育是时代的产物,实施生态教育是更时代的要求,在不久的将来生态教育的思想一定会在我国教育中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马建滨,都玉蓉.中小学开展生态教育的价值及其实现[J]教学与管理
  [2]任金秋,刘欣.生态价值观探析——兼谈科学的生态价值观的确立[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3]王怀宇.生态价值观的兴起与教育的使命——对教育价值观的反思[J].当代教育科学
其他文献
期刊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性和自信性……”。这是对幼儿园活动的总体要求,最能满足这一要求的就是幼儿园的区角活动。幼儿园区角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刨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在宽松的环境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纵摆弄为主,并自由地选择学习内容和活动伙伴的一种学习活动。  关键词:区角活动 教师 指导
目的:以健康麻醉犬为受试对象,从心功能、血流动力学及心肌耗氧量等方面观察加味丹参饮对麻醉犬的作用。 方法:麻醉犬以戊巴比妥钠麻醉,开胸,暴露心脏,分离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上部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角色随之发生转变.学生自主学习中对教师的角色期待不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是作一个师德高尚
期刊
目的:观察①月华胶囊对结核杆菌感染小鼠体温、体重、进食量等主要临床症状的影响;②月华胶囊对结核杆菌感染小鼠主要脏器致病指数的影响;③月华胶囊对结核杆菌感染小鼠病理形态改变的影响。方法:经尾静脉注射H37Bγ建立NIH小鼠感染结核杆菌模型。随机设立①正常组、②模型组、③月华胶囊低剂量组、④月华胶囊中剂量组、⑤月华胶囊高剂量组、⑥西药化疗(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组,⑦月华胶囊联合西药化疗组。通过灌
“专业频道的品牌建设与运营——浙江电视台教育科技频道现象”研讨会于7月22日在北京举行。夏陈安总监介绍了浙江电视台教育科技频道在频道专业化上的探索,来自北京各高校的
在当前新的教育形势下,如何开创班主任工作和德育工作的新局面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个人魅力。一个富有魅力的班主任就是一道美丽的教育风景。班主任的魅力,是一种自尊、自信、自持的精神;是一种热爱孩子、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情怀;是一种求实致远、质朴高雅的品位。如何把这样一种精神,这样一种情怀,这样一种品位外化成班主任的个人魅力呢?以下是本人的一些粗浅体会:  首先,温情、博爱、平和,显现人格魅力。  班主
期刊
摘要:绘本,英文称Picture Book,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 绘本书中的图与文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有时候甚至图画的重要性比文字还要来得高。其主要特色是提供读者在视觉方面的真实的或是美感的经验。而内容常具有简单的故事大纲,有时候也会集中呈现某种简单的意义和结构。尤其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这种图画的形式更能和幼儿的思维产生碰撞和共鸣,这是他们喜欢的。用孩子喜欢的绘本来阅读是符合孩子们的心理和愿
【摘要】在文字处理软件中,Word2003是非常出色的一个。Word2003是《信息技术》中重要的章节,作为文档排版的一部分字符格式化,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本书的重点。针对学生的起点不同,为了能让学生熟练掌握字符格式化的操作,有必要对字符格式化的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字】 字体设置 字符间距 教学方法  计算机的出现使得办公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现代办公主要依靠文字处理软件来完成。在文字處理软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