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胁迫下漯麦163的生理生化变化及抗寒基因表达分析

来源 :麦类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good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明确拔节期低温对小麦新品种漯麦163的生理生化以及抗寒基因表达特性的影响,以漯麦163及其母本漯麦6010为材料,于拔节期在人工智能低温室进行低温胁迫,分析低温胁迫对两品种叶片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并对抗寒相关基因(SOD、WCS120、LEA和P5CS)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持续低温胁迫下,两个品种的叶绿素含量均显著下降,S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均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对抗寒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发现与对照(低温处理0 d)相比,低温胁迫下,SOD和WCS120基因的表达量在两品种中于处理后不同时间点均显著下降;LEA基因的表达量在漯麦6010中于处理后不同时间点显著下降,而在漯麦163中于低温处理1 d后显著提高;P5CS基因的表达量在漯麦163于低温处理3 d后以及在漯麦6010于低温处理2 d和3 d后均显著提高。结合大田观察,发现漯麦163和漯麦6010均具有较强的耐倒春寒能力,可作为抗寒性亲本种质资源。
其他文献
为了提高桥梁安全及稳定性,保证桥梁正常运行。首先分析桥梁常见病害类型并总结桥梁病害的发生机理,然后列举桥梁加固设计中的常见技术措施,目的在于提高桥梁工程的安全稳定性,促进交通事业的健康发展。
期刊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石,乡村治理则直接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促进共同富裕、塑造高品质生活的基础性工程。党建引领村级集体经济治理模式的内在逻辑在于发挥党组织的“内核”作用,创新乡村网格化治理体系,构建各民族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全面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半农半牧区”党建引领下的村级集体经济治理,形成了一种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民族团结进步为动力、网格化基层治理体系与生态保护优先原则有机融合的
期刊
目前以新技术应用带动水务信息化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是水务发展的必然趋势,全国智慧水务正如火如荼建设中。智慧水务聚焦供水安全保障与水务精细化管理,本文通过各应用场景深入分析智慧水务建设价值,提出智慧水务建设效益指标,为正在建设或计划建设智慧水务的水务企业和管理单位提供应用效益的事实依据,稳定有效获取数字化转型成效,实现可持续创新发展。
期刊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治理有效是基础。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必须紧紧抓住作为乡村治理“牛鼻子”的集体产权治理。集体产权治理在乡村治理现代化过程中的关键地位,是由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所决定的。新时代乡村治理存在的主体悬置、资源不足、内容模糊、效率不高等诸多治理问题,根源在于没有抓住集体产权这一关键治理对象,导致集体产权治理缺失和治理不到位,或未能
期刊
<正>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全面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符合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中国坚定不移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公共产品属性,保障本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以实际行动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让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各国人民。因此,构建韧性和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是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期刊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关注度越来越多。以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信息素养为研究问题,依据研究方案对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信息素养进行调查与分析,得出辽宁工业大学学生在大数据背景下信息素养现状及影响信息素养的主要因素,提出解决方案,给出提高信息素养的建议。
会议
为进一步动用长庆油田页岩油储层剩余油,长庆油田探索二氧化碳驱油二次开采模式,试注效果显著,但大幅增加了老油区更新井的钻井难度,特别是在长庆油田“三低”区域,主要表现在洛河组、延长组层位承压能力弱,易发生压差性井漏;多年持续注采,原始地层压力已被破坏,存在多套压力系统,钻井中易出现恶性井漏和井控风险,严重制约着钻井提速,通过分析该区域现有地层特性,使用优化井身结构,实现井漏分段治理;应用多级配强封堵
期刊
<正>本文从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结构病害情况分析入手,重点研究了结构病害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科学有效的加固处理方法,为提升道路桥梁工程的总体建设水平提供借鉴和参考。常见结构病害分析钢筋锈蚀问题钢筋材料能够增加桥梁路面本身的承载能力和抗弯能力,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钢筋锈蚀是常见的主要结构病害。裂缝主拱圈出现裂缝问题:主拱圈是桥梁拱形的结构,能够有效提高工程本身的承载力,确保道路桥梁的稳固
期刊
科学本质是一个与学生科学探究、创新能力有紧密关系的素养要素,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感受、体验和认识科学本质,是提升学生科学本质素养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朝两国有很长的交往历史,并逐渐形成了一条较为固定、具有很深文化根基的根植于官方及民间的使行线路,明清时期的轨迹清晰、痕迹丰富、记录详实。通过资料分析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对明清中朝使行路线进行探究,以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特点及相关历史事件,对辽东段使行路线进行定位、分析,辅助应用GIS分析软件,对线路进行还原;并通过整理史料和使臣"出使记录",对沿途两国政治文化互惠交流的重要场所朝鲜驿馆进行分析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