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反本""复性"论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本""复性"的哲学道路充分体现了中国哲学的特色.这一道路虽由道家所开创,却为儒道两家所共循.反本复性的前提是本静和性善,二者后来又融为一体.其工夫既包括复返原初本根以实现哲学目的,又重在对情欲、气质造成的本性缺失进行修复.人性有失故"未成",故需要去偏、复全以成性.反本复性有"归根"、"求放心"、"灭情"、"善反"和"良知自觉"等多种方式,但又都以回到清静纯粹的先天本性为哲学的目的.哲学的价值就体现在对反本复性的不懈追求之中.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学习障碍儿童的行为问题、同伴关系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2364名学龄儿童进行行为测评;采用同伴提名法对儿童的同伴关系进行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创造了震惊世界的经济奇迹,从五十年代起苏联哲学中也出现了强调人的主体性的强大思潮,但这并不等于说苏联已经
心理学的文化转向犹如平行于认知革命的一场文化革命,为人类心理与行为的解释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科学心理学
先秦儒道思想秉承内圣外王道术,其理想人格也以“圣人”之名统称,两者均首重内圣,而外王则其必然推演,即所谓德合天地、道济天下。先秦儒道思想中的理想人格——德合天地、道
为了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增进公民道德;它不应该用高调的道德理想主义来规范,而应该切实地从基本公德开始。其中的一个要件,就是“贞信”。即做人有原则,而又言行一致。缺
福利院儿童的安全需要具有建构性。服务提供者和儿童共同参与着这一建构过程,但由于双方权力地位的不平等,儿童的“声音”被忽视,以致双方对“需要”的理解和服务的期望上存
本文从形成时的直接动因、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理论来源及研究主体五个方面对中国与欧美档案学展开比较研究,以期系统的梳理中国与欧美档案学在生成背景上的差异。 This ar
目的调查吉林省蜱粒细胞无形体感染。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对吉林延边地区采集的蜱标本粒细胞无形体16S rRNA和gltA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及序列分析,将扩增序列与GenBank注册
随着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我国社会存在的一些人民内部矛盾出现了多发多样的状况。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当前我国人民内部矛盾的新特点,重视从新的高度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
当代俄罗斯实行的地方自治,是一种居民自治形式,区别于民族自治,属于联邦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国家实现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平衡、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培育公民社会、推动国家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