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要想写好作文,就要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良好的写作习惯有:注意观察、积累多读多写;说真话、写实感。
关键语:写作习惯 观察 积累 读写 真话 实感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7(c)-0000-00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中作文水平差别很大,有的学生的作文令老师、同学赞叹不已。了解一下,就会发现这些学生已经养成了较为良好的写作习惯,他们平时看的多、想的多。作文程度差的学生,非常羡慕那些作文被拿来当范文的学生,他们也渴望自己的作文被拿來做范文。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作文也成为范文呢?根据我的教学经验我认为这需要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良好的写作习惯包括哪些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注意观察、积累
? ? 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面对老师布置的作文觉得没有什么事可写、没有什么话可说,只好东一耙子西一扫帚,硬凑上些文字交差。结果作文质量低、内容少。想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这些学生平时没有注意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其实社会、学校、家庭、我们自己,每天都有许多事情发生。在这些事情中,有的叫人兴奋激动,有的令人愤怒不平,有的让人情绪低落,有的引人回忆怀旧。总之每个人见到的、听到的事总有让自己关注的,对这些事学生们一定有自己的看法。在作文中把看到的写出来,再把自己的想法、感觉、不满、回忆写出来就不至于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了。在观察生活方面对学生的要求可以从粗略到细致。因为有的学生最初观察生活时不知该怎样做,这时对学生的要求不要过高;对生活观察的越细致,描写的就会越形象生动、越有独到之处。因此必须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 鲁迅先生说过:“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所以一定要要求学生平时注意写日记,在日记中把自己看到的经历到的事、自己的感想、读到的好材料、随时记录下来,渐渐地学生们在作文时就会觉得有源头活水不断涌来,并且还可以根据自己作文的需要筛选出更适合的事例。因此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积累的习惯。
2 要多读多写
? ? 生活、社会是无限广阔的,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我们每个人不可能亲自经历世界上所有的事,这样就要学会吸取、积累间接经验。获得间接经验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诗圣”杜甫在读写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读书,可以了解古今中外的事例、认识博大精深的人类思想、感受多姿多彩的语言。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扩大了视野,提升了思想,丰富了语言。我们在写作时就能够得心应手,信手拈来,自己的思想、感情就会表达的淋漓尽致、恰到好处
? ? 读要和写结合起来,写需要反复练习。作文需要在反复的写作实践中不断体会、揣摩才能逐渐领悟其中的道理。许多文坛名人在谈到写作时都说到了写的重要性。鲁迅先生说过:“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多写了,作起文来才会越来越自如,越来越得手,所以,初学写作的人要多练笔。只要坚持不懈的写下去,就会养成写作的习惯,渐渐地自己的作文水平就会取得质的飞跃,那时你的作文就会成为范文。
3 要说真话写实感
?? 在学生的作文中,虚假现象是比较普遍的问题,作文中的人、事、观点、感情大都是假的,缺少甚至没有生活的真实性。这种情况不仅在作文差的学生中存在,就是在有些作文水平高的学生中也存在。他们编造出的作文,读起来味同嚼蜡,让人觉得很别扭,自然不会得到好评。去年放国庆假我们留了个关于写秋天或旅游的作文,这些作文有的事例比较新奇,也有文采,用词也生动,但编造的痕迹明显。但有一个学生的作文事例非常普通,用词朴实,却打动了我。他在作文中写了自己被父亲强行带到乡下收秋,在收秋时父亲不让他偷懒,和大人们一起劳动。往家扛玉米时父亲扛了一袋,让他扛了半袋,到了半道他放下歇息,再想扛起时说什么也扛不起来了,他急得哇哇大哭,这时他父亲回来接他了。其中写了他最初对父亲不领自己去旅游、还带自己去干活,不让自己偷懒的极端不满,然后又写了自己明白了父亲用心在于让自己知道什么叫苦什么叫累,从而能更好地对待学习、生活。此文写的真实可信,生动有趣。我让此文作者在班里读了自己的作文,读后同学们掌声雷动。可见文章贵在说真话写实感,要写好文章,一定要养成说真话写实感的习惯。人的感情是丰富多彩的,对事物的认识也有一定的过程,在写作文时要注意抓住思想变化的过程,真实地记录下这一过程。许多学生都曾经对家长、老师的一些做法不理解、不满意,但在作文时却不把这种思想的转变过程写出来,而是一味地歌颂,这样的作文怎么会写好呢? 只有说真话,吐露真实的想法,才能让读者感到真实可信,作文才会打动人,从而获得好评。
??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总结出的一些较为浅显的感悟,希望能对广大师生作文有所启示。其中有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总之要想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就要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要注意观察、积累;要多读多写;要说真话、写实感,这样作文水平就会不断提升,从而写出打动读者的优秀作文。
关键语:写作习惯 观察 积累 读写 真话 实感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7(c)-0000-00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中作文水平差别很大,有的学生的作文令老师、同学赞叹不已。了解一下,就会发现这些学生已经养成了较为良好的写作习惯,他们平时看的多、想的多。作文程度差的学生,非常羡慕那些作文被拿来当范文的学生,他们也渴望自己的作文被拿來做范文。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作文也成为范文呢?根据我的教学经验我认为这需要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良好的写作习惯包括哪些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注意观察、积累
? ? 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面对老师布置的作文觉得没有什么事可写、没有什么话可说,只好东一耙子西一扫帚,硬凑上些文字交差。结果作文质量低、内容少。想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这些学生平时没有注意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其实社会、学校、家庭、我们自己,每天都有许多事情发生。在这些事情中,有的叫人兴奋激动,有的令人愤怒不平,有的让人情绪低落,有的引人回忆怀旧。总之每个人见到的、听到的事总有让自己关注的,对这些事学生们一定有自己的看法。在作文中把看到的写出来,再把自己的想法、感觉、不满、回忆写出来就不至于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了。在观察生活方面对学生的要求可以从粗略到细致。因为有的学生最初观察生活时不知该怎样做,这时对学生的要求不要过高;对生活观察的越细致,描写的就会越形象生动、越有独到之处。因此必须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 鲁迅先生说过:“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所以一定要要求学生平时注意写日记,在日记中把自己看到的经历到的事、自己的感想、读到的好材料、随时记录下来,渐渐地学生们在作文时就会觉得有源头活水不断涌来,并且还可以根据自己作文的需要筛选出更适合的事例。因此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积累的习惯。
2 要多读多写
? ? 生活、社会是无限广阔的,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我们每个人不可能亲自经历世界上所有的事,这样就要学会吸取、积累间接经验。获得间接经验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诗圣”杜甫在读写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读书,可以了解古今中外的事例、认识博大精深的人类思想、感受多姿多彩的语言。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扩大了视野,提升了思想,丰富了语言。我们在写作时就能够得心应手,信手拈来,自己的思想、感情就会表达的淋漓尽致、恰到好处
? ? 读要和写结合起来,写需要反复练习。作文需要在反复的写作实践中不断体会、揣摩才能逐渐领悟其中的道理。许多文坛名人在谈到写作时都说到了写的重要性。鲁迅先生说过:“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多写了,作起文来才会越来越自如,越来越得手,所以,初学写作的人要多练笔。只要坚持不懈的写下去,就会养成写作的习惯,渐渐地自己的作文水平就会取得质的飞跃,那时你的作文就会成为范文。
3 要说真话写实感
?? 在学生的作文中,虚假现象是比较普遍的问题,作文中的人、事、观点、感情大都是假的,缺少甚至没有生活的真实性。这种情况不仅在作文差的学生中存在,就是在有些作文水平高的学生中也存在。他们编造出的作文,读起来味同嚼蜡,让人觉得很别扭,自然不会得到好评。去年放国庆假我们留了个关于写秋天或旅游的作文,这些作文有的事例比较新奇,也有文采,用词也生动,但编造的痕迹明显。但有一个学生的作文事例非常普通,用词朴实,却打动了我。他在作文中写了自己被父亲强行带到乡下收秋,在收秋时父亲不让他偷懒,和大人们一起劳动。往家扛玉米时父亲扛了一袋,让他扛了半袋,到了半道他放下歇息,再想扛起时说什么也扛不起来了,他急得哇哇大哭,这时他父亲回来接他了。其中写了他最初对父亲不领自己去旅游、还带自己去干活,不让自己偷懒的极端不满,然后又写了自己明白了父亲用心在于让自己知道什么叫苦什么叫累,从而能更好地对待学习、生活。此文写的真实可信,生动有趣。我让此文作者在班里读了自己的作文,读后同学们掌声雷动。可见文章贵在说真话写实感,要写好文章,一定要养成说真话写实感的习惯。人的感情是丰富多彩的,对事物的认识也有一定的过程,在写作文时要注意抓住思想变化的过程,真实地记录下这一过程。许多学生都曾经对家长、老师的一些做法不理解、不满意,但在作文时却不把这种思想的转变过程写出来,而是一味地歌颂,这样的作文怎么会写好呢? 只有说真话,吐露真实的想法,才能让读者感到真实可信,作文才会打动人,从而获得好评。
??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总结出的一些较为浅显的感悟,希望能对广大师生作文有所启示。其中有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总之要想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就要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要注意观察、积累;要多读多写;要说真话、写实感,这样作文水平就会不断提升,从而写出打动读者的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