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滤泡性淋巴瘤的研究进展

来源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b7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单独化疗相比,大剂量放化疗后的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治疗复发难治的滤泡性淋巴瘤(FL)可以提高患者的无病生存和整体生存率,但是否能提高首次缓解的FL患者的整体生存率还存在争议.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是治愈FL的有效方法.初步临床研究表明,降低预处理强度可以降低allo-SCT的移植相关死亡率。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发病率约占恶性肿瘤的2%-8%[1].但早期明确诊断较为困难,误诊率高,为了提高病理与临床诊断水平,我们回顾分析了我院1995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25例(占同期收治恶性淋巴瘤的38%(25/95例)的病理与临床资料,以探讨胃原发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髓外浆细胞瘤(Extramedullar Plasmacytoma,简称EMP)是起源于骨或骨髓之外其他组织的单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殖性疾病.间变性浆细胞瘤(Anaplastic Plasmacytoma,简称AP)在浆细胞瘤中恶性程度最高[1,2],尚缺乏有效的治疗。
该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衡量韩国医生工作满意程度以及其与对健康保险审查评议局的信任程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分层抽样的方法,从公立医院的医生中抽取1 593名医生样本进行了自填式
胰腺癌起病隐匿,较少有特异性症状和体征,早期易发生淋巴转移,约有75%的胰腺癌患者就诊时已属于中晚期,失去了手术的机会,且术后复发率高,5年生存率为1%~3% [1-2].美国已将胰腺癌列为肿瘤第4位死因,国内上升至8 ~10位.胰腺癌的发生部位,以胰头最多见,占70% ~ 80%[3].因此术前的正确评估,避免盲目的探查术和姑息性手术,把握好手术根治性和安全性并重的原则,建立多学科协作综合诊治的
期刊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后动态监测供受者嵌合状态,因其在判断allo-SCT后转归,提高移植成功率等方面的重要意义,现已成为allo-SCT后患者的常规检测项目.采用STR-PCR方法从分子遗传学上检测嵌合状态已在国内外广泛开展.而近年来开展的系列特异性嵌合体的检测,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较混合细胞检测为高,临床指导作用更强.本文就系列特异性嵌合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胰腺癌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恶性程度极高,且发病率不断上升.由于其起病隐匿、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及胰腺隐蔽的解剖位置,大多数患者在获得确诊时已经出现局部侵犯或远处转移,从而失去了根治性手术的机会[1].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多,也是价值最高的胰腺癌肿瘤标志物.CA19-9最早应用于胰腺癌的诊断,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