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如何从课内迁移到学生的生活实际

来源 :教育界·综合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dy323199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非常多的学生在作文中无法表现真情实感,这同初中生狭隘的生活经验有着密切联系。文章对作文素材从课内迁移到学生的生活实际对策作了分析,为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作文素材;课内;生活;对策
  一、前言
  从语文课程标准来看,初中语文写作教学需要同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同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从多个角度观察生活,进而发现生活丰富多彩,促使学生热爱生活,鼓励学生表达个人真情实感,这对初中语文作文生活化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为了能够多完成一道题,很多学生错过了校园内的花开,屏蔽了生活中的一切,渐渐丧失了生活情趣。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做好课堂迁移,使学生逐渐从课内向课外迁移,将课内学习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细心观察自然现象,更好地体验社会生活,促使学生在生活中累积素材,通过写作来提升素养。
  二、作文素材从课内迁移到学生的生活实际对策
  (一)通过认识生活来积累素材
  习作的源泉在于生活。陶行知曾经说过:“生活中到处都是教育,社会实际上也属于生活场所,那么也就是教育场所。”其重要前提在于“你”需要成为生活的“有心人”。可是,学生往往缺乏发现美的双眼。从调查来看,若安排学生记叙感人事件,那么就有七成以上学生会记叙与让座有关的事情,难道世界上真的存在那么多的巧合吗?实际上,生活中有很多感人的事情,诸如妈妈的抚摸、爸爸的鼓励等,其中蕴藏的无限爱为什么学生无法捕捉呢?刚刚接触作文时,学生大多无话可说,缺乏写作兴趣,选材也比较幼稚,不知道如何从生活中搜集材料。实际上,学生生活内涵较为丰富,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学校,都有非常多趣味性较强的内容,或高兴,或委屈,或难忘,可以对周围景色进行观察,开展多样化的校园活动,为写作积累丰富素材。只有积极地参与生活,才能够细致观察,积累素材。
  例如,在教学朱自清《春》过后,让学生学写春天,结果写出来的内容大多为套话,诸如“田野内嫩芽一片嫩绿,就像是绿色地毯……”“油菜花开,一片金黄……”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校园中观察生活,丰富学生的认识,鼓励学生积极创作;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如玩游戏,打滚,吹口哨,静坐等,使学生体会到春天的温暖。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就不只是静的景色,更多的是动的欢乐。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不仅能够发现青青的草,而且能够发掘乡村特色,体味到创作的快乐。
  (二)借助生活素材激发写作灵感
  哈佛大学校长在“世界著名大学校长论坛”上说:“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純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人类和社会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中能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激发起他们的好奇心,帮助学生打开创作之窗,触动写作的灵感。
  如在一节语文课外阅读课上,我们正在欣赏曹禺话剧《雷雨》,可是一阵狂风暴雨扰乱了我们的课堂。窗外的电闪雷鸣惊吓了教室里的每一位学生,他们不由自主地朝窗外望去。又是突如其来的一道闪电,接着是山崩地裂般的雷鸣。同学们一声惊叫:“啊!”教室顿时漆黑一片,停电了。课已经上不下去了,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更多的学生心神已经在外面的世界中了。这时如果教师用所谓的权威强迫学生静下心来上课,效果不大。在这一瞬间,教师的脑海中闪出这样一个念头,既然不能继续上课,倒不如顺势让学生观察雨景。细一想,这不就是一种难得的生活素材吗?这场雷雨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触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教师让学生都站到窗前、门口观察雨景。于是,一篇题为《雷雨》的作文就这样写出来了。
  这突如其来的暴雨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也带给了学生写作的灵感。他们观察得仔细,自然作文写得也出色。课后教师又引导学生理解话剧中“雷雨”的本义和比喻义,这种置换迁移的方法容易让学生回归生活实际。
  (三)借助教学情境整合生活素材
  生活能够为学生提供非常多的写作素材,教师在进行作文指导过程中,可以有效应用生活素材,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在良好的教学情境中,学生容易受到感染,情感非常丰富,自由展开联想与想象。例如,在某次作文中,教师选择现实主义类漫画让学生展开想象,写一篇作文。据调查,新颖的作文方式容易受到学生欢迎,其中蕴含着无穷的快乐。此外,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来播放同主题视频,再现生活情景,或者通过讲述个人往事,唤起回忆,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初中学生思维比小学时期更加缜密,思考内容也更加深刻。教师要在作文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加有效的引导,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发掘故事,讲出自己的好故事,真正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结语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同日常生活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要促使学生积极融入生活中,在写作中表达个人真情实感。初中语文教师需要注重将课内迁移到学生生活实际,逐步提升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质量。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创设更加生动的写作氛围,同生活相贴近,回归生活,体现生活,促使学生创作出兼具情趣与时代气息的文章,铸就独具匠心的美文。
  【参考文献】
  [1]戚祥云.识珠还须有慧眼——如何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去获取作文素材[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1991(03):19-20.
  [2]王建峰.从课堂到生活——寻觅作文素材的源泉[J].课外语文,2015(10):123.
  [3]李金燕.从“假空”到“真实”的距离有多远——略谈如何让学生的习作内容更贴近真实生活[J].小学教学研究,2013(29):31-32.
  [4]林庆江.巧妙点化,一材多用——谈议论文课内素材的迁移与运用[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5(09):140-141.
其他文献
<正> 无论在汉语或英语中,“最好……”,“还是……的好”这一词语应用颇为广泛,英语表达方式多种多样,初学英语者易望文生义,误将“最好……”译成副词或形容词的最高级,实
<正> 1.a dirty dog行为无耻、卑鄙自私的家伙 You have finished all the whisky.you dirty dog. 你喝完了威士忌酒,你这卑鄙的家伙.2.a dog in the manger 占着茅坑不拉屎
<正> 同一介词与不带冠词的同一名词所构成的介词短语,形式上只有单复数之差,而含义迥然不同。一般地说,可数名词有无s(es),只有数量之差而无意义之别。至于air(?)airs,good(
<正> Complaining about faulty goods or bad service isnever easy. Most people dislike making a fuss. But ifsomething you have bought is faulty or does not do wha
【摘要】课堂提问既是课堂中教师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方法,又是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是实现教学反馈的方式之一,也是开启学生心智,活跃学生思维,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基本手段。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课堂,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以及热情,让学生从学会提问题到敢于提问题。  【关键词】课堂提问;现状;有效性;策略;评价  【基金项目】本文为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提高农村小学中老
【摘要】由于英语教学属于外来语言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英语教学环境,因而难以高效掌握英语知识。针对学生学习的这一情况,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将奖励运用到英语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中树立自信心,从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英语学习,提高英语学习成绩。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奖励;运用一、前言  奖励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与学习情况、作业情况等,对学生给予鼓励
【摘要】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有效应用合作学习模式,能够促使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在应用该模式的过程中,需要充分意识到合作学习的必要性,明确合作学习的应用,并且在合作学习开展过程中明确教学目标,合理进行小组划分,科学进行任务分配,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和必要的监督。文章探讨了高中政治教学中合作探究模式的运用。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合作探究模式;运用  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
<正> 传统英语语法规定:担任先行词的不定代词 anyone,anybody,each,each one,either,neither,everyone,everybody,no one,none,nobody,whoever 以及 a person,every student
<正> 在“too+adj.(or adv.)+to do”这一结构里,副词too用来修饰紧跟其后的形容词或副词。而这一结构中的不定式有时修饰副词too,有时却用来修饰too后面的形容词或副词。这
<正> 一、专有名词前用the时,可以不必加 s 而成为所有格。 The Johnson aim was to pressure Tom into resigning(=Johnson’s aim was to…)约翰的目的是在迫使汤姆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