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LC-MS/MS法分析兰索拉唑中潜在基因毒性杂质

来源 :中国药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angel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兰索拉唑中潜在基因毒性杂质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XDB-C18色谱柱(50 mm×4.6 mm,1.8 μm),以0.005 mol·L-1乙酸铵缓冲液(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5 ml· min-1,柱温30℃;采用ESI离子源,正离子模式下MRM采集,监测离子对m/z 386.6→119.1、m/z 402.1→÷119.1、m/z 370.1→320.5进行测定.结果:潜在基因毒性杂质Ⅰ、杂质Ⅱ、杂质Ⅲ在6~120 n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分别为0.9997,0.9985,0.9914),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5.5%,94.9%,97.8%,RSD分别为6.9%,2.9%,5.8%(n=9);定量限分别为4.6,0.003,0.003 ng· ml-1.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可用于兰索拉唑药物中潜在基因毒性杂质含量的同时测定.
其他文献
中药白及为兰科植物白及Bletilla striata的干燥块茎,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是我国传统中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白及的止血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白及对消化道出血、咯血、外伤出血、妇女产后出血等均具有治疗作用.本文对白及的止血成分、机制以及临床应用等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该领域的后续研究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目的:考察P-糖蛋白编码多药耐药基因1(MDR1)G2677T/A多态性对维吾尔族癫痫儿童左乙拉西坦(LEV)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吾尔族癫痫患儿LEV血清稳态谷浓度,采用聚合酶链反应-荧光染色原位杂交法检测维吾尔族患儿MDR1 G2677T/A基因多态性,采用x2检验和Fisher\'s精确检验分析MDR1 G2677T/A在耐药组和敏感组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Mann-Whitney检验分析不同基因型之间LEV血药浓度的差异.结果:200例口服LEV的
五味子甲素是中药五味子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属于联苯环辛烯型木脂素,具有保护肝功能、抗溃疡性结肠炎、神经保护、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五味子甲素在体内吸收迅速,可广泛分布于各组织,以肝脏、肾脏分布为主.本文系统综述了五味子甲素的药代动力学及其药理活性,为研究开发新型给药系统,提高五味子甲素的生物利用度提供理论依据.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与肠道菌群失调、免疫反应、氧化应激和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密切相关.单一靶点治疗的药物往往难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因此选用多靶点联合药物治疗已成为当前UC治疗的趋势.黄芩味苦,性寒,入肝、胆、胃、大肠经,功能清少阳热邪,泻上焦实火,燥肠胃湿热;芍药,味苦、酸,性微寒,功能活血化瘀,柔肝止痛,行寒热,中恶,腹痛,且黄芩-芍药两者相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临床实践表明,黄芩-芍药两者配伍治疗UC不仅有深远历史渊源,更受到众多医家认可.本文基于作用机制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