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报道的破与立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tato_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系列报道由于其篇幅较大,常用于对重大题材或重要题材的报道,常具有良好的宣传效应和舆论引导作用。本文立足于系列报道的特点,以《新安晚报》和《市场星报》的两篇系列报道为例,简要分析了系列报道目前所面临的困境——是该走精英路线还是走大众化路线?是该追求深度还是追求信息量?笔者认为,这也是当今媒体系列报道所需要密切关注并予以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系列报道 精英路线 大众化路线 报道体裁
  
  系列报道是围绕同一新闻题材、新闻主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的多次连续报道。各条报道之间没有外在的时态联系,却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多个独立报道结合在同一个主题思想下,以求对新闻事实作比较系统、全面,有一定深度的报道。①
  系列报道具有较大的篇幅,重大题材或重要题材往往需要应用系列报道,以取得良好的宣传效应和舆论引导作用。在2009-2010年度宣传安徽优秀新闻作品奖中,有两篇系列报道获得优秀新闻作品的殊荣。这两篇获奖作品分别是《新安晚报》选送的《大江唱皖——皖江示范区元年记事》系列报道和《市场星报》所选送的《天下安徽人》系列报道。
  一、系列报道的特点
  1、主题的重大性。系列报道是通过主题串联篇章的新闻报道。各个独立的篇章汇聚在一起,提供了巨大的信息量。它是以集中的强大声势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成就,从而引起社会舆论的关注,产生较好的宣传效果。②因此,系列报道往往偏好选取新颖、重大的主题作为报道对象。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以国函[2010]5号文件,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为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和国外产业转移而专门制定的规划,也是安徽省第一个上升到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
  这个重大主题,各家报社当然不愿错过。《新安晚报》选择采用系列报道的形式对皖江城市带进行宣传报道。通过对皖江城市带的深挖报道,对皖江城市带的信息层层深入挖掘,帮助人们更深刻地了解皖江城市带。
  《市场星报》的《天下安徽人》系列报道的发表契机是国庆前后。在新中国成立61周年之际,《市场星报》记者走出安徽,追寻安徽人在深圳、北京、上海、海外的足迹。这组系列报道中,以一些安徽老乡在异地奋斗的故事为蓝本,用个体来展示安徽、乃至整个中国的时代历程。因此《天下安徽人》无论在发表时间的选择上,还是在主题的确定上,其意义都是重大的。
  2、报道的策划性。系列报道的策划,首先要从整体上进行解剖,通过深入分析、弄清事情发生、发展的因果、逻辑关系,通过纵与横的比较,并对社会、生活现象作深层次的思考,清晰地展示事物的本质,揭示新闻事实的意义,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向,给人以深刻的启迪。③
  系列报道策划的好坏,直接影响了稿件的质量。系列报道的准备过程,其主题、报道视角、报道内容、甚至在采访提纲的设置上都要经过编辑周详的计划安排。
  《新安晚报》在推出这个系列报道之前,经过了多轮的谋划、数月的精心准备。采访对象上至国家部委领导下至长江沿岸渔民。并将《大江唱皖——皖江示范区元年记事》这篇系列报道分为“平沙落雁”、“高山流水”、“渔樵问答”、“十面埋伏”四大板块,旨在呈现皖江城市带各成员共同发展的画卷。
  《市场星报》则经过半年的筹备,派出5名记者,历时2个月,与近百人接触,并在这百人中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安徽人,通过精心的采访,追寻安徽人在北京、上海、深圳、海外的足迹,讲述安徽老乡们在异乡奋斗、生活的故事。
  系列报道的主题也是在新闻策划过程当中逐渐形成的。如果没有新闻策划,就确定不了系列报道的主题,组成系列报道的各篇独立报道也犹如一盘散沙,无法准确揭示事实的意义。因此,一个好的新闻策划对于系列报道来说,至关重要。
  3、形式的统一性。系列报道强调的是主题的统一,因而报道的视角及报道呈现的方式就必须有统一的规划,注重整体的关照、逻辑的严密。反映到具体的呈现形式上,就要求系列报道各篇章都做到文体一致、长短相同、有统一的写作风格。这样不仅能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能更加强化对新闻事件的整体透视力。④
  从版式上来看,《新安晚报》和《市场星报》在发表系列报道时都采用了专版的形式。这样一来,系列报道既与报纸上其他报道类型有了明显的区分,又增加了报道的宣传力度。这两家都市报每天都会介绍系列报道的每一个板块。在板块的大主题下,各版面还有一系列的小主题。各版面上的小主题下又有多篇报道,主线紧扣着小主题。各小主题组成一个系列,又在大主题下独立发挥它们各自的作用。
  二、系列报道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1 、走“精英路线”还是“大众化路线”?著名传播学者喻国明认为,中国的大众传媒已经告别了精英文化时代,进入了大众文化时代。⑤近年来,都市类报纸崛起,它们关注普通市民的需求,在内容上不断贴近生活、贴近大众。但是,系列报道的特点决定了其主题必须重大或其社会反响巨大。《新安晚报》和《市场星报》这两篇系列报道恰好呈现了系列报道的两种倾向——究竟是应该走“精英路线”还是走更为贴近百姓生活的“大众化路线”?
  《大江唱皖——皖江示范区元年记事》系列报道中“平沙落雁”、“高山流水”、“渔樵问答”、“十面埋伏”四大板块,写法文雅,几乎篇篇都是美文。“平沙落雁”板块简介了皖江城市带的优惠政策以及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对皖江城市带的重视;“高山流水”中介绍了先前内陆省份城市融入长三角的经验教训;“渔樵问答”板块,介绍了长三角城市如何同安徽皖江城市带进行合作共赢;“十面埋伏”板块,介绍了组成皖江城市带各市的机遇和挑战。在行文风格上,《新安晚报》倾向于用精确的数字和严肃的语句,向读者介绍信息。面对这么重大的选题,《新安晚报》在策划系列报道的过程中选择走精英化的道路无可厚非,但作为一家都市报也必须顾及到读者对象的年龄层次和阅读需求。将文章的“精英化”门槛设置得太高,无疑对普通的读者大众设置了或明或暗的文化壁垒。这样一来,读者往往会失去阅读重要信息的兴趣,也浪费了系列报道所独具的媒体资源优势。
  《市场星报》在《天下安徽人》系列报道的策划中,则显得更具贴近性。《天下安徽人》在介绍安徽老乡在某座城市打拼时,往往采用个人奋斗的历程。用个人记忆将读者带入奋斗人群的整体记忆中。然后再用第三人称或第一人称的叙述手法,来展现代表人物的奋斗轨迹。文风质朴,贴近口语,易与读者拉近心理距离。虽然《天下安徽人》的主题并没有像《大江唱皖——皖江示范区元年记事》那么宏大,策划也不如其精心。但是其“都市报走大众化路线”的定位还是比较明晰的。
  2、追求深度还是追求信息量?系列报道作为深度报道的一种,以紧凑、系统、全面见长。它既能用于报道一些具有探索性与反思性的题材,以及带有启示与研讨性的问题。也能用于反映地区、行业和重大典型的风貌、成就、经验和事迹,起到示趋、解惑、传神、鼓劲的作用,让受众感受到时代的跳动。⑥
  系列报道由于占据了较多的媒介资源,因此,系列报道所传播的信息量相对于其他报道类型而言,还是比较大的。因此,这也就要求系列报道在保证信息量的同时,拓展报道的深度。好的系列报道有良好的新闻策划,好的系列报道背后也一定有一个深刻的新闻主题。
  比较《新安晚报》和《市场星报》的两篇系列报道,《天下安徽人》系列报道所挖掘的深度明显比《大江唱皖——皖江示范区元年记事》稍逊一筹。《天下安徽人》所落脚的视点,往往在简单的创业奋斗故事或者简单的人物故事上,而对整个时代背景和时代趋势等分析淺尝辄止。
  在信息资源充足的现代社会,受众不满足于知其然,而需要了解其所以然。系列报道是传播给读者的关于新闻事件的深层信息,它的至高境界应该是“深入浅出”。优秀的系列报道在文本上需要深入。这种深入往往表现在事实的层层深入:从表层拓展向深层;从事件本身拓展向事件之间的联系、事件与人的联系。这种深入能够帮助读者在类比、演绎和归纳中获知新闻价值,系列报道才能够提供量大、质优的信息,满足不同层次受众的多种需要。⑦
  三、系列报道该如何突破困境
  1、选择多种报道体裁。“破则立,从则平”。系列报道应吸取多种报道体裁的优势,利用体裁进行优势互补,来应对市场及其他报道类型的挑战。专题系列报道本来就是建立在单篇报道样式之上,对基本报道样式的更新有很强的包容性。如可采用新闻评论等方式,对专题系列报道所涉及到的内容进行点评等。由于系列报道属于深度报道的一类,受众在接受信息的同时,更想得到观点的表达。采用多种报道形式相结合,可以让受众得到更多的信息,同时专题系列报道的整体风格也显得更加多样、活泼。专题系列报道完全可以在与其他新闻样式的融合中实现新的突破。⑧
  2、挖深度,走大众化路线。都市报系列报道在策划过程中,应当深挖新闻主题的深度。这是系列报道面对媒介市场上多种新闻报道体裁的竞争需求。受众已不再满足于简单的事实信息,他们希望获得更多的信息,挖掘新闻事实背后的深层原因。只有这样,系列报道才能发挥其优势,赢得受众的欢迎和重视。
  但这种大众化路线并不意味着新闻内容的浅薄。专题系列报道应在坚持大众化的文风下,深挖新闻的思想内涵;在新闻事实的细节背后,应当孕育着历史的痕迹,引人产生共鸣;在写意的影响背后,引导孕育着时代的缩影,引人深思。只有做到这些,专题系列报道才能充分发挥其在文体上的优势,在媒介竞争中获胜。■
  参考文献
  ①邱朝举,《大型系列报道策划探析》[J].《电视研究》,2002(12)
  ②葛逸飞,《浅析电视新闻系列报道》[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6)
  ③徐卫、徐耕昊,《启迪 聚合 系统——浅谈系列报道的策划效应》[J].《声屏世界》,2005(2)
  ④杨军,《浅谈电视系列报道》[J].《才智》,2010(4)
  ⑤喻國明,《大众传媒:告别精英文化》[J].《青年报刊研究》,2001(1)
  ⑥彭朝丞,《浅议连续报道、系列报道与深度报道的区分》[J].《新闻界》,1997(8)
  ⑦李妍,《从<直击华尔街风暴>看系列报道的新趋向》[J].《青年记者》,2009(2)
  ⑧李程:《中国青年报专题系列报道研究》[D].武汉大学,2005
  (作者: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社会正处于较为狂热的市场经济态势下,媒介作为社会信息传播的载体,其语境下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都出现了娱乐化的倾向,处于媒介最前沿的编辑则首当其冲,在文化领域的失守现象愈演愈烈。而媒介融合时代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更使得编辑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提升编辑的文化素养,培育良好的媒介环境,对于现代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将产生重要作用。  【关键词】媒介融合 编辑 文化失守 文化素养     
摘要:沈阳教育城域网已经建设多年,尤其是城域网教育资源也初具规模,如何能以此为基础与实际教学环境进行有效整合,以达到有的放矢、物尽其用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着重谈了如何将城域网所提供的几个主要资源系统充分应用到教育数字化学习环境中,希望能为教育资源的有效应用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城域网;教育资源;教学环境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今家长与社会最关心的是培养的学生在成长的时候是否能获取足
【摘要】突发性公共事件可能会造成社会危害或是带来社会不安定因素,因此政府必须建立预警体系,尽最大可能防止事件发生。突发性公共事件一旦发生,政府必须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策略,向群众通报事件进展,在群众监督下进行公开透明的调查处理,还原事件真相,正确处置问题。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提高政府公信力,提升政府形象,实现高效管理。  【关键词】公共危机 危机传播 管理    一、公共危机与危机传播概述
我患有糖尿病多年,近期去医院复查发现尿中有微量蛋白,并且血尿酸水平偏高,医生说我是糖尿病肾病伴尿酸增高。我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该如何治疗?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见于糖尿病病史长的患者。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主要与长期血糖升高导致肾小球系膜增生、肾小球硬化或基底膜增厚有关,早期表现为微量蛋白尿,发展下去可演变为临床蛋白尿。由于糖尿病肾病患者不同程度地存在肾脏对尿酸排泄减少的问题,故患
【摘要】在新闻报道领域,对于中国所发生的诸如藏独闹分裂、东突暴动等敏感性事件,西方媒体在报道中存在有失客观的现象。虽然国际媒介话语权的天平偏向于西方媒体,但中国媒体一直没有放弃对话语权的争夺。本文以“3·14”、“5·12”、“7·5”事件为例进行文本分析,透视中西方媒体在中国新闻事件中的话语权争夺。  【关键词】中国媒体 西方媒体 话语权争夺     一直以来,西方由于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和
“大家不愿意把西藏当成一个真实的存在,在他们的眼里,西藏成了一个象征,成了一种抽象的存在。”    西藏,究竟是名词还是形容词?  阿来说:“西藏对于我,是一个名词,它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但是,对于很多人,西藏是一个形容词,因为大家不愿意把西藏当成一个真实的存在,在他们的眼里,西藏成了一个象征,成了一种抽象的存在。我写《尘埃落定》、写《格萨尔王》就是要告诉大家一个真实的西藏,要让大家对西藏的理解不
伴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集艺术与技术于一体的舞台灯光专业在戏剧艺术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其地位不仅是常说的“血液”和“灵魂”,而是愈加成为“眼球社会”的独立和主导。尤其是在一些杂技和综艺晚会中,灯光设计往往凭借优良的灯具品种(包括特效灯具如雨、雪、雾、闪等)和众多的数量,加上先进神奇的数字化电脑控制系统,就可以创造出没有自然景物参与的完整的画面和奇特的环境构图。可国内舞台灯具又相对落后了。    一
“小豆冰棍,3分一根”,这是我少年时期经常听到的吆喝声,这声音就像一阵清凉的风刮到心里,对我充满了诱惑。小时候,一到夏天,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手里能举着一根小豆冰棍。可惜的是手里1分钱也没有,我舔着嘴唇,咽着口水央求着姥姥:“给我买一根吧,就一根。”任凭我怎么软磨硬泡,姥姥从来不为所动,她不说行,也不说不行,就是不搭理我,直到卖冰棍的吆喝声渐渐走远,渐渐消失在马路尽头。  挨到三伏天,热得实在不行了。
美国“网络医学博士网”最新载文,全面分析了胰岛素过量的相关问题。  一、胰岛素过量的原因  胰岛素可刺激身体细胞对血液中糖的吸收,但也会抑制肝脏产生葡萄糖。1型糖尿病患者身体无法产生胰岛素,因此必须注射胰岛素。而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可以产生胰岛素,但是身体会对胰岛素发生抵抗,时间一长,胰腺产生的胰岛素就变少。因此,很多无法通过口服药、饮食和锻炼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也需要注射胰岛素。  造成胰岛素
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日前,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就《意见》出台的背景、有关要求、如何贯彻落实等问题,接受记者专访。  问:《意见》出台的背景和重要意义?  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近年我国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区域布局趋于合理,粮食生产连年丰收,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