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养畜综合技术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m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秸秆养畜的意义与存在的问题
  1. 秸秆养畜的意义
  秸秆养畜,可使农村废弃的秸秆转换为人们需要的肉、奶,实现畜牧业发展、牧民增收;解决了人畜争粮矛盾,而且畜粪还田,增强了土壤肥力,促进了农业生产良性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还能有效解决农民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问题,实现一举多效。
  2. 目前存在问题
  ①收割、采集难。农作物收割时间短、任务紧,加之近年来许多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致使农民根本没有精力去收割、采集秸秆,进而造成秸秆浪费。②运输、储存难。秸秆比重小、体积大,加之本身价值低,若运输费用高,农民则难以接受;同时青绿秸秆的青贮需在短期内(30天内)完成,加之正值多雨季节,农户面临相当大困难。③利用环节科技含量低。一些农户在秸秆的储存、加工、利用环节不注重采用新技术,造成秸秆利用率低下,养殖效果不佳。④秸秆养畜发展速度缓慢。受资金、市场、环保等各种因素影响,牛、羊等草食家畜养殖业发展缓慢,致使秸秆饲料需求不旺、拉力不足。
  二、推广综合技术,提高秸秆加工利用效果
  1. 秸秆青贮与秸秆全贮
  秸秆青贮是指将青绿秸秆切断、装池(窖)、压实、密封,在厌氧条件下,乳酸菌大量繁殖,产生乳酸从而抑制植物细胞呼吸和有害微生物生长繁殖,使青绿秸秆长期保存下来。秸秆全贮则是在秸秆青贮技术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的,是将玉米等农作物全株一起收割、切碎,其营养更加丰富,饲喂效果更好。①秸秆青贮优势。一是秸秆营养损失少,饲料品质有所提高。由于植物细胞呼吸受到抑制,其营养损失较少,同时由于乳酸菌发酵作用,粗蛋白、粗脂肪都有所提高,粗纤维有所下降。二是适口性好,消化率高。秸秆在青贮过程中一些木质素、纤维素被分解,可以很好地保持青绿秸秆鲜嫩多汁、质地柔软的特点,还可产生大量乳酸,具有酸甜香味,能够刺激家畜食欲,促进消化和吸收。三是储存期长,占用空间小。如果操作得当,青贮秸秆可以长期保存达3年左右;同时压缩后体积大幅缩小,每立方米容器可储存秸秆700千克左右。②秸秆青贮与利用注意事项。一要压实、密封。这是秸秆青贮的成功关键所在,因此,在操作时尽量采用拖拉机等机械设备反复碾压,否则饲草中滞留氧气较多,必然影响青贮质量。二要做好防雨、排水。对于采取青贮池青贮的,一定要保证秸秆经过自然塌陷后高于池沿,并用塑料膜覆盖密封,避免雨水流入池内,同时池底必须设置引流管槽,及时将青贮秸秆下渗的水分排出。三要合理设置青贮池。青贮池要尽量多而小,每个青贮池要在3天内装填好,时间越短越好。青贮池应尽量瘦长,确保去草截面小,每天去草20厘米较为理想。四要把握好青贮秸秆质量。一般情况下,秸秆经过30~45天的发酵,即可开始取用。一般品质良好的青贮秸秆具有酸香味,呈青绿色或黄绿色,手感松散,质地柔软,略带湿润。
  2. 秸秆氨化
  秸秆氨化是将秸秆饲料切成2~3厘米长的小段,以封闭的塑料袋或氨化池(窖)等为容器,以液氨、氨水、尿素、碳酸氢铵中的任意一种为氮源,使用量占风干秸秆饲料量的2%~3%,使秸秆的含水量达到20%~30%,经过阳光自然加温或人工加温处理一定时间,通过氨对秸秆的化学作用和高温的发酵热蒸作用,使秸秆饲草变软变香。一般每立方米容器可氨化麦秸60千克左右。使用以氨化麦秸为主的日粮育肥肉牛增重效果比较理想。①秸秆氨化后的优点。一是适口性好,提高了家畜的采食量和采食速度。经氨化的秸秆,质地变软,气味酸香,大大增强了家畜食欲,从而提高采食量和采食速度。试验证明,牛采食氨化麦秸速度提高20%,采食氨化玉米秸秆可提高60%。二是提高了有机质的消化率和粗蛋白含量。如小麦秸秆氨化后有机质的消化率由34%提高到47%,粗蛋白含量由3.5%提高到12%。②秸秆氨化与利用注意事项。一要密封。这是秸秆氨化成功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操作时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要保证密封。二要把握好环境温度与氨化时间。环境温度为0~10℃时处理28~56天,10~20℃时处理14~28天,20~30℃时处理7~14天, 30℃以上时处理5~7天。三要把握好氨化质量。质量好的氨化秸秆呈棕色或深黄色,发亮,有糊香味,质地柔软,垛内的温度不高。如发现秸秆发白、发灰或成酱块状、发红、发黑,有腐烂味,则说明已变质。
  3. 秸秆揉搓技术
  饲养牛、羊等草食家畜,习惯将秸秆切成段,这样做不仅适口性差,而且其内含的营养物质因基叶表面角质层和细胞的严密覆盖以及细胞木质素的阻碍作用不能被消化吸收。揉搓技术就是使用机械使秸秆变成质地松软的丝状物,能提高牲畜的适口性、采食率和消化率,同时便于混合均匀和压捆后运输、储存,实现商品化。
  4. 秸秆去尘去杂
  秸秆内常含有尘土、石块等异物,若被牛、羊等草食动物咽下,轻者出现消化不良,重者会刺伤胃壁、胸膜甚至心脏,导致出现生命危险。因此,秸秆饲喂前必须进行去尘去杂,有条件的可以采用机械去尘去杂,目前市售的全混合日粮机械多数有去尘去杂功能;条件不具备的可采用简易方法,即用砖砌一个水泥池,大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加入占容积70%的水,再将铡切或揉搓好的秸秆按入水底,然后将浮起的秸秆捞出,即达到去尘去杂效果。
  5. 秸秆调制与搭配技术
  秸秆在家畜日粮中所占比例较大,不可饲喂单一品种秸秆,应相互搭配、扬长避短。①青贮秸秆、青绿秸秆等的搭配要求。秸秆酸度大、能量低、粗纤维较少,饲喂时一要注意调节其酸度,日粮中可搭配碳酸氢钠、干秸秆等碱性饲草以消除其不良影响,若按20∶1的比例搭配麦秸等干秸秆,即可以消除酸性影响;二要注意配合混合精料和干秸秆以满足家畜对能量和粗纤维需要。②干秸秆、氨化秸秆等的搭配要求。此类秸秆粗纤维含量高,能量较青秸秆高,但其维生素和蛋白质含量不足,能量相对于精饲料低,适口性差,不易消化,要搭配一定量易消化的青绿饲草或青贮饲草。③秸秆搭配应根据实际情况。以牛为例,育肥肉牛日粮中氨化秸秆所占比重可较大,青贮秸秆所占比例应小一些;在奶牛日粮青贮秸秆所占比例应大一些,而氨化秸秆比重应较小一些。   6. 全混合日粮饲喂技术
  全混合日粮(TMR)饲喂技术是根据牛、羊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营养需要,按营养专家设计的日粮配方,用特制的搅拌机对日粮各组分进行搅拌、切割、混合和饲喂的一种先进的饲养工艺。目前该技术应用主要借助于TMR机械进行实施。与传统饲喂方式相比具有以下优点:①保持日粮平衡,提高产量。TMR为瘤胃微生物同时提供均衡的蛋白、能量、粗纤维等营养物质,加速瘤胃微生物的繁殖,提高菌体蛋白的合成效率。研究表明:饲喂TMR的奶牛每千克日粮干物质能多产5%~8%的牛奶。②增加牛、羊干物质的采食量。TMR 技术将粗饲料切短后再与精料混合,大大缩小了饲料的体积,从而增加了奶牛干物质的采食量。在TMR机械充分混合的情况下,完全可以排除牛、羊对某一特殊饲料的选择性(挑食),因此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利用最低成本的饲料配方。③确保日粮中微量物质混合均匀与pH值稳定。使用机械使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碳酸氢钠等含量相对低的物质得到充分混合,既保证采食均匀又可避免中毒。同时,牛、羊采食混合均匀的饲料能减少瘤胃 pH值波动,从而为瘤胃微生物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④大大节约劳力。采用TMR后,不再需要将精饲料、粗饲料和其他饲料分开投放,大大节约劳力,降低了成本。
  7. 定时饲喂技术
  如果采取自由采食,饲槽内随时有饲草,牛、羊缺乏紧迫感,采食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厌食;如果采取定时饲喂(一般2次/天),牛、羊就会产生紧迫感,在较短时间内(一般45分钟左右)即可吃饱,而且受条件反射滞后影响,吃得更多。
  三、扩大养殖规模,快速提高秸秆利用比例
  1. 加大对秸秆养畜扶持力度
  对牛、羊等草食家畜养殖和秸秆收集、加工、运输企业要给予一定奖励或补助,将秸秆生产用设备,如农作物秸秆自动化收集设备、饲草自动化联合收割机、秸秆打捆机、青贮铡草机和揉搓机等纳入农机补贴,催生一批秸秆饲料生产专业企业和牛、羊养殖企业,以促进秸秆养畜发展。
  2. 合理布局与规划
  一是充分考虑秸秆运输问题,结合秸秆产区产量,对秸秆生产和秸秆养畜企业进行合理布局,肉牛、奶牛养殖企业规模要适中,建议一般以存栏1000头牛为宜,可以消纳周边5000亩左右农田生产的秸秆;规模过大必然加大秸秆运输距离,增加运输费用;二是在牛、羊饲养场建设时,要充分考虑好青贮池、氨化池、干草场以及日粮混合车间位置规划,保证秸秆储存、加工空间需要,保证秸秆利用顺利实施;三是规划好养殖场废物处理设备,建造堆粪场及粪便发酵与有机肥加工设备,建造污水处理设备,把经过处理的废水浇灌农作物,以减少环境污染,保证秸秆养畜持续发展。
  (作者联系地址:戚守登 河南省陕县畜牧技术推广中心 邮编:472100;薛雅琴 陕县大营畜牧兽医站 邮编:472100)
其他文献
近几年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从事花生生产的大多数为老年人或妇女,这部分人很难承担繁重的体力劳动,肥料施用90%以上来自于各种各样的商品肥料——化肥。化肥的常年大量应用,破坏了土壤结构,同时土壤逐渐酸化,各种土传性病害如根腐病、茎基腐病、白绢病等频繁发生,造成花生大面积死亡。  生物菌肥是以作物秸秆为原料,采用复合有益菌发酵而成,使用生物菌肥防治花生土传性病害,目的是起到以菌抑菌、全面保护的作用。
近日,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在扬州高邮市举行水产苗种产地检疫现场观摩活动,我国首批渔业官方兽医对高邮市董氏特种水产有限公司生产的鳜鱼苗规范化实施了產地检疫,随后开出《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有关专家表示,这是全国渔业史上第一张由渔业官方兽医开出的水产苗种产地检疫证。  水产苗种产地检疫是从源头防控水生动物疫病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事关渔业的生物安全、水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也是保障广大养殖生产者能使用到健康
使用宏程序和Visual Basic.NET对PowerMILL编程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创建完善的刀具库、机床仿真数据库和编程模板,实现编程工作标准化、模块化和自动化操作,再用NCBrain软件对NC程
本文以氧化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多酚含量为指标,探讨醇提水沉法、水提醇沉法对桉多酚提取物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醇提水沉法上清液组分ORAC值高
通过对永安国有林场5.5a生不同造林密度与不同整地规格的巨桉人工林进行连续6a的树高、胸径、材积生长规律及其经济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造林密度对巨桉的树高生长无显著
文章研究了环向加肋对充液圆柱壳耦合振动的影响。基于Love壳体理论,考虑壳体内部完全充液,采用波动法建立充液环肋圆柱壳耦合振动的频率特征方程,得到了不同边界条件下的耦合频
针对车门内板的暗伤缺陷,在分析材料性能的基础上,基于CGA网格试验法分析了暗伤产生的原因,根据零件不同位置的暗伤提出了不同的改进措施。实际生产表明,基于网格试验法提出
针对塑料异型材挤出定型模结构复杂、设计工作量大和准确性难以保证的问题,以UG软件为平台,运用Visual Studio和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开发了塑料异型材挤出定型模CAD系统。该系统通过定型模智能分节技术快速设计定型模型腔,采用工艺结构分块技术对草图进行分组并记录特征,利用基于重用库的水气路设计技术,自动生成定型模冷却和真空吸附结构,最终成型出完整的定型模结构,有效提高了定型模设计效率。
针对传统脱螺纹结构附加设备多、生产保养复杂、脱模效率低等缺陷,提出了一种利用顶出动作脱螺纹的模具结构,该结构设计在顶出的同时利用顶出行程控制机构与同步顶出机构解决部
在我国中亚热带地区的湖南长沙开展了耐寒桉树冈尼桉的引种繁殖试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冈尼桉播种前应先用0.1%高锰酸钾浸种30 min,再播种于黄心土和沙土为3:1的基质中,萌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