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427例外科手术疗效分析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nb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427例胰腺癌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胰腺癌患者42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分为三组:根治性切除手术组(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组及胰体尾联合脾脏切除组,268例),姑息性手术组(122例),未行手术组(37例)。术后评估手术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死亡率,严密随访3年,比较三组生存率,绘制生存率曲线图;测量三组患者治疗后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各组评分差异,评价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结果

根治性切除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姑息性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组病死率分别为3.35%(9/268)、1.60%(2/122),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率比较,根治性切除术组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2.94%、31.33%、11.74%,明显高于姑息性手术组及未行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姑息手术组与未手术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质量测评结果表明,手术组分值高于未行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治性切除术组分值高于姑息性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胰腺癌施行根治切除(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及胰体尾联合脾脏切除术)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及改善预后,提高远期生存率,同时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对不能根治切除的患者,应争取行姑息性手术,也可提高生存率及改善生存质量。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儿童、少年强迫症患者与成人强迫症患者的临床特点,了解儿童、少年强迫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90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V)中强迫症的诊断标准的强迫症患者,其中年龄7~17岁的患者45例(儿少组),年龄18~45岁的患者45例(成人组),两组采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艾森克个性量表(EPQ)、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患者的强迫症的表现形式
目的探讨甲状腺激素在慢性丙型肝炎(HCV)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08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病例组。采用全自动病毒载量检测系统检测患者血清RNA水平,将RNA表达水平分为低HCV-RNA组(RNA<1×107copies/ml),高HCV-RNA组(RNA≥1×107 copies/ml)。选择同期68位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化学免疫发光分析法测定并比较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气管切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患者是否行气管切开术将其分为实验组(39例,应用气管切开术治疗)、对照组(20例,未应用气管切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手术患者的住院时间[(15.65±3.45)d]相比对照组[(24.24±4.61)d]明显短(P<0.05);实
目的观察缬沙坦和肾康注射液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8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均予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降血脂等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采用肾康注射液联合缬沙坦治疗,对照组给予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浆白蛋白(ALB)、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UAER、Sc
目的比较盐酸埃克替尼加倍用量靶向治疗和培美曲塞加顺铂治疗靶向治疗后进展的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44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且口服埃克替尼125 mg/次,3次/d后进展的晚期肺腺癌患者,随机分为A组(埃克替尼加量组)和B组(培美曲塞加顺铂治疗组)各22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A组有效率为9.1%,疾病控制率为63.6%;B组有效率为27.3%,疾病控制率为7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合并腹腔结核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艾滋病合并腹腔结核的治疗情况。结果其中肠穿孔16例(肠管多发穿孔4例,单处穿孔12例);不完全性肠梗阻30例(单纯回盲部结核18例,结核性腹膜炎致广泛粘连性梗阻12例);完全性梗阻24例(回盲部结核12例,粘连带绞窄肠管7例)。手术治愈61例,9例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经内科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不全性结核性肠梗阻,反复发作者,嘱患者仍需规律服
目的探讨低剂量CT(LDCT)对较长工龄煤矿职工肺结核筛查的意义。方法选择907例煤矿职工,男863例,女44例,平均年龄49.5岁,井下工龄>20年332例、10~20年278例、<10年297例,所有病例连续3年均行LDCT体检。结果基线LDCT:检出肺结核临床治愈或无活动性65例,井下工龄>20年及10~20年的患病率明显高于井下工龄<10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活动性肺结
目的评估CXCL12基因G801A基因多态性与发生子痫前期的关系,从遗传学角度研究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致病因素。方法选取468例子痫前期孕妇作为观察组,以在同一时间内正常分娩的汉族健康孕妇500例为对照组。根据孕妇子痫前期的疾病严重程度,将观察组孕妇分为轻度患者组(A组)与重度患者组(B组)。根据孕妇疾病发作时间,将患者分为早期患者组(C组)与晚期患者组(D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A组与B组、C组
期刊
目的研究晚期肺腺癌患者EGFR基因检测结果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对53例晚期肺腺癌患者的石蜡组织标本或血清标本,采用高通量基因检测技术,统计分析基因突变情况及其与临床的相关性。结果53例肺腺癌患者中,检测到EGFR基因突变25例,其中18exon突变0例,19exon突变13例(52.0%),20exon突变1例(4.0%),21exon突变11例(44.0%);女性患者突变11例,突变率为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