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整合的思考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q_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要适时、适当、适量,才适宜。忌“哗众取宠”、“本末倒置”、“信息一言堂”,这需要广大一线教师在整合过程中充分正视“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工具”作用,需要广大教师充分将传统教学御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使二者优势“强强联手”,才能给学生一个热情、充实、有收获的课堂,才能既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优化数学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数学课程 整合 作用 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2(c)-0132-01
  
  数学是一门科学,它集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创造性与想象力于一身,高度抽象的概念,科学简洁的语言,严谨的逻辑体系,深刻的数学思想方法,都使它对学生而言成为“难学”的学科,对教师而言,它也成为“难教”的学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功能于一体,不受时空限制,直观、形象、生动,有较强的感染力,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具有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1 激发兴趣,提高积极性
  合理运用多媒体,强化感知,促进知识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数学概念舍弃了具体形象的支撑而升华为抽象的文字,学生不易接受,在教学时,可充分利用多媒体使学生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轻松而高效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学生借助具体形象进行思维,使数学问题更加形象生动,更加贴近于生产生活实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重新建构,能有效地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完成实践—— 认识—— 再实践—— 再认识的过程。
  
  2 增大容量,提高效率
  课前将包括板书、绘图等所有的内容编排就绪,课上只要在适当的时间展现给学生即可,可以大大节省时间,可以加大课堂容量,增加随堂练习机会,使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得到及时反馈,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而对于一些难理解的过程,学生还可以反复操作,抓住重点,突出难点,从而得到正确结论。不仅如此,它更能使过去难以实现的教学设计变为现实,由于现实问题往往涉及复杂数据,过去因条件限制不能达成,而现在借助于信息技术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可让学生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使研究性学习落到实处。
  
  3 助于备课,提高业务水平
  网络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教学资源,为开展教学活动开辟了一条捷径,只要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下载,即可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大大节省了备课时间。远程教育网的建立,给教育工作者创建了一个庞大的交流空间,各地各级的优秀教师在这里云集,我们可以学习他们新的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实践证明,经常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用于课堂教学的教师,他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总是走在最前列的。另外,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用于教学课堂,这样更能提高教师自身的计算机使用技能。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有效地互补优势,提高教学效益,但是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3.1 目标定位不准,“哗众取宠”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最终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和信息素养,不能只是突出形式上的多样化。但在实际教学中,多数教师只突出了信息技术的优势,而忽略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实现,将各类文字、图像、动画、声音、影片等一股脑地加进去,结果使得学生的注意力大量分散,使得整节课热热闹闹而教学内容主次不分,教学目标不明确,整节课也以失败告终。
  3.2 学生主体性不强“牵线木偶”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应真正做到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这样,才能在学习中体验、感悟、发展,而这种活动是出于学生自身的需要,是积极主动的,而不是被动无耐的。现在有些多媒体只是充当了“幻灯机”和“电子黑板”,教师成了操作员和讲解员,教学以演示为中心,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缺失了师生互动过程.教师只顾展示课件,匆忙追赶进度;偏重视觉华美,技术流于形式;忽视分析启发,无暇顾及学生,形成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注入式教学”,更易形成教师“频频点击”,学生“步步紧跟”、“气喘吁吁”,“丧失信心”的局面。
  3.3 活动性差“热眼旁观”
  数学教学应该让学生做数学。教学中学生更喜欢听故事、做游戏、做实验、搞课题研究以及上网查资料、上机操练等形式。现实是学生在下边心痒、手痒,却又只能两眼直视“大屏幕”,进行过程浏览,不能做到“亲历亲为”,当然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教学只有根据学科特点、学习内容特点、从学习规律出发,采取多种形式、方法,适时的采用多媒体,展开丰富的教学活动,才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收获。
  3.4 盲求课件,“本末倒置”
  数学学科要求: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学会应用,学会创新。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推崇“多媒体课件”,无一课不用。这种对课件的盲目使其放弃了深入研究教材,忽略了数学学科特点。简举一例,有位教师上“角的度量”,课前把“角的度量”的有关知识精心的制作在网页中,上课时基本照网页设计,单纯的介绍了有关角的度量的理论知识,而没有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怎样用量角器真正去量一个角的大小,课后有许多学生不能正确进行角的度量,因而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总之,课程整合中应倡导一种观念,引用台湾学者徐新逸教授的一段话:“信息科技可以是一个工具、一位助手,却不能取代教师的地位而成为教学的全部。”只要教师能抓住课程内容的重点,以最适当最有效的方式传达出来即可。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时,作为一线教师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整合,要适时、适当、适量,才适宜。信息技术的功能之于教学是一个“辅助”作用,是一种“工具”,整合过程中,其主体是课程,而非信息技术,其目的是创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创设主动学习情景,创设条件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信息技术,最终达到改善学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章剑卫.基于课程整合的新型信息技术课程模式.
  [2] 钟启泉.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3] 解月光.基于整合理念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模式.
其他文献
本文记述了危害林木的短肛棒(虫脩)属三个新种。模式标本存放于北京林业大学。自1985年以来,陕西省平利县,甘肃省崇信县先后发生几种竹节虫危害。它们不但为害多种林木,并能
摘 要:本文介绍了“职教新干线”这个新的互联网教学平台对电力电子技术教学和学习模式的影响。以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的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为例,探索如何利用教学平台使教与学的效率得到最大限度地提高,如何有效地整合网络教育资源使之与教学相融合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得出了以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为原型的专业性较强的工科类课程的互联网平台辅助教学一般规律和方法。  关键词:互联网 电力电子 课程  中图分类号:G45 文
<正> 国内研究或鉴定东南亚木材较早的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已发表的有陈嘉宝的《十二种柬埔寨重要工业木材的粗视特征及其物理力学性质》一文;1989年又编译
试验表明:刀片刃角β、刀片滑切角α、切割速度v及果柄直径d是影响果柄切割阻力P的主要切割参数。本文采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法,通过对油松果柄切割阻力进行的室内试验,建
<正> 三北防护林地带,食叶性害虫经常暴发,使用灭幼脲3号(简称灭幼脲)杀虫剂进行防治,取得了较好效果,为应用杀虫剂对生态环境的安全性提供依据,我们进行了油松林和杨树(小美
高职院校图书馆员需要对其职业的发展进行探讨和研究,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图书馆存在问题的思考,从而论述高职院校图书馆员需要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通过对职业生涯相关定义
建立高效、低耗的甜高粱可溶性糖提取方式条件,并分析糖的种类及比例.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对浸提率的影响.蒽酮法测定可溶性总糖含量,3,5-二硝基水杨
曝气压力对活性污泥工艺的运行效能具有较大影响,通过改变曝气压力,考察了活性污泥系统中硝化反硝化、生物除磷等过程的性能变化,论述了曝气压力变化对活性污泥脱氮除磷的强
本文阐述了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高职高专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作者对《养猪生产技术》这门课程改革和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提出了课程改革和建设的策略。为进一步促
介绍了通过TMS320F2812对NAND FLASH芯片进行控制的一种方式,并以K9K8G08U0B为例,通过C语言对其进行功能实现,针对NAND FLASH本身的结构特性导致操作复杂并存在固有坏块等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