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0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和总结198例肺癌患者进行手术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特点。结果 198例病人6例发生胸腔内出血,1例并发心房颤动,8例发生肺不张、肺部感染。结论 前做好心理护理,控制呼吸道感染,改善肺功能;術后加强病情观察和呼吸道护理,有效缓解患者伤口疼痛,及时发现处理术后并发症,能有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关键词:肺癌;围术手期;护理
  肺癌是指发生在支气管黏膜和肺泡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较高,占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男性。我科自2012年-2013年共收治198例肺癌病人,手术治疗仍是治疗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败的关键。现将护理的经验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198例,男148例,女50例,男女之比为2.96:1,年龄37-82岁。无症状体检发现病变者占21.42%,肿瘤部位:周围型82.26%,中心型17.64%。
  2 围手术期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 肺癌患者承受着精神与躯体的双重折磨,心理上处于极度脆弱的敏感状态。医护人员应多安慰和鼓励患者,给以精神上的支持,应做到热情而严谨,亲切而稳重,减轻患者的紧张与烦躁,使患者得到身心的休息。对于尚不知病情性质的患者,采用保护性医疗,向其说明病灶可以切除,疾病可以治愈,要求患者积极配合,争取手术成功;对于已经了解病情性质的患者,可适当介绍病情,向患者介绍成功案例,帮助患者重新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本组患者经过精心心理舒缓,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都有明显的改观。
  2.1.2 肺功能训练
  2.1.2.1指导深呼吸 深呼吸可使胸廓最大限度的扩张,促使肺最大限度的膨胀,增加肺活量。从患者住院开始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训练,练习坐位胸式深呼吸及卧位腹式深呼吸,每日2~3次,每次10min。
  2.1.2.2呼吸训练器手术前进行呼吸功能的锻炼,可增加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危险,为不能耐受手术的部分患者提供手术的机会。帮助病人在手术后恢复正常呼吸。通过仪器上的刻度可以知道病人的恢复情况,病人在做手术前先进行测试,记住手术前能够达到一次性吸气量,在手术后,再利用该仪器进行恢复训练。每次训练15分钟,每天3到5次,患者如能使三球都升起到顶部,则表示肺活量接近正常。此法简便易行,可使肺充分膨胀,增加肺活量及最大通气量,改善肺功能。
  2.2 术后护理
  2.2.1 早期活动 早期活动可预防坠积性肺炎及静脉血栓形成,从而预防肺动脉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术后第1天鼓励患者进行床上活动,活动手脚,指导呼吸功能训练,术后3-5d后胸腔引流管拔除即鼓励其下床活动,以促进早期康复。
  2.2.2 胸腔引流管的观察和护理 肺癌术后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目的是排除胸内积气积液,促使余肺复张。对下肺切除的患者,常规放置下胸腔引流管;对上肺切除的患者,常规放置上下引流管各1根,分别引流积气和积液;对全肺切除的患者,放置1根引流管,遵医嘱予夹闭,必要时开放排液调节胸腔内压力。胸腔引流管要特别注意引流系统的密闭性,并保持引流通畅。一般水封瓶内水柱上下波动表明引流系统功能良好,波动范围一般在20cm内,若波动过大,超过30cm,要警惕肺不张。术后早期水柱波动停止要注意引流管是否阻塞或受压,而术后2~3d随着余肺的复张,水柱波动逐渐停止,则属正常情况,经胸片证实后可考虑拔管,原则上先拔下管,观察24h再拔上管。
  2.3 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2.3.1胸腔内出血多发生于术后24小时内,系术中止血不彻底或者结扎血管的缝线脱落所致,是肺癌术后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术后24小时内严密观察引流液量、性质及颜色。如果引流量每小时为200ml而且超过3小时,颜色为鲜红色,易凝固,温度接近人体正常体温,经严密观察没有减少的趋势,病人血压下降、面色苍白、烦躁不安、脉搏细速应考虑有胸腔内活动性出血,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现阶段病人病情的情况,下一步将可能进行的治疗,缓解患者及家属紧张情绪。患者避免剧烈活动;遵医嘱予苏灵1ku+0.9%NS10ml进行im、iv,予急查血常规、出凝血常规、生化组合。必要时做好配血、遵医嘱予输血浆、红细胞。3例患者经上述治疗无效,予再次剖胸探查止血治疗。
  2.3.2肺不张、肺部感染 为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多见于年老体弱或术前已有呼吸道感染者,术后呼吸道分泌物增加,不能有效咳嗽排痰而导致肺部感染,痰液阻塞支气管时还会引起肺不张,较大范围的肺不张可引起呼吸衰竭,应遵医嘱予氧气雾化吸入,并及时协助患者进行有效咳嗽排痰,必要时纤支镜吸痰。本组病人中发生肺不张、肺炎8例,经加强呼吸道护理,协助咳嗽、排痰、指导进行有效的呼吸功能训练,遵医嘱合理选用有效抗生素,患者如期康复出院。
  2.3.3心房颤动由于术后低氧血症、手术切口疼痛患者不愿咳嗽及深呼吸,无法自主排痰导致术后肺不张、肺炎等并发症,从而增加了术后房颤的发生。本组患者发生房颤1例。术前充分评估:患者是否有吸烟史、合并肺部感染、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量、手术后切口疼痛程度、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度,术前指导患者正确的掌握有效腹式深呼吸、咳嗽、排痰、呼吸功能训练的方法,有利于患者术后进行排痰、肺功能锻炼,对于有危险因素的患者准备好房颤治疗急救药品、物品。由于房颤多发生术后2-3天内,术后应延长心电监护时间至术后3-4天,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心电监护的参数,及时发现并处理低氧症状,在监护过程中注意选择P波清楚QRS波较大的导联观察,因在房性早搏或者房颤发生前常有室上性过速,及时处理好室上心动过速,可终止房颤发生。有效镇痛、缓解切口疼痛,可改善肺功能,减轻患者术后的应激反应,降低交感神经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房颤的发生。
  结论
  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控制呼吸道感染,改善肺功能;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和呼吸道护理,有效缓解患者伤口疼痛,及时发现处理术后并发症,能有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王跃主编.外科护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8.
  [2]程剑.肺癌围手术期的护理[J].医疗装备,2005,18(9):44
  [3]邹卫.普胸外科围手术期处理[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86;14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探讨住院疟疾患者的护理需求和最佳护理措施。方法:在住院期间,理用合理的心理护理、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及时满足患者的生理心理需要,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痛苦。结果:我院23例疟疾患者经6—13天的治疗护理,21例患者得以根治。结论:对疟疾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诊治处理,促进疾病康复,提高根治率。  关键词:疟疾;护理  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对置胸腔闭式引流患者的整体护理效果 方法 对我院2012.10---2012.12期间的30例应用胸引瓶患者进行密切的临床观察与护理。结果 30例患者中痊愈16例(66.67%),好转10例(22.22%),死亡4例(9.52%)。结论 做好胸腔闭式引流的观察和护理至关重要  关键词: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措施  一、临床资料  我科于2012年9月至2012年12月收治胸外科患者3
期刊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建立和开放的严重后果,是门静脉高压患者最主要的并发症及死因【1】,而且治愈后易复发【2】。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两种疾病并存可以使疾病变得更加复杂,使患者康复难度大大增加,因此,控制血糖及控制出血对疾病预后同样重要,我院消化内分泌科于09-15收治1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通过心理、止血扩容、血糖监测、药物降糖等全方位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宫颈癌患者的体会。方法:在围手术期主要加强心理护理,术前的阴道、肠道准备,新辅助化疗的护理,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引流管和尿管的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结果:32例宫颈癌患者积极配合术前检查,术前及术后治疗和护理,术后未发生并发症,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在护理中加强心理护理,要有耐心和同情心,认真配合做好术前准备,术后的护理观察,及时处理不适症状,进行健康教育,从而提高治疗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无痛胃肠镜治疗消化内科疾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96例消化内科进行无痛胃镜治疗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8例。观察组首先进行麻醉镇痛,后给予胃肠镜治疗;对照组直接采用胃肠镜检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发现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术前静脉注射麻醉药(2mg/kg丙泊酚,0.3mg/k
期刊
摘要:通过对217例老年股骨颈粗隆间骨折病人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实践,探讨了占老年骨折44%的这类病人的护理方案,避免了卧床并发症,协助病人安全度过治疗期进入康复期。  关键词:骨折;护理;老年人;应激情绪;被抛弃感;自家膀胱冲洗  1.临床资料  1.1观察3年病例,收治创伤病人2240例,60岁以上病例226例,股骨颈粗隆间骨折病人217例,占老年病例的44%,占同期同类骨折病人146例的81%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膀胱痉挛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1月一12月住院期间126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术后48例发生膀胱痉挛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护理干预方法.结果:48例出现膀胱痉挛,其主要原因有:患者精神因素、术后创面出血、组织脱落致引流管堵塞、引流管刺激、冲洗液的温度过低、腹压增高、尿路感染等。结论:TURP术后易出现膀胱痉挛症状,使患
期刊
近年来,经皮穿肝胆管引流术(PTCD)成为临床上缓解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有效的姑息治疗。可以有效引流胆汁,缓解症状,但由于手术风险大,病人术后需带引流管。PTCD术后护理就尤为重要,我科室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共收治10例,行PTCD后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我科室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10例患者,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65~88岁,平均68.5岁,术前经B超、CT、MRCT等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2年07月-2013年07月收治的98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对其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为日后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开展手术期护理工作提供临床经验。结果:本次试验中的98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经过有效的临床护理工作开展和实施后,所有患者痊愈出院。并且经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开展后,患者的一些高血压、冠心病、慢性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氧疗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搜集2013年4月—2014年5月我院接收的慢性呼吸衰竭74例患者,按照就诊日期单双号分为甲组和乙组。对甲组37例和乙组37例进行氧疗,并给予甲组常规护理,给予乙组综合护理。观察甲组和乙组的护理效果,并比较。结果:甲组护理有效率是81.08%,护理满意度是83.78%;乙组护理有效率是94.59%,护理满意度是97.30%。与甲组相比,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