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活》各思维主体专题复习

来源 :考试·高考文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治生活的主观题一般为限定条件型,我们在解答的过程中,一定要准确审定本题的思维主体,熟练掌握其知识体系,仔细审读材料以准确提取有效信息,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统一。为了提高广大考生的解题能力,本文特归纳出政治生活主观题中常见的思维主体,结合高考各种主观题题型,概括和总结出解答政治生活主观题的一般思维,以飨广大考生。
  一、公民
  构建知识体系: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的特点;2我国公民享有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履行政治性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3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4公民参与政治的重要内容——参与公共管理活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5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有序参与(具体要求、准绳)。
  【讲解典型题例】典例1:2014年5月1日,上海实施《上海市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办法》。王红同学居住的社区比较脏、乱,缺少对垃圾进行分类的设施,居民对此非常不满。王红在网上发帖,激烈批评政府有关部门对垃圾分类的措施不力,并鼓动居民到市政府门前游行。
  请运用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王红的做法。
  解析:解答此类试题,我们要找准本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运用相关知识对材料中的观点行为作辩证分析,既要指出合理性,又要指出不足之处。如本题考查公民如何参与政治生活,王红在行使监督权时没有负责地行使,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是无序政治参与的表现。
  参考答案:①公民依法享有监督权,但必须负责任地行使监督权。公民既要勇于使用监督权,又要运用合法的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②必须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渠道行使监督权,但行使监督权不得违反有关法律法规。③必须坚持有序的政治参与。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遵循法律、规则、程序的要求,确保有序的政治参与。④王红对政府的批评体现了公民的责任意识,但鼓动居民去市政府门前游行,这一做法是不合法的,没有负责任地行使监督权利,是无序政治参与的表现。
  二、政府
  构建知识体系:1我国政府的性质(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宗旨(为人民服务)和原则(对人民负责,具体要求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具体表现是政府为公民求助提供多种途径);2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公共服务)、公民处理好政府与公民的关系(了解政府的性质和职能,相信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支持政府的工作,寻求政府的帮助,监督政府的行为);3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意义、具体要求);政府的权力需要接受人民的监督(为什么要、监督的关键和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具体形式——政务公开)。
  【讲解典型题例】典例2:2014年5月7日,贵阳市云岩区栖霞小区1000多平方米的小广场上绿树成荫,到处是休闲乘凉的人群。据悉,2014年,云岩区将纵深推进“新型社区·温馨家园”创建工作,不断创新社会治理,全力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初步建立起2014年度“新型社区·温馨家园”社区公益事业项目库。
  运用有关政治生活的知识,结合材料分析政府如何增强社会公众的幸福感?
  解析:解答限制性主观题,我们可以根据所考查的知识点,回顾知识体系,列出要点;结合材料和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对要点进行取舍,确定本题的答案要点。此过程的关键在于审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如本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政府,我们可以列出要点:政府的性质、职能和原则;审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创新社会治理,发展社区公益事业,做好群众工作”,从而确定本题的答案要点;组织答案时,我们要注意先讲理论知识,后提出具体措施,做到有理有据。
  参考答案:①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要通过加强服务型政府,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人民实现幸福创造条件。②政府具有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为了提升人民幸福,政府要不断完善社会治理体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③政府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为了提升人民幸福,政府要努力发展经济,增加居民收入。④政府具有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为了提升人民幸福,政府要积极发展文化、体育等公共事业,提高人民的素质。
  三、中国共产党
  构建知识体系:1党的地位(我国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我国的执政党);2党的性质(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和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党的领导;5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5执政理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和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6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时隔多年,你终于回到故乡,这才发现你想念的不是这个地方,而是你的童年。——山姆·尤因
  如果打算爱一个人,你要想清楚,是否愿意为了她,放弃如上帝般自由的心,从此心甘情愿有了羁绊。——《了不起的盖茨比》
  【讲解典型题例】典例3:2014年5月23日,江苏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讨论通过《关于全面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此前,江苏省委广泛征求意见,特别是专门听取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开展专题论证,进行调查研究,反复讨论修改。
  运用我国政党制度相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所蕴含的政治生活道理。   解析:解答政治生活“体现”类试题,一要弄清材料中的行为主体属于哪个思维主体,结合设问所设定的知识点范围,列出该思维主体的知识体系;二要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确定本题的答案要点。如本题材料的行为主体是江苏省委,属于党;根据知识点范围“我国政党制度”和材料有效信息,对党的知识点进行取舍,最终确定答案要点。
  参考答案: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共江苏省委研究全面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问题并作出意见。②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江苏省委广泛征求意见,开展专题论证,进行调查研究,反复讨论修改。③我国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江苏省委专门听取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
  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协
  构建知识体系:1人民——人大代表——人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人大(地位——国家权力机关;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决定权;构成——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常设机关——常委会,行使人大的部分职权)(2)人大代表(地位——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产生方式——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普遍采用差额选举;权利——提案权、审议权、表决权和质询权;义务——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密切联系群众,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表现在人大与人民的关系、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2政协:(1)性质: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是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2)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讲解典型题例】典例4:随着“雾霾”等恶劣天气与社会大众的接触越来越“亲密”和频繁,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举国关注的社会问题。2014年全国“两会”上,环境问题再次受到代表、委员们的广泛关注,在人大代表提出的468件议案中,有54件议案交由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审议,此外还有596件政协提案与污染防治、生态建设相关。有人认为,只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共同行使国家权力,才能切实有效地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解答评析类试题,一要对设问中的观点进行分层,明确其中心意思,如本题设问有两层意思: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共同行使国家权力;切实有效地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只需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努力。二要对每层的观点进行判断和分析,这是一个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并说明理由的思维过程。对于第一层的评析:由于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和政协的性质决定了人大代表可以行使国家权力,而政协委员不能行使国家权力;对于第二层的评析:要切实有效地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还需要:党委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公民有序地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
  参考答案:①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人民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政协委员不能行使国家权力,需要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②有效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还需要加强党的领导和政府的管理与服务,切实提升国家治理能力。③我国,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有效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还需要公民发挥主人翁意识,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五、国际问题
  构建知识体系:1主权国家(构成要素——主权、领土、政权和人口;权利——独立权、平等权、管辖权、自卫权;义务——不侵犯他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2联合国(地位——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宗旨——维护和平与安全,促进合作与发展;积极作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实行人道主义救援;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地位: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作用:中国一贯遵循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照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中国在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3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4我国坚定地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维护国家利益就是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正当的、正义的)。5当今时代背景:(1)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2)当前国际竞争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较量。6我国的外交政策:(1)决定因素: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2)主要内容: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讲解典型题例】典例5:2014年5月20日,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在上海开幕。习近平指出:“亲望亲好、邻望邻好”。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与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践行亲、诚、惠、容理念,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亚洲国家。
  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与邻为伴”的原因。
  解析:解答原因类主观题,我们一定要根据知识点体系,针对设问中的主体、客体和关键词,从原因和意义两个角度进行发散性思维。如本题,我们根据设问中主体—中国,体现了我国的外交政策;根据“与邻为善、与邻为伴”,体现了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善”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伴”有利于促进世界多极化。
  参考答案: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与邻为伴,符合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共同利益,有利于促进地区稳定和共同繁荣。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与邻为伴,顺应了双方求和平、促发展的共同愿望,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推动世界极化发展。③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本准则,推动周边外交工作的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了多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随着疫情的蔓延,我国其他地区及境外也相继发现了此类病例[1]。为全力遏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蔓延,坚决
党的十八大一致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随着国际形势的改变,我国的海上保障任务进一步加强。军事斗争准备的重点已经从陆上转移到了海上,海上移动医疗保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受现代战争作战模式和新式武器的影响,
目的了解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健康状况,为做好新时期航卫保障提供依据。方法统计分析2009-2019年1028名入院疗养的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的疗养资料,编制10年间高性能战斗机飞行
目的了解岛礁和舰艇官兵的常见病发生情况,为海军部队常见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某岛礁和舰艇部队官兵分别下发调查问卷,将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工作时长、饮食习惯等设
摘要: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势、新变化和新特点,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及其教育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将网络资讯手段、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有效载体运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去,积极探索切实有效的实施路径,从而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贴近学生的多元化需求,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载体;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
目的了解军事潜水员眼科疾病的分布情况及危险因素,为开展针对性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08-2016年在某疗养院疗养与体检的1 864人军事潜水员健康档案,采用描述性统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皮肤粉刺、丘疹和脓疱为主要临床特征,严重时可伴有结节、囊肿和瘢痕形成。一般认为,痤疮的形成与体内雄性激素分泌过多、痤疮丙酸杆菌
农村经济的发展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系统工程,不仅要重视研究经济因素,而且需要作出更大的努力,从多层次、多方向研究"非经济"因素,这些非经济因素对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深
【正】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可能都有同感,很害怕上习作指导课,习作类的赛课更是畏惧。学生基础不清楚,上什么?怎么上?怎样才能让学生学会写,而且是有话可写,这些问题常常困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