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燕丽 卅年磨一剑

来源 :中国纺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dda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中国纺织工业面临着要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转变的任务。毛纺工业作为纺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今后发展中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毛纺业发展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里我国毛纺工业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一条道路?未来又将如何?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国毛纺协会理事长彭燕丽。
  
  从粗放到集约
  
  从世界角度看,二战前,英国、法国、美国、德国等都是毛纺工业发达的国家,但随着20世纪70年代起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毛纺企业由传统劳动力密集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发展,到上世纪末除意大利外毛纺业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国家,毛纺业开始出现萎缩、下滑。
  彭燕丽介绍,在我国,最早的毛纺织厂建立于1876年,全部设备由德国引进,早期发展缓慢,以粗纺厂为主,20世纪30年代才引进了精纺设备。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候,我国只有13万锭毛纺设备,90%集中在东部沿海。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毛纺工业得到很大发展。
  1980年,我国毛纺设备已经达到了60万锭,大部分采用了我国自行制造的全套毛纺织染设备,在新疆、内蒙、西藏和其他地区建立了新厂,改变了毛纺布局不合理和设备落后的局面。在原料的使用上,由于大力培育和改良羊种,改良羊毛产量已经占到全国羊毛产量的50%左右。毛纺工业使用的国产羊毛占羊毛原料的80%,化学纤维占毛纺原料的43%,我国特有的山羊绒也得到了合理的使用,从以出口原料为主到开始加工成羊绒衫等制品。
  彭燕丽表示,在改革开放后我国兴起了西服热,这对毛纺业来说起到很好的拉动作用,同时由于畜牧业的发展,主要是毛用羊养殖业的发展,还有纺织机械技术的进步,这一切使我国毛纺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80年毛纺设备是60万锭,1985年是139万锭,1990年发展到266万锭,1996年是408万锭,产能扩充速度很快,到90年代中期达到一个相对顶峰时期,但对比国外发达国家,还处于低水平、粗放型的生产状况。
  从90年代中期起发展至今,我国毛纺业取得很大进步,装备水平大大提升:产品质量上,不断改善织物外观和组织规格,改进产品的实物质量;品种上,从素色到花色,从机织到针织,从生活用品到工业用品各类产品品种齐全;在生产设备上,大量引进国际一流毛纺设备。毛纺产品已远销欧美、日本、东南亚、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市场有一定影响,毛纺产品品种、数量、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产品远销海外,是出口创汇的重要商品。
  
  一次划时代的记忆
  
  改革开放后经过10多年的高速发展,在进入90年代后,我国的纺织工业一度出现了低水平重复建设和过快增长的局面,造成生产能力过剩,种种原因导致不少纺织企业出现经营上的困难,从1993年开始,我国纺织行业出现一定程度的亏损。1997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在纺织行业实施“压锭、减人、增效、重组”的重大举措。1998年初,在上海敲响了全国纺织“压锭”的第一锤,短短几年间,纺织企业淘汰了数百万锭陈旧落后设备,由此中国纺织工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彭燕丽回忆说,那一次震动行业的压锭决定,其实最先起因跟一个毛纺企业有很大关联,这个企业就是内蒙赤峰第二毛纺织厂。当时赤峰二毛作为一个困难国有企业,资不抵债,国务院朱,基总理针对此事亲自到赤峰调研。
  据有关资料,赤峰二毛在上世纪80年代初建厂,时为亚洲规模最大的毛纺联合企业。在赤峰市内,每6个工人中就有1个在第二毛纺织厂就业。该厂是赤峰市经济的一根支柱,上到市长下到普通市民都很重视。但因种种原因,该厂在三年时间里累计亏损达到8300万元。经过有关方面多次研究,认为企业滑坡原因在于设备老化,近一半设备属于压锭之列。朱镕基总理在考察赤峰二毛后指示:二毛可以搞破产,要以“壮士断腕”精神搞活国有企业。1998年12月29日,朱镕基、吴邦国、温家宝几位国家领导经审定后最终特批赤峰二毛申请破产的紧急报告。
  同时,在朱镕基总理的关怀下,被业界称为“破冰之旅”的赤峰二毛进行了重组。最终大型纺织企业上海华源集团选择了它,共同组建了赤峰华源毛业有限公司。
  
  新时期的成就
  
  彭燕丽介绍,在经历过90年代的“压锭”后,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发展,我国毛纺工业加大了结构调整的步伐。在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下,毛纺工业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企业经营机制进一步转变,行业技术进步步伐明显加快,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生产连年增长,经济运行质量得到改善,效益稳步提高。
  进入新时期以来,毛纺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2004年江苏、浙江、山东、广东、上海、河北六省市拥有的毛纺锭数量占全国毛纺锭总量的比重达到84%,同时资源的使用效率也得到提高。
  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国有经济比重进一步减少,大多数国有企业已经改制和重组,实现了资本结构的多元化,非国有经济成为毛纺行业企业所有制结构的主体。
  技术进步推进了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2001年至2005年,毛纺织行业、毛针织行业更新改造投资分别为170亿元和30亿元,大规模的技改使得全行业的装备水平提高很快。来自海外的投资在带来先进设备的同时,也带来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作用巨大。
  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毛纺产品出口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在初级加工产品上,国内已逐渐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装备水平一流的毛条生产企业,羊毛初级产品的进口数量大大下降,而出口数量大大增加,2005年毛条进出口贸易由逆差转为顺差。面料特别是精纺面料是毛纺工业技术进步最快的领域,面料生产不论是品种开发还是加工质量都有很大提高,在2004年面料出口数量首次突破1亿米,而且出口数量超过了进口数量,首次实现了贸易顺差,这在我国毛纺工业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为进军世界高档面料市场奠定了良好基础。
  
  未来的挑战
  
  改革开放后,毛纺工业的发展成就毋庸置疑。但是,当前我国毛纺工业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国外毛纺先进水平主要表现为产品齐全、品种繁多、原料利用广泛。国内毛纺工业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差距在于毛纺设备的自动化、连续化程度还不高,机台单产和劳动生产率低,部分国产原料的质量还不能满足生产的要求,呢绒产品质量因后整理技术水平较低,与意、日、德等国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这些都是今后我们需要改进的地方。
  资料表明,全球纺织品的发展,已经打破了棉、毛、丝、麻等纤维的界限,特别是原料应用的互相渗透。加上仿真、差别化、功能化等新型化纤的开发,推动了毛纺产品原料的多元化。要合理利用有限的羊毛及羊绒、兔毛、牦牛毛、驼绒等特种动物纤维,合理应用差别化化纤等新原料,开发符合市场潮流的产品。特别要充分发挥我国盛产羊绒、兔毛、牦牛毛、驼绒等特种动物纤维及丝、麻等天然纤维的优势开发新产品。
  今后,行业要鼓励企业提高研发投入,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
其他文献
蔡维娜 译    43岁的他,即是决策者又是创新者,凭着其知识的专业性涉足不同领域(产品设计,室内设计及摄影)。19岁时,在东京他已经在时装设计方面任教了。从他回到巴黎后,帕克一拉邦纳(paco rabanne)先生聘他为自己的助手,随后又为姬龙雪(Guy Laroche)先生工作。从此他在巴黎高级时装业的事业也开始起步。之后各种合作机会也随之而来:李奥纳多(Leonard),克罗埃(Chlo é
期刊
10月30日,酝酿已久的“丝路缀纬大讲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办。这是一个行业高端企业与高端人士发挥独特影响力的舞台。论坛夫密度地上演了诸多精彩对话,通过思维的立体和多元碰撞,将科技贡献率和品牌贡献率这一行业的时代话题,清晰地还原到企业的现身说法中,于悄然间在业内完成经验的借鉴,并就未来的价值提升之路做着共同的思考,昭示了行业的时代流向。  论坛的运作模式之新,表现手法之广,话题探讨之深、之活
期刊
在河南裤业响彻大江南北之时,我们曾在2008年高度关注过陈勇斌和他的梦舒雅,事实上,走进河南,走进郑州你会发现,这里并非梦舒雅一枝独秀,也并非陈勇斌独领风骚。这里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智慧、激情、勇气,看到的是一种生生不息的力量,是他们共同扛起了河南裤业的太旗。他们是这样的一个裤业群体,他们几乎全部完成了最初的原始积累,一旦引入品牌的运行机制,能把他们沉淀已久的文化底蕴
期刊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纺织行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成就,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纺织产业集群,它的发展和产业升级已成为全行业产业提升的重要基础,成为我国纺织工业重要的组成部门。    “纺织产业集群的兴起,是中国市场化改革推动下生产要素跨地区市场配置、城镇化加快、区域经济活力增强、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以及大量小企业进入行业的必然产物。”陈树津介绍说。经过多年的市场调整,我国纺织产业集群分布全国各地,
期刊
策划:蒋 蕾 居新宇  执行:潘钦栋、徐 寰、孟雅丽 梁 龙、肖 琳、李谦锋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这30年,缔造了一个“中国式”的发展奇迹,世人为之惊讶。  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过程的纺织服装业也不例外,在这轮改革开放中取得辉煌成就,我国成为了世界最大的纺织工业生产国,也是世界最大的纺织产品出口国。每个纺织人都在这30年的改革大潮中,感受着时代带来的变化和冲击,分享国家繁荣、行业进
期刊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源于西方。在国内,这个概念形成的时间并不长,但却拥有越来越多的关注度,它越来越成为当今企业参与国际贸易和竞争的门槛。    如今,企业的管理和经营活动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衡量一个企业的发展,也从最初的实力、创新,上升到企业的社会责任。一个没有社会责任企业,便得不到投资者、消费者的投资和信任,发展无从说起。企业的社会责任,已成为衡量企业发展的重要标志,面对如此情形,我们纺织
期刊
不久前,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杜钰洲会长在接受采访中认为,改革开放30年给中国市场经济带来的深刻变化,在纺织服装业得到了生动、完整的体现。回望这30年的成绩可以这样概括: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衣着最大的消费国,成为纺织工业最大的生产国,成为最大的纺织产品出口国。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从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使国家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胡锦涛主席在2008年的新年
期刊
梅自强院士毕生致力于我国纺织工程技术方面的开发研究,他见证了我国半个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棉纺织科技发展和企业技术改造的全过程。    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三十年来,我国纺织工业取得很大成就,全行业纤维加工总量1978是276万吨,2007年达到3500万吨,增长了12倍。我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已占世界总量的40%。我国化纤产量从1978年的28.5万吨增长到2007年2389万吨,目前已占全世
期刊
“针织从最初单纯的服装用品,已经逐渐在各个方面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中国针织协会理事长杨世滨说。针织行业迅猛发展,是纺织业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而其产品T恤、内衣、袜子等也多姿多彩地装饰着我们的生活的各个角落,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    在五光十色针织品漫天飞舞的今天,有谁还能记得当初“老三衫”、“前进袜”等诸多历史名词,而这一路程我们走了30年,为此我们采访了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理事长杨世滨,
期刊
家纺产业由单一的产品生产正向跨行业、跨地区的“大家纺”模式迈进;家纺企业正在由生产导向型逐步向消费导向型转变,加大了对终端渠道,对消费者的影响;家纺品牌化发展氛围日愈浓厚,众多成长中的家纺企业纷纷开始实施品牌化战略。    家纺行业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也有一个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家用纺织行业发展迅猛,随着国内扩大内需启动消费的经济政策,特别是住宅消费,旅游消费的增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