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在小学品德课中的设计和运用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my78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体验”为核心把教育目标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重视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体验科学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人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为此,我在开展品德课程实验时,着力探索体验式教学的设计和运用。
  一、调查式体验
  新课程的小学品德教材,综合性的内容越来越多,对学生资料搜集的要求相当高。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因此,课前调查体验这一教学环节逐渐成为品德教学有效实施的必要前提,内容设计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本课的学习与掌握。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同阶段学生个人能力的差异,决定了教师在设计内容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内容的层次性。面对低年级的学生,设计的内容要简单、具体、明确。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高和各方面能力的增强,设计的内容相对来说要比较复杂、概括,这样才能给高年级的学生有更多的空间发挥他们的能力。如在《我长大了》一课中,由于三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可以让学生搜集能证明自己长大的证据,比如小衣服、相片、玩具等等,这些资料比较简单、直观,对于三年级的学生难度不大。在《交通带来的问题》一课中,面对四年級的学生,可以让学生调查体验的内容有一定的深度,学生可以调查研究交通带来了哪些问题?进而根据这些问题,提出建议和改进的方法等。学生调查体验的目的是为了唤醒学生的生活积累,为学生的课上活动、体验做好准备,使学生能顺利地进入本课的学习。总之,教师在设计课前调查体验的内容时,要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出既目的明确,又有难易程度的变化,同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突出活动体验,只有这样,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能力都得到发展。
  二、情景式体验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注意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事物的兴趣,同时孩子的兴趣又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非常容易转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创设情境,使学生进入所创设的特定氛围中,激起情感体验,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触动自己的情感之弦。如我在教学《画自己的表情》时,把一面镜子摆在讲台上,说:“这面镜子会像白雪公主里的魔镜一样告诉我们世界上最美的人是谁。先请一组同学上台照镜子,告诉大家你看到世界上最美的人是谁。”学生照了镜子,不好意思地说自己。我说:“别不好意思,记住这句话:微笑是人类最美的语言。”学生齐读这句话后,我说:“同学们,拿出你带来的镜子微笑着照一照,看看世界上最美的人。”全班学生迫不及待地欣赏起自己甜美的微笑。通过创设有趣情境,既充分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又能激起学生参与学习体验的热情。
  三、表演式体验
  小学生有强烈的表演欲望。课堂教学要设计现场体验活动,让学生得到充分的体验,帮助他们逐步形成在表演中发现道理与道德意义的敏感性与能力,从而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如教学《心中有阳光》时,我提议:“同学们有哪些特长?你最拿手的是什么?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黄金广告——亮出我自己”的表演,请大家设计一段广告来推荐你自己,特别要推荐大家还不知道的一些方面哦!” 先让学生分组说一说、演一演。我在各小组中听一听,看一看,适当参与活动。然后请学生上台推荐、展示自己。我鼓动大家:“谁对自己有信心,我们就把掌声送给他,好吗?”活动中,教室里掌声四起,热闹非凡,有甜美的独唱,有优美的舞蹈,甚至有精湛的武术表演——猴拳、蛇拳、鹰爪……课堂充满生气与乐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培养了学生道德敏感性、。
  四、操练式体验
  操练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切入主体性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在“试一试、做一做、画一画”等活动中,获得最直接的体验。如教学《我们小学生要这样做》时,为了实现“能在大人的督促下,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劳动和生活的习惯。”这一教学目标,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活动。首先,请平时做得特别好的小组长示范劳动(擦黑板、擦桌子、扫地、倒垃圾、摆桌椅);接着,请学生看书本纠正错误的劳动方法;然后,老师再示范标准的劳动方法,请平时最不会劳动的几个同学跟着老师做一做;最后,在班级里进行“劳动小能手”的评比。没有絮絮叨叨的说教,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讲,讲得再多也是云里雾里,操练式活动设计,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获得最直接的体验和技能。
  五、探究式体验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在品德课教学中要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必须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探究学习,让学生自己在探究过程中通过体验找寻自己的答案,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中充分体会到做学习主人的快乐。如教学《巧手剪秋天》一课时,我让学生制作秋天的图画,用聪明的小脑瓜、灵巧的双手去设计心中向往的秋景。我让学生分组进行,他们拿出自己课前准备好的材料、工具分组活动,有的用树叶粘贴画,有的用橡皮泥捏果实,有的用彩笔画秋天等,学生有了自由活动和展示自己的机会,处于主动实践、积极思考的探索状态。通过让他们在探究过程中去感受、去发现、去评价,从而不断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逐步发展体验学习的能力,最终让每一位学生都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六、拓展式体验
  陶行知先生认为:幼年人不是孤立的,他是环境当中的一个人,学校的教育任务就在于把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密切地联系起来,还需要通过各种活动加以巩固,深化。小学品德课是一门融思想品德教育和社会基础知识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为此,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社会服务等活动,让学生走出学校这个小课堂,走进社会这个大课堂,体验现实生活。如教学《我的家乡变了样》时,我组织班内的小小摄影师,去走一走,看一看,拍一拍家乡的新貌。当照片展示出来后,学生惊喜地发现,家乡是多么美丽。这样的生活体验,学生情感被激活了,爱家乡、爱祖国之情油然而生。实践证明,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进行社会考察活动,使学生用身体去经历,用心灵去感悟,不仅有利于学生内化道德认识,增强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激发了学生的生命活力,促进了学生的自我发展。
  责任编辑 邱 丽
其他文献
综观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合作学习的运用好似遍地开花,成了课堂教学改革的“风向标”,合作学习的运用为我们的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克隆”别人的做法,不在具体操作上做文章,那么这样的合作学习往往是收效甚微,事与愿违,只是形式而已。学生只有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进行合作学习与交流,才能有效地完成各种探究活动,达到教学的目的。  一、优化合作学习的對象  合作学习实现了学生作为主体的共同
摘要:本文以蒸馏实验为例,从素材制作到实验目的、原理的展现,再到实验装置的Flash自组装练习及后期调试,详细讲解了运用Flash软件制作仿真实验的过程。旨在于让非计算机专业的中学化学老师尽快掌握运用Flash软件,服务于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使学生方便、快捷地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正确安装实验装置,掌握实验步骤,预判实验现象,并激发其浓厚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Flash;仿真实验;蒸馏  伴随信息技
什么是幸福!有人认为幸福就是物质上的富有,虽然我不拥有富有的物质,但我感觉很幸福。我的幸福源自于我的精神世界,源自于我对教育的选择,源自于对宝安教育的选择,源自于对教师职业的选择,我的幸福便从选择开始。  一、青年时期的我在历练中成长,因为选择让我寻找了幸福  1991年我中师毕业后被分配到松岗比较偏僻的农村小学——塘下涌小学,学校只有10位老师,约200名学生,学校安排我任四至六年级英语、四年级
一、分层方法  每个学生按照中考总分分班,每个人都有固定的行政班;然后再按照数学成绩将学生分为A、B两层,进行走班教学,只上数学课走班,上完数学课回到行政班上别的课。每个任课教师任教两个层,B班是成绩好的学生,从管理的角度,这部分学生分多一些,占到60% ,A班是成绩低的学生,人数少一些,有利于班级课堂纪律的保证和教师对A班学生的关注度。在分班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和家长的意愿,听取教师、学生和家长
《安徽省散装水泥管理办法》颁布13年以来,安徽省散装水泥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全省水泥散装量由1996年的168万吨提升至2008年的28502万吨,水泥散装率由8.36%上升至48.18%。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