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生物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点做法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a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物化学是医学专业中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本文主要通过对教学方法的启发、临床的病例教学法、利用高科技的多媒体教学方法、以及根据对岗位的需求导向的方法四个角度考虑,探讨了在生物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在对医学专业学生在生物化学理论课程的学习和考试中出现的问题,找到解决的办法和突破点将理解记忆的能力提高,为了帮助学生学好这门课程提高学习质量,要在研究教学过程中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在其他课程的学习中提供有效的学习方法。根据研究探讨结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合理进行教学内容规划,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从而够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生物化学;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6-0081-01
  21世纪的今日越来越注重生命科学,生物化学作为生命科学重要的一个学科。在医学角度看是在对生物体内化学分子与反应的基础生命学的研究,在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现象的学科。它近几年的迅速发展使得作为医学院学生必要掌握的一门专业基础学科,理论及其技术等在临床医学的各个方面均有涉及。目前生物化学的学习内容都是比较抽象、繁杂、深奥又枯燥,还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生物化学的基础知识,学生在学习时往往会感觉到难度较大而且需要大量的背诵理解的知识内容,在大学课堂里医学专业的同学大多数还是靠大量的笔记来维持。生物化学的授课内容主要是从4大生物分子在细胞内进行的一系列化学变化,不但包括了化学内容,还更联系到更多的分子生物学和细胞学方面的知识,并要求把他们联系到一起冰鞋融会贯通。这对于学生们学习生化课变的更加困难。当前的教育角度来看就面临这将这原本枯燥的学科,做好生化课的教学,探究是生物化学教学的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成为了每一位医学教育工作者不得不认真探索的问题,得以满足学生需要使得获得最大的收获。对其进行深度探究,得出以下几点。
  1.启发式教学,最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启发式教学最大的优点就是把被动学习的传统学习方式引导成为主动学习,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的学习思维,依据发现问题并指出、问题的分析、解决问题的顺序思考问题,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主动性,而不是知识看一本书背一本书的纯学习。教师在课前进行提问,同学们自发找到答案分析原因。运用传统的学习方法过程中,学生在看书预习以及记忆知识点的时候一般通常只是从前往后逐字逐句看一遍,并不懂所讲的原理,答题时也不知道这道问题答案的依据是什么,大家都是死记硬背,考完试后往往早就忘记了。为把这一状况可以改善,教师最佳的教学手段就是在讲解这节课堂的重点前先将其改为问题并提出,通过提出的问题,问题最好是带有启发性的、考试中常考的问题,提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寻找答案。在课前进行提问不但有利于学生在课上进行章节的预习,在听课时会比较有清晰的思考思路,还会对知识内容产生一过性瞬时的记忆。在对问题进行分析时,还更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以及对记忆知识的考察,培养了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的过程,让学生掌握知识,再从其中找到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取得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有助于生物化学的学习质量有所提高。
  2.结合临床案例教学
  生物化学是一门与生命科学具有紧密关系的学科,在实践中进行知识点的讲授也是重要且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把更多在医学临床中所碰到的各种案例带到课堂上,结合实例增强课堂的活泼生动性,激发学生的感官、思维,使得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思维中生动形象的将知识点融入并加深了记忆。最重要是针对某一知识点进行实验的探究,使得学生亲自体验过程了解知识点所涵盖的内容及深度。由于以往的实验教学都是在教师的指引下一步一步的规范实验教学,留给学生自己思考的空间很小,为了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将生物化学的实验教学体系优化,在结合临床上的案例进行分析,更加利于学习生物化学的理论基础知识。
  3.多媒体教学法
  生物化学的知识的内容还具有复杂抽象且理论知识的枯燥乏味的弊端,它涵括的内容还比较广泛信息量大。因此利用高端的科技教学方法是提高生物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近些年多媒体教学的方法广泛使用且发展更新较快,已然成为了普遍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是可以将文字内容、图像以及声音多种元素结合在一起,将学习环境改善为声情并茂,把枯燥乏味又抽象难以理解的学习内容更加形象化,增加了生物化学教学的魅力,提高了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法最大的优点就是针对课本上最难理解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课件的设计使得更加生动易于理解。
  4.岗位需求导向法
  结合生物化学的发展方向,以及为了社会对于此专业人才的需求,我们要增强自身的素质和实践能力,缩短学校教育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差距,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独立工作的一线技术人员。首先在教学过程中组建一支教师团队,分别由企业中引进的教师以及单纯进行理论指导的教师两大队伍组成。再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重新优化精选,例如在教学课堂中依据各大企业的技术更新、设备工艺和方法,增加实验实用性和应用性。
  总结
  在进行生物化学教学时,要不断的充实和自主学习,将教学模式和方法与实际相结合,教师要认真做好各个方面的备课,把握好知识层次和逻辑关系并从学生的角度作为出发点,努力上好每一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结合以上几种模式,调动学升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学好这门课程,从而提高生物化学的教学质量,培养出顺应时代和市场要求的合格的医学人才。
  (作者单位:嘉应学院医学院)
  参考文献:
  [1]马艳玲;崔亚丽;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心得[J];南方医学教育;2010年03期
  [2]林鹏;《生物化学》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8年06期
  [3]黄刚,何凤田,李蓉芬.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6
  [4]温海霞,闫彬彬,张辉,等.循证医学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5,7
  [5]关亚群.多媒体技术在改进生物化学教学中的作用[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3,26
其他文献
遥感技术因其视野广阔、覆盖面积大,在地质灾害调查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渝怀铁路重庆段沿线500m范围内的影像进行遥感解译,共解译出地质灾害隐患140余处,为铁路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参考。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4-0154-01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角色也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教师不仅是国家课程的执行者和评价者,更是国家课程和课程文化的开发者和创新者。教师可以充分运用自己的课程智慧和专业素养,活化国家课程,创造性地执行国家课程,特别是将国家课程改造为符合自己学生实际的“生本课程”,信息技术“导学案”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诞生
大采高工作面开采强度大,采动影响剧烈,采动影响巷道维护困难,晋煤集团长平公司通过采用新型无机注浆材料,配合合理的注浆工艺和方法,对留巷复用巷道进行注浆加固,有效的控制
根据十天高速公路A-CD23标C匝道桥第12~14跨现浇梁施工,对于受洪水影响,地形恶劣,施工交叉影响的现浇梁施工方案进行了总结,希望对类似工程项目提供借鉴。
摘 要:本文通过教学实践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科研方法,研究如何在运动处方实践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模式,从而改革课程实践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处方主要以案例和情境形式进行教学,符合任务活动中心的特点,在任务动机驱动下,学生能够主动跨学科运用知识,并以任务完成结果为反馈,逐步熟悉工作过程、完善职业技能。  关键词:任务驱动模式;运动处方;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R455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具有文化性和时代性的课程内容,积极开发各种形式的教学资料。英语报刊具有内容新颖,资料丰富等特点,可以有效的作为教学教材的重要补充。本文通过分析报刊阅读在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性,指出报刊阅读在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报刊阅读;初中英语;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7-0063-01  一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已进入人们的视野,对于早期的那些有线广播已经渐渐过时,无限广播系统运用的越来越广泛。无线广播系统更是促进了单片机的发展,以下我们就介绍无线广播
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7-0062-01  从教三十多年,一直在团场教英语,团场的学生英语基础薄弱,英语单词就像砖块,没有很强大的单词做后盾,无论怎样努力都是徒劳的。学生记忆单词的效率是英语教学的重要一环。学生在词汇量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主要是学生在识记单词的方法上存在着较大缺陷,大部分学生十分被动地去记单词,记住却很快忘记,由此失去了学习兴
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足球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由于受到以往体育教学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高校在进行足球教学的时候,过分的重视足球本身的技战术教学,而对思想道德教学和学
摘 要:针对四方金矿深部矿体品味低,矿体厚大,69线岩体破碎等开采技术条件,结合四方金矿矿山发展要求,对四方金矿1300 m标高以下矿体的采矿方法进行研究,对于矿山今后的持续快速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厚大矿体 崩落采矿法 地压管理  中图分类号:TD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3(b)-0036-02  近30年来,我国金属矿采矿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