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单纯腰椎椎间融合并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后即刻稳定性的比较

来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630767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椎间融合术按照手术入路主要有前路椎间融合术、后路椎间融合术和椎间孔入路椎问融合术.3种融合术术中切除的结构不同,融合器置入的部位不同,其腰椎即刻稳定性也存在差异.目的:比较前路椎间融合术、后路椎间融合术、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加用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后腰椎即刻稳定性的差异.设计:对比观察.材料:腰椎标本来自新鲜小牛15具.方法:模拟临床手术建立前路椎间融合术、后路椎间融合术、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3种椎间融合术模型,先将所有标本作为正常对照组进行测试,然后将标本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标本,制成单纯椎间融合组,分别采用3种椎间融合术测试后,在此基础上再附加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进行测试.主要观察指标:脊柱三维运动测试机上测试3种模型加用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前后腰椎生物力学特性的变化.结果:行3种单纯椎间融合后,腰椎的稳定性能明显下降,附加了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后,腰椎的各项稳定性指标均增强,包括扭转力学指标也得到了很大增强,有效增加了腰椎的刚度.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各项稳定性指标都明显优于其他两种方法,说明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的即刻稳定性能在3者中最有优势.后路椎间融合术的刚度明显强于前路椎间融合术,应变和应力也较前路椎间融合术有优势,但是其扭转稳定性却不如前路椎间融合术.结论:行单纯椎间融合术后,腰椎的稳定性较正常对照组均宵明显下降,在加用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后能有效地提高其稳定性能.在3种椎间融合术中,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的腰椎即刻稳定性能最优.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消化系统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的35例结直肠癌(CRC)、11例进展期胃癌(AGC)和3例其他消化系统肿瘤患者的
近年来,随着对急性胰腺炎(AP)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与细胞因子表达直接相关的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A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Burn-blast combined injury is caused by two injury factors--heat and blast, which inflict the body at the same time or in sequence. The incidence of the combine
目的:目前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神经功能评估标准是2000年美国脊髓损伤学会制定的ASIA标准.通过实践作者发现ASIA标准主要偏重于神经学检查的评估,对于植物神经功能如大小便功
目的 调查分析住院等待肝移植患者的死亡原因,为加强肝移植术前等待患者的管理提供方向和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07年6月住院等待肝移植手术期间死亡的63例患
干细胞龛是成体干细胞的集中存储部位,通过特定的细胞外基质和龛细胞提供特殊的微环境,对维持干细胞的高增殖力和诱导定向分化起关键作用。角膜缘干细胞(LSC)是目前公认的角膜上
为了研究通光散藤茎中的C21.甾体类成分,采用不同的色谱方法对通光散藤茎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用波谱学的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氯仿部位共分离得到8个C21甾体类化合
目的 报道自发性小脑出血的超早期显微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自发性小脑出血(其中高血压脑出血39例,脑动、静脉畸形出血3例)在手术显微镜下应用显微外科手术清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sCD40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方法 检测17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sCD40浓度,分析患者血清中sCD40浓度与临床轻重程度及肝组
目的 探讨我国35~64岁人群白细胞计数水平与不同类型心血管病(包括急性冠心病事件和急性脑卒中事件)发病危险的关系. 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对1992年建立的11省市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