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培养学生解题后的反思能力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kechengshe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73-02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罔”即迷惑而没有所得,把其意思引申一下,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例题教学为什么要进行解后反思了。事实上,解后反思是一个知识小结、方法提炼的过程;是一个吸取教训、逐步提高的过程;是一个收获希望的过程。从这个角度上讲,例题教学的解后反思应该成为例题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学生认知结构水平的限制,表现出对知识不求甚解,热衷于做大量题,不善于解题后对题目进行反思,普遍欠缺一个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也不善于纠正和找出自己的错误,缺乏解题后对解题方法、数学思维的概括,掌握知识的系统性较弱、结构性较差。一道数学题经过一番艰辛,苦思冥想解出答案后,必须认真进行如下探索:命题的意图是什么?考核的概念、知识和能力是什么?验证解题结论是否正确合理,命题所提供的条件的应用是否完备?求解论证过程是否判断有据,严密完善?本题有无其他解法——一题多解?多题一解?通过解题后改进解题过程、探讨知识联系、知识整合、探究规律等一系列思维活动,是解题过程中更高一级的思维活动。为了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应该倡导和训练学生进行有效的解题反思。
  解题反思的积极意义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积极反思,查缺补漏,确保解题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解数学题,有时由于审题不确,概念不清,忽视条件,套用相近知识,考虑不周或计算出错,难免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即学生解数学题,不能保证一次性正确和完善。所以解题后,必须对解题过程进行回顾和评价,对结论的正确性和合理性进行验证。可是一些同学把完成作业当成是赶任务,解完题目万事大吉,头也不回,扬长而去。由此产生大量谬误,应该引起重视,加以克制,引以为戒。如:1.结论荒唐,引为笑柄。2.以特殊代替一般。3.臆造“定理”,判断无据,以日常概念代替科学概念。以上常见的错误,不胜枚举。由此可见,解题反思的积极意义及其重要性,必须引起师生在教学中的足够重视。
  二、积极反思,探求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提高综合解题能力
  数学知识有机联系纵横交错,解题思路灵活多变,解题方法途径繁多,但最终却能殊途同归。即使一次性解题合理正确,也未必能保证一次性解题就是最佳思路,最优最简捷的解法。不能解完题就此罢手,如释重负。应该进一步反思,探求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的问题,开拓思路,勾通知识,掌握规律,权衡解法优劣,在更高层次更富有创造性地去学习、摸索、总结,使自己的解题能力更胜一筹。一题多解,每一种解法可能用到不同章节的知识,这样一来可以复习相关知识,掌握不同解法技巧,同时每一种解法又能解很多道题,然后比较众多解法中对这一道题哪一种最简捷,最合理。把本题的每一种解法和结论进一步推广,同时既可看到知识的内在联系、巧妙转化和灵活运用,又可梳理出推证恒等式的一般方法和思路: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中间会师、转化条件等,善于总结,掌握规律,探求共性,再由共性指导我们去解决碰到的这类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这对提高解题能力尤其重要。
  三、积极反思、系统小结,使重要数学方法、公式、定理的应用规律条理化,在解题中应用自如、改进过程,寻找解题方法上的创新
  在问题解决之后,要不断地反思:解题过程是否浪费了重要的信息,能否开辟新的解题通道?解题过程多走了哪些思维回路,思维、运算能否变得简捷?是否拘泥于思维定势,照搬了熟悉的解法?通过这样不断地质疑、不断改进,让解题过程更具有合理性、科学性、简捷性。
  四、重视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探究问题所含知识的系统性
  解题之后,要不断地探究问题的知识结构和系统性。能否对问题蕴含的知识进行纵向深入地探究?能否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把问题所蕴含孤立的知识“点”,扩展到系统的知识“面。通过不断地拓展、联系、加强对知识结构的理解,进而形成认知结构中知识的系统性。”
  五、整合知识,创新设问
  要讓学生明白,问题与问题之间不是孤立的,许多表面上看似无关的问题却有着内在的联系,解题不能就题论题,要寻找问题与问题之间本质的联系,要质疑为什么有这样的问题?他和哪些问题有联系?能否受这个问题的启发。将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进行有效的整合,创造性地设问?让学生在不断的知识联系和知识整和中,丰富认知结构中的内容,体验“创造”带来的乐趣,这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是非常有利的。
  六、探究规律,形成小结
  对每个问题都要寻根问底,能否得到一般性的结果,有规律性的发现?能否形成独到的见解,有自己的小发明?点滴的发现,都能唤起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问题的兴趣。长期的积累,更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个性特征的形成,并增加知识的存储量。
  培养学生解题后反思应该重点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在解题的方法规律处反思
  “例题千万道,解后抛九霄”难以达到提高解题能力、发展思维的目的。善于作解题后的反思、方法的归类、规律的小结和技巧的揣摩,再进一步作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解,挖掘例题的深度和广度,扩大例题的辐射面,无疑对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2.在学生易错处反思
  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往往和成人不同,而其表达方式可能又不准确,这就难免有“错”。例题教学若能从此切入,进行解后反思,则往往能找到“病根”,进而对症下药,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在情感体验处反思
  因为整个的解题过程并非仅仅只是一个知识运用、技能训练的过程,而是一个伴随着交往、创造、追求和喜、怒、哀、乐的综合过程,是学生整个内心世界的参与,可能是独立思考所得,也有可能是通过合作协同解决,既体现了个人努力的价值,又无不折射出集体智慧的光芒。在此处引导学生进行解后反思,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学习动机;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习的热情,变被动学习为自主探究学习;还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学习毅力和意志品格。同时,在此过程中,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均能得到很好的培养。
  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指出:反思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总之,解后的反思方法、规律得到了及时的小结归纳;解后的反思使我们拨开迷蒙,看清“庐山真面目”而逐渐成熟起来;在反思中学会了独立思考,在反思中学会了倾听,学会了交流、合作,学会了分享,体验了学习的乐趣。
其他文献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3岁.入院前3月出现右上腹轻微持续性钝痛,伴进行性消瘦和食欲下降.入院前2月疼痛加重,右肋缘下出现一约鸡蛋大小包块,消瘦日渐明显,食欲进一步减退,按炎症
通过对渡槽施工常用方法的对比分析,并结合界河渡槽桁架拱结构的特点,借鉴引大入秦庄浪河渡槽施工的成功经验,提出了界河渡槽施工的龙门吊安装施工方案。对桁架拱的翻身、组拼、
在归纳国内外河道内生态需水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同时考虑河道信息和维持河道生态功能所需河流流速的生态需水计算方法(下简称生态流速一临界水深法),并建立相应的流量与水深
【摘要】大学生创业激励机制是各激励主体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作用于创业大学生、进一步调动其创业积极性的制度。本文旨在对大学生创业激励机制主体,即政府、社会、高校、家庭四大激励主体在激励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激励机制 问题 五位一体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2-0039-02  大学生创业激励机制的运行更多彰显于各
竹子,挺拔秀丽,枝叶多姿,四季常绿,是我国传统的庭院观赏植物。它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宋代诗人苏东坡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子也被人们视为妆点家居、环境之
目的:研究p16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52例食管鳞癌p16蛋白表达.结果:21例食管鳞癌p16蛋白表达阳性,阳性率为40.4%.随着恶性程度增
【摘要】高职护理教育是我国目前护理人才陪养的主要模式,而高职教育招收的学生普遍学习兴趣不浓厚。作为专职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护理教育,学习积极性  【分类号】R-4  高职护理教育为我国培养护理专业人才以及推动我国的护理水平提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因此,高职护理教育仍然是我国目前护理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高职护理学生具有以下学习特点:基础知
在我国杨树是最常见的护林树种,在全国各地都有种植,其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是我国非常重要的防护林树种。在杨树栽培种植过程中,最重要的是防治病虫害,不然病虫危害会对树木
【摘要】个人形象是由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和谐统一构成的,个人形象美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个人形象设计力图通过对个体外在形象的塑造来传达个体内在的精神气质与人格魅力。色彩设计在个人形象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和谐的个人色彩设计是与人物的个性与气质相吻合的。  【关键词】个人形象 色彩设计 性格  【中图分类号】J5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43-01  
卵黄囊瘤是一种发生在性腺的高度恶性肿瘤,发生于性腺外者却少见。我院从1985年~2000年收治经病理确诊的性腺外卵黄囊瘤患者6例,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