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大豆种植技术及病害防治

来源 :锦绣·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rfox_v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北方是一年一熟的春大豆区,是我國最主要的大豆产区,在国内都因北方大豆产量高、品质好而享有很高的声誉。因此,必须提高大豆的栽培技术,以期提高大豆的产量。结合因地制宜的理念,北方大豆种植基本从5月份开始,播期一般为5 cm耕层土温稳定通过7~8℃即可播种。以种植春季大豆为多,从北方的气候特征着手,了解大豆生长习性,从良种预选、耕种施肥、灌溉方式、病虫防治及除草防害等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北方大豆;种植技术;病害防治
  在北方地区,大豆是一种非常多见的作物,同时在豆科当中营养最丰富,蛋白质含量非常高。大豆在种植期间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基本上对任何土壤都能够很好地适应。之所以大豆会在北方有大面积的种植,原因就是大豆中蛋白质含量远远超过其他豆科植物,其本身所包含的营养价值非常丰富,每公斤大豆带来的热量能满足正常人每天的消耗量,而且大豆本身也含有很多矿物质以及氨基酸,使用大豆作为原料所获得的油料可以有效控制人体动脉硬化。
  一、北方大豆种植技术
  精选种子:具有良好播种品质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高,苗整齐茁壮。所以在播种前应将病粒、虫蛀粒、小粒、秕粒和破瓣粒拣出。同时还要根据本品种固有的典型特征,如粒型、粒色、种子大小、种脐大小和颜色深浅,剔除混杂的异品种种子,以提高种子纯度。采用人工粒选的效果很好,如果用种量大,可采用螺旋式大豆粒选机,其机械结构简单,便于移动,适合大豆种植专业户应用。精选净度要求达97%以上,纯度98%以上。
  科学整地起垄:使用深松机等多种耕整机械进行整地起垄作业,有条件的地区建议采用大马力宽幅机车组作业,以免造成耕地过度压实破坏。对于平岗地,抓住回暖期顶浆起垄,扶垄夹肥和播种作业同时完成。对于深翻地,采取早春耢地封墒、顶凌散墒、起垄夹肥、精量播种。对于耙茬地和深翻耙茬地,视土壤化冻情况及时耢地、顶凌散墒和顶凌起垄播种。对于玉米原茬越冬地,在早春垄台土壤化冻5—6厘米时,及时进行灭茬散墒,扶垄种植大豆。
  合理耕作整地与轮作。东北地区有效积温较低的大豆集中产区,应大力推行大豆与玉米、小麦、马铃薯隔年轮作,实行大豆与玉米隔年种植或一年大豆、两年玉米的轮作方式,实行土地用养结合,促进各作物均衡增产和耕地的永续利用。大豆种植应坚持合理轮作,在东北可与玉米、小麦等轮作,减少重茬、迎茬面积,同时尽量秸秆还田,以培肥地力。整地以深松为原则,东北大豆主产区采用深松旋耕机进行深松耙茬,增强土壤通透性与抗旱耐涝能力,一般耕翻深度20厘米左右。垄作大豆整地要与起垄相结合,做到垄体垄沟深松。
  科学施肥:实行测土配方施肥与分层施肥相结合的科学施肥方法,根据不同土壤肥力情况和当地自然气候条件,经过化验与计算,确定化肥施用时间与用量。一般采取分层深施,即底肥施在垄下16—18厘米处,用量约占总施肥量的60%左右;种肥施在种下4厘米处,用量约占总施肥量的40%;另外,在始花期至终花期可根据长势进行叶面喷施。这样就满足了大豆在不同生育期对肥料的需求,提高了肥料利用率。推进测土配方施肥长期以来,不少地方单凭经验进行施肥,造成土壤营养元素不平衡,生产上易出现缺钾、缺微量元素等现象。要结合农业部实施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坚持科学施肥,根据测土结果,将氮、磷、钾肥按照一定比例配方施入。提倡秸秆还田、氮肥分期施或缓施,根据土壤钾素状况,增施钾肥,适当补充镁肥。鼓励多施农家肥,结合整地施入。
  科学田间管理:重点是防治大豆病虫害。防治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加强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的协调与配套,严格控制化学农药施用量。主要有孢囊线虫、根腐病、灰斑病、大豆食心虫、蚜虫等。蚜虫采取熏蒸防治方法,减少农药使用量。根腐病、孢囊线虫等可根据土壤条件因地制宜地采用种衣剂包衣、选用50%福美双或50%多福合剂按种子量的0.4%拌种等办法。大豆田间杂草很多,要筛选出低毒、高效、低残留的化学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尽量控制施用量。播种前或出苗前结合中耕进行一次土壤化学封闭除草,结荚期再喷一次除草剂,在开花末期至结荚期可根据大豆长势喷施化学调控剂,保证大豆高产。
  二、科学防治病虫害
  重点是防治大豆病虫害,防治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加强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的协调与配套,严格控制化学农药施用量。主要有孢囊线虫、根腐病、灰斑病、大豆食心虫、蚜虫等。蚜虫采取熏蒸防治方法,减少农药使用量。近年持续暖冬对大豆病菌和病虫卵安全越冬极为有利。
  大豆根腐病:该病在大豆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并造成危害,减产幅度在25%—75%或更多。被害种子的蛋白质含量明显降低,主要症状是茎基部出现黑褐色病斑,并向上不同程度扩散至下部侧枝,使病茎髓部变褐,叶柄基部缢缩,叶片下垂,但不脱落。药剂防治主要应用58%瑞毒霉锰锌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用量均为种子量0.3%—0.4%拌种。
  大豆菌核病:大豆菌核病主要浸染茎秆,7月下旬开始发病,浸染初期茎秆上有褐色病斑,以后病斑上有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及白色颗粒,后变黑色颗粒(菌核)。纵剖病株茎秆,可见黑色圆柱形老鼠屎样的菌核,病株枯死后呈灰白色。药剂防治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核菌净10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喷雾。
  大豆灰斑病:又称斑点病,一般在6月上中旬叶上开始发病,7月中旬进入发病盛期。豆荚从嫩荚期开始发病,鼓粒期为发病盛期,7—8月份遇高温多雨年份发病重。主要为害叶片,严重发病时几乎所有叶片长满病斑,造成叶片过早脱落,受害减产20%—30%,品质降低。药剂防治:除在播种时用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3%拌种外,在大豆花荚期,每公顷用40%多菌灵胶悬剂1.5公斤,对水450公斤喷雾。
  结语
  在我国,无论是北方大豆还是南方大豆大致都要经历六个生育期,分别是:播种期、出苗期、开花期、结荚期、鼓粒期、成熟期。要想实现大豆的高产高收,在每个时期都要十分细心,掌握相应时期的技术,并加以管理。
  参考文献
  [1]王艳.北方大豆病虫害预防措施[J].种子科技,2019,37(15):104+106.
  [2]俞荣莉。探索大豆优质高产种植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10):199-200.
  [3]崔琼,盛春岩,周丽娟。论北方地区大豆种植技术要点[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07):190+189.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主要调查农业技术推广建設的现状,总结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拓展农业技术推广的服务内容,提供农业技术推广的有效办法,形成专业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做到全面总结农业技术的推广经验,提高农业技术推广质量,从而加快农业技术推广实施的步伐。  关键词: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农业  农业技术是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加快农业生产现代化进程,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引擎,农业技术推广水平直接影响农业现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企业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同时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着激烈竞争的局面。为了提升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进一步发展和壮大,企业要重视纪检监察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制定一系列的科学措施,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  关键词: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党风廉政;建设策略  引言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若想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离不开良好的纪检监察工作
期刊
摘 要:建设森林种苗成为我国迫在眉睫的一件大事,相关林业部门要对此提高重视度,规范好育苗市场建设,广大老百姓也要提升自身的环保意识,参与到种苗的行列中去,只有通过这些方式,才能践行可持续发展原则,美化我们生活的环境。  关键词:森林;种苗培育;建设问题;对策  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确保森林种苗质量。因此,要促进林业的快速发展,必须要抓好种苗培育。随着国家对林业发展越来越重视,森林种
期刊
摘 要:在影响农作物产量的因素中,病害虫害是非常突出的一个问题,想要降低病害虫害对于农作物的影响,就要在春耕期间做好农作物的植保工作。为农作物的健康生长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春耕期间;水稻玉米大豆;植保技术  标准整地、选择良种、播种适时虽然是春耕生产的主要环节,春耕生产期间的植保技术也不能忽视,也要认真做好。本文主要阐述了水稻玉米大豆在备春耕生产期间的植保技术。  一、水稻植保技术应用
期刊
摘 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工作对林业整体生产过程非常关键,在林业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工作可以有效保护森林资源,保证林业健康发展,稳定生态建设成果,对社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属于生态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管理  由于科学技术发展步伐的加快,必须加强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检疫管理工作,引进现代化方法对病害虫的恶性繁衍严格控制,另外,政府也应增强支持力度,确保
期刊
摘 要:提起近代怀疑论,最大的代表就是大卫·休谟。他用彻底的经验态度,试图找到确证不疑的知识,最终却走向怀疑论。在整个西方哲学史上,休谟可以说是承前启后的一位伟人,他上承洛克,贝克莱的经验论,下启康德领头的德国古典哲学,是西方哲学史上绕不过的人物。他的怀疑论也引起众多哲学家的解释,争论,直到今天仍然值得关注。  关键词:休谟;怀疑论;解答  休谟被认为是西方哲学史上承上启下的人物,他结束了经验论和
期刊
摘 要:藏语有三大方言区,本文将其统而分为牧区方言和农区方言两种方言,并分别对二者在各方言区的差别以及境内方言和境外方言作了比较和分析;明确了大力推广通用藏语,重视民族语文工作的重要意义;在藏语的发展趋势、统一藏语的方法即藏语研究的条件等方面提出了笔者独到的见解。  关键词:藏语;牧区方言;农区方言;推广;重视;发展与研究  一、藏语方言的差别及现状  藏语依据上、中、下三个藏区分为三个方言区,即
期刊
摘 要:科学有效的选取相关技术可以为苗木在成长期间的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创造出更大的经济还有社会方面的效益。所以,要将苗木在培育以及移植方面的工作良好的完成,同时还要将技术的选取工作优质完成,还有就是将后期出现的病虫害的预防以及治理工作完成好。  关键词:林业;育苗培育;移植造林技术  在林业生产过程中,育苗移栽技术对苗木生长发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苗木种植质量和移栽成活率直接影响到林业项目的质量
期刊
摘 要:寒地水稻的栽培是一项新兴的水稻种植技术,这种技术的研究与使用能够很好解决寒地水稻的供应问题,对于缓解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粮食危机以及能源危机都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为研究寒地水稻的高产技术提供了现实的条件与必要性,促进了高产技术的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水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水稻产量高、品质好,满足人们对稻米的食味要求。但是在水
期刊
摘 要:大豆-水稻水旱轮作能增加水田土壤的非毛管孔隙,提高氧化還原电位,促进土壤通气和有机质分解,防止土壤次生潜育化过程,并有利于土壤有益微生物的繁殖,对改良土壤环境具有重要作用;连续采用大豆-水稻轮作,可增加产量。文章进一步分析大豆-水稻轮作栽培模式的产量、效益及栽培技术。  关键词:大豆-水稻轮作;栽培模式;轮作栽培  一、水稻  田块准备:翻耕前10天左右,草荒田每亩用10%草甘膦水剂75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