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间网上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qylovezf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内蒙古地区各层次院校的学生、教师和初高中学生及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经过统计分析,笔者认为网上教学效果存在着教师与学生互动上的障碍、教学软件功能的局限性、个别教师在操作教学平台时的困难、个别教师教学设计和课堂节奏的把握、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网络安全九个方面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非冠疫情;网上教学;网课软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21)02-0089-06
  1 问题的提出
   在新型冠状病毒肆虐之际,中国教育部为了避免病毒的传播和保障国民的安全,在2020年1月28日下达了关于全国各省市延迟开学的通知,内蒙古自治区也对延迟开学做了相应的规定,并按照国家的要求开展了“停课不停学”的网上教学活动。
   内蒙古自治区的教师、学生和家长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接受了“停课不停学”的网上教学活动。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效率、网上教学平台的选择以及网络的流畅性是网上教学活动得以有效开展的四个关键性因素,在网上教学过程中,这四个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段时间的教育质量。整体来看,网上教学是成功的,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引起了大众的讨论与思考。据资料显示,这次网上教学与2003年的“非典”时期的类似实践相比,“空中课堂”具有规模大、动员快、途径多、影响大的特点。[1]因此,本次研究对于帮助广大师生和教学管理部门更加真实的了解到本地区各层次院校在此次疫情防控期间网上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帮助教师在将来更好地开展网上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 网上教学现状的调查设计及数据回收情况
  2.1 调查设计
   根据调查需要我们设计了三个问卷,问卷一调查对象是学生,问卷二调查对象是初高中学生及家长,问卷一二的内容涉及网上教学软件的选择、听课状况、课后答疑、学生的自我约束、教学的满意度、学生家长对学生学习督促和对学生健康的担忧情况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卷一共设置了27个问题,卷二19个问题。问卷三调查对象为教师,内容涉及到教师的工作层次、教授科目、教学平台的选择、课后答疑、对学生的健康的关注、以疫情为主题的教育活动的开展、备课、授课等多方面内容,卷三共设置了32个问题。卷一、卷二和卷三的问卷调查均在内蒙古自治区范围内各层次院校进行。
   问卷调查使用的是长沙冉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问卷星软件,通过微信转发传播。
  2.2 数据回收
   本次调查共回收问卷数1309份,有效份数1296份。問卷1共回收704份,有效份数为704份,问卷2共回收534份,有效份数534份。其中初中生人数为358人,所占比例为28.92%,高中生人数为429人,所占比例为34.65%,大学本科或专科生人数为352人,所占比例为28.43%,研究生人数为99人,所占比例为8.00%。问卷3共回收71份,有效份数为58份,其中初中教师占11.27%,高中教师占19.72%,大学本科教师占32.39%,研究生导师占18.31%,无效问卷数为18.31%。
  3 钉钉是调查中使用最广且反响最好的平台
   调查中发现,学校的学生在新冠肺炎网上授课期间使用钉钉的较多,其中大学生物类专业的学生使用比例为58.33%,大学非生物专业的学生使用比例为83.33%,初高中学生使用比例为31.25%,大学师生除钉钉外,还使用了瞩目、雨课堂、腾讯课堂、企业微信、超星学习通、中国大学MOOC、腾讯会议等软件,除上述软件外还有部分初高中学校使用了云视讯,使用比例为12.50%,所有教学软件都有考勤、课堂互动、静音调控等基本功能,但每种教学软件各个功能的性能有所差异,其中反响最好的是钉钉。
  4 大学生的学习状态要比初高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好
  4.1 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网上教学中的学习状态有很大的差异
   以上结果说明初高中学生在网上教学中的学习状态并不乐观,大部分学生难以尽快的进入听课状态,听课的过程中与教师的互动不流畅,学生的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完成得质量较低,而表示自己学习状态良好的初高中生中还有部分学生是需要家长的实时监督才能够完成。所以教师要更高效地开展网上教学就必须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增加培养学生自律性和提高家长家庭教育意识和能力的活动,减少学生的挂线佯听,增强学生的自律性,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学生的自控能力比较强,在网上教学过程中即便是增加了与手机的接触时间,由表4-2可知仅有30.00%的大学生表示在新冠肺炎上课期间增加了玩手机的时间,超过96.00%的学生认为自己可以很快的进入学习状态,其中仅有31.84%的学生认为自己在网上学习过程中的专注度不是很好,根据数据可知大学生在网上教学过程中的学习状态要比初高中生好,比例高出4.85%。
  4.2 初高中学生、生物类专业的大学生和非生物类专业的大学生与线下教学相比的课堂任务量的变化、课后作业量的变化和课堂疲劳度的变化上。
   学生的任务看似轻松,其实除了表4-5显示的非生物类专业大学生认为网上听课学校听课更加轻松,由表4-3和表4-4可知,初高中学生和大学生物专业的学生都认为“网上听课”比学校听课更累。总的来说,初高中学生在网上教学过程中的学业任务量明显减少,大学生物专业的学生是增加,大学非生物类专业的学生是减少。
  4.3 课后学习问题的解决途径
   以上数据显示在新冠肺炎网上教学期间,学生更多选择在教师创建的答疑群内进行解疑,除了这种解疑途径外,学生还选择了家长解疑,教师开设的答疑直播群,学生私下和教师私聊解疑,调查中只有不到3.00%的学生没有采取任何形式的解疑。虽然师生可以通过网上教学进行答疑,但是与线下教学相比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4.4 网络安全方面
   大部分的教学软件在使用之前都需要下载并注册,注册我们的信息泄露,这也就给许多不法分子的可乘之机。由表4-7可知有34.99%的学生都收到了不法信息。事实证明,有的平台管理不严,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所以在实施网上教学过程中有关部门除了要保证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外,对学生以及家长的网络安全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防患于未然,提高学生和学生家长自我保护意识避免上当受骗。
  5 学生的健康问题
  5.1 大部分学校都对学生的健康情况进行了及时监控
   由表5-1可知有超过97.00%的学校都对学生在新冠肺炎网上教学期间进行了健康确认,其中有52.23%的学校采取的是软件的线上打卡功能,30.57%的学校采取的是微信或QQ群等打卡功能,还有14.65%的学校采取的是由专人统计定时定期汇报的方式,近3.00%的学校未统计。
  5.2 社会各界人士担忧学生的身体健康
   由表5-2可知凡是参与到网上教学活动的人们大都会认为网上教学会对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学生的视力问题,其次是增加颈椎病的发病率,最后是长期久坐造成的免疫力低下,小部分人认为定期运动,则网上教学对学生身体的影响不大,由表5-3可知有超过91.00%的学生会利用空闲时间进行身体锻炼,这部分学生里有29.21%的学生表示会经常运动,而剩下的33.66%的学生只是偶尔运动几次,其余的8.42%的学生未进行体育锻炼。所以,在网上教学期间教师鼓励并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是十分有必要的。
  6 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物与非生物教师在备课环节遇到困难的异同
   教师的网上教学任务看似轻松了,可笔者从网络平台的熟悉、教学设计和PPT的制作这三个方面来进行比较发现,35岁以下的生物教师有超过一半的人数都认为备课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教学设计。35岁以上的生物教师有一半左右的人数认为在备课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网络平台的熟悉。总的来看调查对象中的生物教师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遇到的问题普遍集中于对网络平台的熟悉和教学设计。
   认为网上教学过程中的备课环节没有难度的非生物学科的教师比例为32.06%,而生物教师占44.42%,可见学科不同网络教学影响程度有差别,各学科教师在教学设计部分遇到的问题比较多,更多地集中于年龄在35岁以下教师。
  7 教师授课遇到的问题
  7.1 各院校在新冠肺炎期间对课程评估体系的制定并未完全覆盖
   “课程教学质量评估是指依据预期课程教学目标或既定标准,对课程教学活动的监测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做出目标达成度或标准复合度的结论[2]。”课程评估的主要作用是發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然而目前我国课程评估主要还是以终结性为主[3]。课程评估是对教师工作的一个检验,起督促和检查作用,由表7-1可知有4.17%的生物专业的教师在网上教学期间制定了较完善的课程评估体系,75.00%的教师制定课程评估体系但不够完善,20.83%的教师并未制定课程评估体系。制定完善课程评估体系的非生物教师与生物教师人数的数量差为8.33%,可知非生物类专业的教师制定完善的课程评估体系的人数要比生物学科的人数多。
  7.2 不同年龄阶段的教师对授课平台的使用难度具有差异
   授课平台的灵活使用是保障网上教学得以有效开展的基本因素,由表7-2可知,25岁以下的教师使用教学平台基本无困难,较困难的青年教师仅占同年龄段教师的7.50%,使用平台存在困难的以45岁以上教师为主。
  7.3 与线下教学相比教师对学生的监督、课堂互动和课堂效率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
   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及时有效的沟通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教师随时了解到学生的学习动态,以便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由表7-3可知只有28.75%的教师认为网上教学可以像线下教学一样及时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71.25%的教师认为监控学生存在问题。由表7-3可知有将近一半地教师表示与学生的课堂互动没有什么问题。由表7-3可知几乎所有教师都认为在新冠肺炎网上授课期间存在着容易浪费时间的情况。
  7.4 与线下教学相比学生课堂问题的解决途径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由表7-4可知所有教师都进行了答疑,其中固定时间进行答疑的最多占据了调查对象的61.50%,28.57%的教师有14.25%的教师选择随问随答,另外的14.25%的教师则选择课后私信答疑。
  8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网上教学的满意度的和未来线上教学的可接受性
  8.1 大部分的生物教师与非生物教师都表示网上授课效果较差
   “教学目标是实现教学优化的重要前提,是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媒体运用和教学评价的依据,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方向指南”[4]。由表8-1可知仅有小部分教师认为本次网上授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占4.17%。对比生物教师,非生物教师在本次网上授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的人数稍多,占21.30%。大部分的生物教师与非生物教师都表示网上授课效果较差。有29.17%的生物教师认为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22.22%的非生物教师认为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12.50%的生物教师和11.67%的非生物教师因没做过测试,无法确定。总之,新冠肺炎防控期间的网上教学的教学效果较差。
  8.2 对未来网上教学的接受性
   由表8-2可知,大学生对网上教学的接受度较高,对比大学生物专业和非生物专业的学生和教师时发现教师更愿意接受网上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其中生物专业的教师对未来网上教学的可接受性为25.50%,非生物类专业的教师对于未来网上教学的可接受性为30.00%。生物专业的学生的对于网上教学的未来可接受性为14.50%,非生物类专业的学生对于未来网上教学的接受性为19.00%。而对于初高中学生及其家长来说更愿意接受线下教学,比例为依次为89.50%、64.50%。   9 以疫情为主题的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
   由表9-1可知67.46%的学校都开展了以新冠肺炎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另外32.54%的学校并没有开展相关方面的教育活动。可见大部分学校都对新冠肺炎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了正面引导。
  10 结论
   根据调查结果和分析,我们对整个调查进行了总结。大部分教师的授课软件都是由其所在学校统一规定,使用频率以钉钉居多,除此之外还有外还有瞩目、雨课堂、腾讯课堂、云视讯等软件,每种软件功能大同小异,各有千秋。网络教学中学生的任务表面看是轻松了,初高中学生在网上教学过程中的学业任务量明显减少,大学生物专业的学生自我感觉比以前负担加重,大学非生物类专业的学生认为负担减轻,网课期间大多数学生选择在教师创建的答疑群内进行解疑。生物和非生物学科的教师在网课运行期间遇到的问题基本相同,共同规律是年轻教师(25岁以下)对网课教学设计比较迷茫,年龄大(45岁以上)的教师对教学软件的熟悉和应用比较困难。不是所有的院校在新冠肺炎期间针对网络教学制定了實用可行的课程评估体系,这一点需要疫情过后对这段时间的工作进行总结,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评估体系。网络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沟通存在较大障碍,整体教学效果不好。各个层次的学生中大学生对网上教学的接受度较高,大学教师比学生更愿意接受网上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初高中学生和家长来说更愿意接受线下教学。大部分院校都对学生进行了以疫情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和健康现状掌握,并倡导学生在网课期间积极锻炼身体,以保证学生身体健康。
  11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当教师面对的教学对象慢慢变成了00后,这些数字时代成长起来、更依赖通过手机等媒介获取信息的学生,当教育资源的生产方式逐步从教师独立设计课程到慕课团队协同设计开发,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得以实现,未来的教育模式也将发生颠覆性变化。”正如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武汉)重点实验室主人刘永坚所说,过去的2019年,我们已经迈入5G时代,更多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将显现其价值,并为传统出版业赋能。“出版+教育+媒体”的融合也将走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除了为广大师生提供便捷服务,推动国家教育资源共享,努力消除城乡差距、校际差距”[5]。“实现在线教育与“双一流”建设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6]。
   遗憾总是存在的,本次调查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笔者只是了解到了网上教学存在的表面现象,并没有深入探讨存在问题发生的原因。本次调查的调查对象范围不够全面,调查人数有限,致使调查结果有可能以偏概全。受疫情的影响无法对调查对象进行访谈,如果有机会希望可以对本次调查出来的结果进行深入研究,追其根脉,为今后的网上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
  参考文献:
  〔1〕谭清才,黄旭东.把握好战役中的空中课堂教育实验[N].团结报,2020-02-18(6).
  〔2〕宗河.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为4.28%[N].中国教育报,2013-12-23(1).
  〔3〕陈梦瑶.教育部发布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EB/OL].新华网,2019-02-26.
  〔4〕黄梅,宋乃庆.基于三维目标的教学目标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9(05):1-5.
  〔5〕郭雪吟.疫情之下,教育出版进军在线教育路在何方[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0-03-04(3).
  〔6〕李锋亮.善用在线教育促进“双一流”建设[N].中国科学院学报,2018-01-16(5).
其他文献
摘 要:“快乐体操”是一项具有趣味性、安全性高,很适合儿童参与的体育活动。本文以5-6岁大班幼儿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者采取目的取样方法,抽取实验班一个,对照班一个。在大班开学第一周内完成大班5-6岁幼儿体能指标测试,测试后,进行数据对比和研究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实验组和对照组幼儿(男生/女生)的身高和体重无显著差异;(2)实验组和对照组幼儿在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网球掷远、双脚连续跳、10米
摘 要:实证分析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协调演进状态,可为体旅产业要素的有效配置与深度融合提供参考。在构建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熵值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对贵州省2014~2018年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水平进行诊断与分析。结果表明: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呈现持续上升趋势,两大产业耦合协调演化经历了“中度失调—基本协调—中度协调—高度协调”4个发展阶段,当前旅游
2019年开始,国家教育部在职教改革中大力推进1+X证书制度。该制度的推进有效解决了学校教学与企业需求相脱离的问题。为了顺利的开展1+X证书制度,我们必须修改当前的人才培养
毕业要求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环节,是达成培养目标的支撑,也是构建课程体系的依据。对毕业要求进行达成情况评价,是专业持续改进的重要依据。本文基于攀枝花学院材料科
小学阶段是人生成长的重要时期,也是德育素质发展的重要时期,孩子们刚从幼儿园阶段迈入小学,生理、心理发育尚未成熟,这时候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就显得格外重要了。作为小学班主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互联网逐渐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思想和心理。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作为网络的主要使用者
纵观一个人的一生,父母是当之无愧的人生导师,随着年龄的成长,孩子逐步走入校园,从此开始老师成为了对孩子人生有着巨大影响的另外一个角色。在学校中,除了日常教授学科知识
文章在分析师范专业认证及加强师范生实践能力要求的大背景下,针对我校师范类专业教育实习所采取的“U-G-S”模式,对60所实习基地校进行访谈和调研,以及对将近400位实习生进
五角枫是山西省优良的造林绿化乡土树种,侧根发达,抗风、抗旱,环境适应能力较强。介绍了五角枫生物学特性、播种育苗技术要点以及幼苗管理技术,旨在为五角枫育苗提供技术参考
刺槐根系发达、抗旱能力强,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是山西省常用造林树种之一,苗木使用量大。从苗圃地选择、整地做床、种子选择与处理、播种、幼苗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刺槐裸根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