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你到底行不行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2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夏的阳光从云层后慵懒地洒下来,洒在落雁岛的每个角落。此时,我跟爸爸正站在湖畔的小径上,清点装备,摩拳擦掌,准备开始捕鱼大计,这是我们的第二次捕鱼行动。
  今年暮春,爸爸突然展现出一种对小野鱼的执念,因为他总想把抓取来的野鱼放进小区池塘里,“让池塘生态系统多样化!”这是他拍着胸膛发表的壮志。我和妈妈对于他的雄心壮志嗤之以鼻:大哥,你行不行啊,东湖里的小野鱼们可狡猾了。
  果然,第一次捕鱼行动无功而返。垂头丧气回家的路上,爸爸痛定思痛,对捕鱼计划进行了全面反思。只见他深吸一口气,鼓起腮帮子,目光炯炯盯着前方,朝空气挥舞着拳头,大声说:“我想清楚了,不是野鱼们狡猾,是因为我们的装备不到位,你看,这么个小网兜,怎么能抓住鱼,还有,就凭这些蛋卷,一点都不香,哪能把鱼给吸引过来啊!我要升级装备再战!”坐在车后排的我啃了一口香喷喷的蛋卷,对爸爸这个结论不太苟同。
  没几天,捕鱼神器就寄过来了。我兴奋地坐在一边看爸爸拆包裹。这其实就是一个用渔网织成的深肚子小口径帐篷,它的颜色比橄榄绿深一点,比墨绿色浅一点,让我想起又老又苦又倒胃口的莴苣叶。这能抓住鱼吗?爸爸跟我解释说,只要把鱼饵放进底部,馋嘴的鱼游进来就没办法出去了。我将信将疑,但是看看爸爸的样子,他就像一只骄傲的大公鸡,信心十足准备大干一场,我又对周末的捕鱼行动充满了信心。
  周末,捕鱼二人组雄赳赳气昂昂又站在了那片熟悉的树荫下,此时,东湖正迎来它最美丽的时候。深灰色带着棕色花纹的水鸭子们正在成群结队到处寻觅食物,闪光的湖水从我的角度望过去,就像一尾美丽的大鱼,在阳光下晒着白白的肚皮,闪着粼粼波光。湖边,香蒲已经长出了蜡烛棒一样的穗状花,微风吹过,带来蒲棒淡淡的香味,这可真是捕鱼的好天气。
  爸爸从口袋里掏出一袋鱼饵,得意洋洋地展示给我看:“你看,鱼儿一扫光,这名字,啧啧,鱼儿肯定会喜欢!”他左手叉腰,右手指着湖面,豪情壮志,画了个半圆:“今天,这片水面要被我们俩承包了!”
  爸爸抡起捕鱼神器,在空中潇洒地转了两圈,然后“嘿”地一声,把渔网扔进了水里,水面溅起了涟漪,我望著那个网子带着一大把鱼饵,慢慢悠悠沉了下去,最后,水面安静了,我跟爸爸开始了守株待兔的工作。
  在吃完四袋小饼干两块巧克力一个水果拼盘后,我跟爸爸就像两只准备冲刺去扑麻雀的猫一样,蹑手蹑脚走到水边。爸爸说:“收渔网可是有技巧的,一定要快准狠,不然鱼就跑光了!你看我来演示!”我点头如捣蒜,甚至紧张到屏住呼吸,看着爸爸大展身手。爸爸果然不负众望,他就像拔河选手一样,双手紧紧拽住绳子,一步一步往后慢慢退,眼睛里闪着兴奋的光,就像一个等待着圣诞礼物的孩子。终于,我们看到渔网慢慢浮起来了,这么安静的动作,那些野鱼们肯定没有察觉,想到马上就可以收获到满满一网鱼,我的心里就像粉丝遇见大明星,肚饿遇见红烧肉,干渴遇见冰西瓜一样爽快。这时,爸爸“嗨”地一声,犹如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活生生把渔网从水里拽了出来。我忍不住拍手叫好,这一下,漂亮,够快够准够狠!
  可是,当我们两个发足狂奔,跑去翻开渔网时,什么都没有,没有鱼,也没有鱼饵,什么都没有!
  鱼呢?爸爸和我都不敢相信,我们把渔网拎起来倒着抖了又抖,只有一条比我小手指头还要小的鱼宝宝,孤独无助地掉了出来。我捡起这唯一的成果,拎到眼前,不敢置信地望着老爸。
  此时,爸爸脸上出现了尴尬、失望、无措种种情绪夹杂的表情,他目光闪烁,避开了我的眼,吞吞吐吐地说:“也许,它们不喜欢这个口味?或者,它们不在这片地玩耍?要不,我们换个地方再试试?”我失望地叹口气,把这条孤独的小鱼放进了大桶里。
  四个小时过去了,夕阳已经把落雁岛上的一切都给染上了淡淡的橙金色。捕鱼二人组也垂头丧气踏上了归途。今天的收获很少很少,我们再也没有抓住过鱼。回家的路上,爸爸又开始高谈阔论:“没事,肯定是这个设备不行,鱼吃饱了就溜出去了,这个设计有问题,我再来买另外一款!还有,鱼饵也要换一种!”坐在车后排的我翻了个白眼,回头一看,大红桶里的独苗鱼宝宝已经不知何时命归西天,翻着肚皮,浮在水面,随波荡漾了。
  我忍不住悲从心中起,大声嚷嚷起来:“大哥,你到底行不行啊?”
其他文献
竹林关  竹林关地处丹凤县城东南60公里处的丹江边上。因竹子多而得名。是“一鸡鸣三县(山阳、商南、丹凤),两河注一关(丹江河、银花河)”的重镇。竹林关美丽的八景广为人知,“寺台朝日影曈昽,北岸青烟一望通;红烟落日舟三五,周公桃花古寨红;龙嘴分江清到海,狮子攫月怒生风;天姑雨浴巉岩秀,高歌东岗夜雪中”的诗句流传至今。当年这里是上接龙驹寨,下通荆紫关的水旱码头,属于中转站式的码头。从荆紫关上行的大船到
期刊
看春去秋来,观花开花落,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一方小院,桂花树下,记录下祖母与我的欢颜。  祖母守一方小院。秋日,万千萧肃,唯祖母那棵桂花树云蒸霞蔚地绽放。秋夜里,夜风几缕,虫鸣几声,那香便越发浓情密意起来,勾人魂魂。祖母常搬来一把藤椅,将我轻轻搂在怀里,蒲扇有一下没一下地摇,指着天上的繁星,在我耳畔诉说着牛郎织女的故事。我摘下一枝桂花,在手中把玩,淳厚的方言在耳畔萦绕,那蒲香夹杂着浓郁的桂香,在鼻
期刊
最大的虚妄与神秘   封建宫廷不过是人工所能造出的最大神秘,也是最大的虚妄。它曲折隐晦,难以为外人所知;它的晦涩性无论怎么估计都不过分。这个地方几乎每天都在发生一些奇怪的事情,一些“大事”。这个阔大、伟岸和堂皇的建筑群让人瞩目,在一代又一代的仰望中,被镶了一道金边。不过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它在上苍眼里不过是一处“蜂巢”而已,是微尘聚散之一例。真正的大世界还是天籁自然,是万里长空,是星辰日月的昭示。人
期刊
人们越来越偏爱宜居城市,空气好,绿植多,市容美。于是,每个城市都滋生出喜爱植物的热情。植物成绿海,高大上的名字叫“天然氧吧”;科学而形象地讲,就是无须工业化制造的“绝佳空气过滤器”。  植物进城,各地有了选择倾向。就拿“市花”来说吧:张家口,大丽花;包头,小丽花; 上海,白玉兰;长沙,杜鹃;广州,木棉;兰州,玫瑰……再说“市树”:天津,绒毛白蜡;重庆,黄葛树;合肥,广玉兰;福州,榕树;厦门,凤凰木
期刊
曹丕(187年-226年),字子桓,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的开国皇帝。曹丕自幼文武双全,博览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击败了其弟曹植,被立为魏王世子。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继任丞相、魏王。同年,受禅登基,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建立了魏国。他在位期间,制定了九品中正制,还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汉朝在西域的建置。
期刊
一  1924年,那个顶有一头硬发、蓄有标志性八字须的倔强男人,开启了人生中唯一的一次西行。这个人就是享誉海内外的文坛巨匠鲁迅。谁能想到,这样一次偶然的举动,竟然与一个学校、一个学科,甚至一个时代的出现紧密相连。这个学校就是被誉为“西北高校之母”的西北大学,这个学科就是“写作学”,而这个时代则是“创意写作”时代。  受时任西北大学校长傅铜的亲自邀约,鲁迅欣然赶赴西北大学与陕西省教育厅合办的、旨在向
期刊
取 法   书法之所以称之为书法,是因为书法有法。书法有笔法、字法、章法、墨法、身法之分,有篆法、隶法、楷法、行法、草法之别;有碑学、帖学之分,古法、今法之别;还可以有坐法、站法之分,大字法、小字法之别等等,它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书写经验的总结,是运用毛笔合于规律的便于情感表达的书写技法的总称。   “书法一定要讲法,离开法就不能称之为艺术。古今中外的书法大家都是在严格的法度下进行书法实践的。”(《
期刊
一   生活在北京的我,一直想要去一趟陕西,除了位于陕西中心的十三朝千年古都西安之外,便会想到陕北。提起陕北,印象最深的便是著名的陕北民歌,曾经听过一曲信天游:“我低头向山沟,追逐流逝的岁月。风沙茫茫满山谷,不见我的童年。我抬头向青天,搜寻远去的从前。白云悠悠尽情地游,什么都没改变。大雁听过我的歌,小河亲过我的脸。山丹丹花开花又落,一遍又一遍。”歌声里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朴实风格,曲调上的粗狂豪放和悠
期刊
我的老爸近1.8米的身高,虽已年过四十,但由于热爱运动,体型健壮匀称,从背后看,妥妥大帅哥一枚。在我面前,他总是十分傲慢,自詡无所不能。  有一次,老妈准备在客厅增添一个置物架,于是在网上选好了型号,置物架运送到家后,需要自己安装,于是特意请老爸来“大显身手”一番。  此刻,老爸正悠闲地坐在沙发上喝着咖啡、翻阅报纸,接到老妈的指令后,便将报纸搁在一旁,故作轻松地向后靠了靠,慵懒地伸了个懒腰,眉毛一
期刊
我的书桌从小就陪伴我长大,它与我朝夕相处,是我的好朋友。  我的书桌是木质的,外面涂了一层白色的漆,下方有三个小抽屉,里面放着我的文具和一些杂物,上方是两组小书柜,非常实用。  小時候,幼儿园老师经常奖励我小红花,回到家,我小心翼翼地把他们放到书桌上的玻璃板底下,我的书桌总是笑眯眯地接受,就像我的好友分享我的喜悦。长大后,小红花换成了妈妈总结的英语语法、数学公式、语文字词。每当我坐在书桌前学习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