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民俗在校本课程中的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3059543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各地因地制宜,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在贵州省贵定县中,针对少数民族民风民俗与教育的研究在轰轰烈烈地展开。就小学数学而言,要如何去开发数学课程,让学生对数学有兴趣,又应该如何让民风民俗融入数学文化,这是本文的主题。
  关键词:数学;校本课程;民风民俗
  一、 引言
  小学是学生的启蒙时期,所有的学习都是很重要的,基础打好,未来才能少走弯路。小学数学更是重要,很多学生在中学乃至高校在数学方面都无法取得较好的成绩,主要由于底子差,没有打好基础。那么,要怎么去开发数学课程,提起学生的数学兴趣呢?本文会作一些论述。
  二、 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数学作为其他自然学科的基础,是学好其他学科的一个前提保证,不论是中学物理化学还是高校的高数大物都是以数学为基础的。如若不会基本的运算,各项自然学科都会停滞不前,因此,学好数学对于学生的未来而言是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的。小学数学主要是为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打基础,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所以,如何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一般小学生都处于6-12岁之间,在这个年龄段中,孩子的各项认知能力还处于快速发展状态,这一阶段孩子的数学学习能力也会随着兴趣而得到不同的发展。如果教师不能让学生爱上数学,反而产生了厌学现象,那么就会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所以说,教育教学本身就是培养人与塑造人的一门科学,好的教育则使人得以全面健康地发展。
  三、 开发数学课程的目的与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要切合现实,有实际意义,并具有挑战性。按照如今数学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的数学教育必定是大众化、平民化的,我们必须让数学教育成为一种培育学生的手段,而非筛选学生的好坏。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向多元化模式展开,多开展实践课程,让活动课成为学生学习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为了更好地推进新课改的实施,数学教学不只要重视课堂,还要能够结合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我校就打算将“学习民风民俗”加入到校本课程的研究学习中。以贵定县当地的少数民族民风民俗入手,为学生提供课外实践的场地与活动内容。
  可以这样说,素质教育的大力实施下,開展小学数学课外活动是一种必然趋势。积极开展数学课外活动,不只是能够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还能开拓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相结合,还能让学生了解我国文化的底蕴。
  四、 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原则与方法
  (一) 培养的原则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问题,它必须符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并且还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要做到这些,我们必须要遵循以下原则:
  1. 遵循适应性的原则
  适应性要求小学数学教育要日常化,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段,关键在于兴趣,而非成年人的规则。比如,现在小学所流行的奥数比赛,就是不符合小学生知识结构的比赛,所以,流行不等于适合。小学奥数还会打击学生对数学的信心,让学生从小便认为“数学难”,从而更加厌恶数学,让学生在基础阶段就留下了不可挽回的伤痕。这种错误的培训方法,让学生不自觉地分了三六九等,这是最糟糕的学习方式。学校应该遵循适应性原则,以学生兴趣和该年龄段的知识结构为依据,开展一些特色活动。
  2. 遵循发展性的原则
  发展性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要结合社会生活与学生身心特点,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学习。在教育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思考问题,那么问题就必须要适合该阶段的学生,浅则无用,深则难懂,必须要有度,要联系实际生活的例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此外,可以带学生去苗寨中感受苗族文化,运用自己的数学知识,去帮“老奶奶”算账,帮“阿姨”选择花样,并分析自己选的形状。在实际应用中得到美的享受,又让数学能够活学活用,让学生对数学更有信心。
  (二) 可以采取的方法
  1. 每名学生积极参与
  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将所教内容与学生的知识水平相对应,多设计一些师生互动的环节,利用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来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减轻学生对教师的畏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
  2. 进行不同的成功体验
  让学生都要有成功的体验,是新时期教学的重点,教师要通过教学情境设计不同的实践,根据学生能力安排不同的挑战,尽可能让每一名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数学是系统且连续的,必须要循序渐进,所以要让优生更优秀,让后进生不断变优秀。而这些都需要学生对自己充满自信,成功的喜悦便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让每一名学生都体验到成功,并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积极表扬和鼓励
  小学生因为年龄原因,都改不了争强好胜的毛病,但是这也是一个优点,因为他们会不断努力,以求得到表扬。所以,教师要掌握好度,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真诚的表扬,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不吝表扬,特别是在学生取得进步的时候,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表扬与鼓励。这样,才会让学生不断保持学习的兴趣,并不断努力,以求更多的表扬。
  4. 实践活动进苗寨
  贵定县生活着苗族的一支,他们有传承千年的文化,这些文化活动中,不只可以让学生受到艺术的熏陶,也能学会灵活运用。教师可以带学生去苗寨学习舞蹈,让学生根据数学的规律去排列队伍。让学生一边学习舞蹈,一边体会数学知识。数学与生活的结合,会让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更加浓厚。
  五、 总结
  我们应该因地制宜,选择符合校情学情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小学时期便打好基础。在培养学生兴趣上,要切合实际,赏罚分明,多鼓励,少批评。让学生始终有不断进取的决心,又不会骄傲自满。教师应该把握好一个度,方能让数学教学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王达敏.世界文学视域中的中国乡土小说研究——丁帆学术成就之一[J].文艺争鸣,2013(3):76-81.
  作者简介:
  冯亚琴,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定县第三小学。
其他文献
期刊
摘 要:本文对小学科学课程中涉及的两个常规实验进行了探究和改进。研究表明,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若一味地照本宣科,不对其步骤和方法加以思考和改进,可能会导致实验现象不明显,甚至失败。本文对两个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给出了改进意见,对课堂实验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方案改进  小学科学是一门科学启蒙课程,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这种素养主要是通过科学探究活动获得的。在这
摘 要:在互联网技术发展越来越迅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越来越被国家所提倡、乡村振兴战略如火如荼实施的当代中国,培育“双创型”农民已经成为进行乡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目前“双创型”农民的培育虽然正在逐步展开,但仍存在许多困难和不足,本文将分析“双创型”农民培育的现状、探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双创型”农民培育的对策。  关键词:“双创型”农民;培育现状;对策  党和国家一直对“三农”问题
煤炭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全新的系统工程,既不能以偏概全、以点带面,更不能蜻蜓点水、半途而废,只有坚持“建立体系、全力推进,编制方案、全员推进,设定内容,全额推进
摘 要:近年来教育开始越来越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随着教育手段和方式的不断更新改变,思维导图应运而生,它将思维可视化,这为展现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可能,为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了技术支持。本文就核心素养下如何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为话题,浅谈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价值意义,并以中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在课前进行自主预习个案为例,分析该种方法对学生成绩的影响以及利用思维导图在课前自主
摘 要:随着我国加入WTO组织以来,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交流变得愈加紧密,学习英美文学课程变得十分必要。语言与文学作品能够将一个民族文化环境的习俗、信仰和普遍价值取向体现得淋漓尽致,因此,我国大学课程中要求开设英美文学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和阅读英美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从而提高大学生自身的英语水平。  关键词:英美文学;文化因素;历史文化  英美文学课一直都是我国大学英语的一门主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