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暗示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37228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要抓住学生的心理,来设计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就暗示法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暗示教学;妇产科护理学
  【中图分类号】R47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796-01
  1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运用暗示教学法的原因
  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理论知识和实践性较强的临床专科,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习积极性,提高妇产科护理学课堂教学效率,是当前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中职教育教学的对象是15—18岁的学生,由于她们的自尊心与个性人格倾向较强,虽然对新鲜事生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知识有强烈的求知欲,但是学生认为学习是苦差事,且学习能力低下,学习过程枯燥不能给予快乐,不愿自主学习,造成教学目标无法落实;使许多学生感觉学业和就业压力过重,存消极心理。从学科教学的现状看,教师“填塞式” 教学会引起学生逆反厌学情绪,使师生关系出现紧张,对抗抵触,教学环境出现尴尬不协调状态,作为一名妇产科教师除了要探索一种高效率的教学模式以外,还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
  2暗示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
  暗示教学,就是对教学环境进行精心的设计,用各种综合方式建立起无意识的心理倾向,创立高度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的需要和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获得更好的效果。此教学理论是对传统教学的重大变革,其教学原理在渗入教学实践中,对促进我们的教学改革,完善我们的教学过程,丰富我们的教学理论是很有意义的。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学生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效果就越好”。暗示教育能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悟出“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的道理,要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效果,教师要学会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暗示教学法。
  2.1 环境暗示
  教学中的环境暗示,就是通过具体、直观、生动的形象营造良好的学习场景、氛围来感染学生,强化暗示刺激,使学生专注、投入在潜意识的作用下主动的学习参与活动,可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对教室的环境应进行科学合理布置,为学生创设一个明快、舒适的学习场所,多给学生学习是愉快的,我能成功等积极暗示,以减轻她们的心理压力,使她们能轻松愉快地从事教学活动。例一讲到产前检查时,围绕教学内容,设置模拟产科门诊:如产科诊断检查台、听诊器、胎心监护仪、血压计、测量磅、骨盆、胎儿模型以及产期检查、孕期健康宣传图片,老师模拟产科医生对孕妇进行检查,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无意识的接受新知识,从而完成和达到教学效果。运用多媒体的声音、影像、图片等给学生带来听觉、视觉、感觉等各个方面的新鲜刺激,激发学习兴趣,拓展联想想象的广阔空间;在正常分娩实验课中,学生在模拟的整洁温馨产房中,严格、无菌的规范按照操作产程在产床上对模型产妇练习接生,带着对知识的好奇、兴趣,那么的投入和兴奋。美国快速学习创新者查尔斯西米德在研究中发现:“在一种特别放松中,我们的大脑最能接受进来的信息”。
  2.2 修养暗示
  常言道:“言传不如身教。”在学生品质教育方面,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学生来讲,有时比语言暗示更有效。师生在思想上产生了共鸣,就达到了“亲其师,信其道”的目的。
  教师作为心理暗示的实施者,用师德去潜移默化你的学生,若学生对教师充满了敬佩和信赖,有着美好的情感,那么他就会专心地听课,这必然依赖于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上提供美的意境。让学生在敬佩、信任的情感体验中产生崇拜感,从而树立“权威效应”。暗示信息一旦打上权威的烙印,就容易引起崇拜者很高的敏捷反应,从而有得于增强暗示信息的穿透力和有效性。例如首次上课时也时给学生的第一印象:讲课风趣、知识面广、生动、热情又充满热情,这样对今后有效教学就作了良好的铺垫。再之约法三章规范课堂行为,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把学生的心收拢到课堂上来,但严格≠严厉;接着介绍妇产科概况、发展过程、新的科技手段和新技术,通过妇产科典型临床病例分析或总结事故经验教训,将问题导入,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接着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用知识的力量去征服学生的心,用老师为人师表的言行去感染学生的心,让你的课堂充满激情、智慧、快乐。
  2.3 语言暗示
  一位教育学家告诫我们:“教师一句话可以成就一个天才,同时,也可以摧毁一个天才。”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简洁明快、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本身就是一种良好的暗示。无论是教学讲述、辅导答疑、课堂提问、作业布置还是表扬或批评学生,教师都要注意自身语言的得体与适度。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说的正是语言的魅力。教师如能用自身的语言魅力感染学生,学生就会在潜意识里喜欢你,喜欢学习。在教师良好语言的暗示下,学生会变得自信、活泼、好学、奋进。语言暗示会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除了口头语言暗示外,也可以采取书面语言暗示。通过上述书面语言暗示,出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现象。教师在书面语言暗示方面,不要怕耽误时间和精力,教师手中的笔是一个神奇的指挥棒,可以给学生以激励,也许会成就一个天才。这种潜意识与显意识的不断转化与协调,就会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4体态暗示
  所谓体态暗示,就是教师用体态语言对学生加以暗示,传递着师爱的信息,使学生如坐春风,心旷神怡,因而课堂气氛总是那么愉悦和谐。例如:在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学习时,基本病理变化如何?解释临床三大主征与病理的关系?治疗为什么首选解痉药?学生在老师充满爱的微笑教学中,打开了思维闸门,使学生思维活跃起来,发挥出最大的潜能,自由而自信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大胆地表达见解,体验成功、获得满足,取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平和的微笑能拉近师生距离;鼓励的微笑能开启学生的思维;赏识的微笑让学生找回自信;宽容的微笑让学生重获信心。其次,如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恰当的运用体态暗示的艺术手段,可以巧妙的表达出“弦外之音”,取得“无声胜有声”的结果。   2.5旁逸暗示
  所谓的旁逸,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故意从教材中跳脱开去,自然地引入带隐喻性质的事例、资料或自身的生活經验等,看似节外生枝的闲聊,实为旁敲侧击的暗示,最终使学生心领神会,恍然大悟,效果比明示更好。这种学习过程中的自发性、随机性和潜在性的无意识刺激,对学生有意识的学习能起到一种奠基和补充的作用,达到两者“双重交流水平”的和谐一致,从而创造出最佳的学习效果。
  2.6 反向暗示
  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明白道理,有时可以借助反向刺激物的暗示,使学生产生相反的心理和行为反应,起到正面启发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2.7 接近暗示
  就是借助教材内容比较接近的某一方面,给学生提供暗示,指引解决问题的方向,激发学生积极思索探讨,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只要细心的发掘,去设计,就可以给训练找到众多的顺藤摸瓜的机遇,从而拓展学习机遇途径,实现教学的优化。
  2.8 音乐暗示
  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是上课铃声响起,同学们才急急忙忙的走向教室。这时,教师还要花几分钟时间维持秩序。而学生却沉浸在下课玩耍的兴奋中。这势必削弱课堂教学效益,降低学习效率。但如果我们能够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到达教室,等预备铃响后组织学生坐好,静息,用自己最舒适的姿势放松自己。同时,播放一些轻柔、舒缓的音乐,可以闭上眼睛静静的听音乐帮助学生放松,这时,教师可以诱导学生进行想象练习,学生通过音乐暗示,舒缓人的情绪,心态平和,精神饱满,精力集中,学习起来自然事半功倍,极大的提高了教学效益和学习效率。音乐可以激发情感,同学们通过这节课学习,对枯燥的医学知识感到兴趣,感到生命过程是那么美好、精彩、让人震撼感动,使情感进一步得到升华。
  2.9 情景角色参入暗示
  是指暗示者将自身的角色融入被暗示者之中,或者将暗示者的角色变为被暗示者,将双方的距离拉近,激起被暗示者相同的想法,从而达到心理暗示的目的。这种技巧常用的语言是: “假如你在产妇,你是护士… …”等,这些语言的运用就使得双方的角色在不断转化,使师生更容易达到心理暗示的最佳效果。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习兴趣,启迪了智慧,促进了动手能力,拉近同学们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距离,达到了最好的教学效果。
  以上是在妇产科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的暗示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是
  2.9.1 抓住恰当的时机:暗示法渗透到教学中并不是每节课都可以用,在运用暗示法教学之前,
  必须精读教材,分析教材,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仔细分析哪些地方可以用,哪些不可以用。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什么时候使用时机最为成熟,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
  2.9.2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在备课时,应认真做好学情分析,尤其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从而确定采用哪一种暗示途径,这样,就会在教学中挥洒自如,提高教学效率。
  2.9.3 注意运用后的后效,以便及时总结,为后面的教学做准备。
  总之,科学地运用暗示所产生的心理刺激作用,对促进学生的认知过程具有积极地意义,我们应当积极探索暗示法在妇产科教学中应用的路子,使其更好地为提高妇产科教学效率服务,为提高学生的整体人文素质服务。
  参考文献:
  [1] 陆芳.论暗示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2] 张玉文,暗示教学法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第7卷第3期,2005年5月
其他文献
目的:在心血管内科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较为常见,本文主要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探究.方法:将3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治疗时利用常规的药物,观察组患者需要在此基础
目的探讨对白内障术后发生角膜内皮炎的及时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通对2010年2月至2014年3月在江西省人民医院及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就诊的12例(12只眼)白内障术后发生角膜内皮炎的患者进行分类,根据病情建立个体化治疗方案,采用抗病毒药物及局部或同时合并全身应用皮质激素治疗及降眼压等对症治疗。观察疗效并进行随访。结果全部病人均获得较好疗效,随访3~4个月,未见复发。结论白内障术后角膜内皮炎可能与手
【摘 要】对医院供应室护士的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针对职业压力、环境因素及个体因素等,通过合理人力配置,稳定护理队伍;改善工作环境,强调双向防护;加强心理调节,建立良好的科间合作关系等相关干预方法,提高了工作人员的职业成就感,体现了自身的专业价值,同时促进临床科室与供应室人员的默契配合,为临床提供满意服务。积极促进了供应室护士心理健康,调动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职业使命感,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期刊
有人已从不同侧面报道了各种性别分化异常的疾病或综合征[1] ,也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性别分化异常的病因与分类[2 ,3 ] 。但现实的临床工作中 ,依然在诊断、分类方面遇到不少混
目的:本文主要针对老年性支气管哮喘治疗方法 以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客观探究患者的临床资料,在责任护士以及主治医师共同努力下总结老年性支气管哮喘
目的探讨改良折叠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对眼外伤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黄斑区视网膜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5月至2013年12月在唐山市眼科医院随机抽取行改良折叠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的眼外伤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患者25例(25只眼),利用OCT测量术前及术后1 d、1周、1个月时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直径1 mm区域、3 mm区域及5 mm区域的上方、鼻侧、下方、颞侧9个区域的视网膜厚度。结果术前及术后
从性染色体数量异常所致的性别分化异常的报导中 ,196 0年 ,Mular和Ockey首先报道了 4 8,XXYY染色体患者的存在 ,认定是“双重男性” ,至今已有 6 4例具有此少见核型的患者被
【关键词】内科护理学;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795-02  2008年通过的《护士条例》提出“应届护理专业毕业生实习结束即可报名参加护士执业考试,考试合格者取得护士执业证书,医疗卫生机构以此作为聘用护士的先决条件之一”。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是我国护理管理工作步入法制轨道,逐步与国际接轨的必要途径,是规范化培训的重要
期刊
目的总结α-氰基丙烯酸异丁酯眶前路直视下瘤内注射辅助眼眶血管性肿瘤摘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临床病例系列研究。对2008年8月至2012年8月解放军474医院诊治了8例眼眶脉管性肿瘤,其中静脉畸形5例、动静脉畸形2例、淋巴管畸形1例。手术中暴露肿瘤前极,选择粗大血管粗针快速注入α-氰基丙烯酸异丁酯后进行肿瘤摘除,术后随访3月至2年,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8例血管性肿瘤较完整摘除,术中出血少,简化了操
目的:探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方法 ,以便于食物中毒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方法:分别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国标检测方法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快速检测方法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悬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