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西他滨和奥沙利铂联合阿帕替尼治疗胆囊癌效果观察

来源 :肿瘤研究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sky6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吉西他滨和奥沙利铂联合靶向药物阿帕替尼治疗胆囊癌的效果。

方法

对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山东省海阳市人民医院、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和烟台市海阳荣军医院收治的82例胆囊癌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用药情况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吉西他滨1 000 mg/m2,30 min静脉滴注,第1、8天;奥沙利铂100 mg/m2,3 h静脉滴注,第1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方法基础上,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500 mg/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不良反应及生存情况。

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为70.73%(29/41),低于观察组的92.68%(38/41)(χ2=6.609,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癌胚抗原(CEA)、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及Dickkopf-1水平均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011、3.048、4.444、4.514,均P<0.05)。观察组患者蛋白尿、手足综合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116、4.986,均P<0.05)。随访1年,观察组2例死亡,生存率为95.13%(39/41),对照组8例死亡,生存率为80.49%(33/41),两组患者随访后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0,P<0.05)。

结论

吉西他滨和奥沙利铂联合阿帕替尼治疗胆囊癌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患者的预后。

其他文献
胆肠吻合术是治疗肝外及良恶性肿瘤、先天性胆管扩张、炎性胆管狭窄、需要切除病变后重建胆管引流、医源性胆管损伤等肝门部胆管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胆肠吻合术是肝胆外科的常用术式,对于肝胆外科医生而言,无论是手术方式的选择、缝合方式的选择、缝合材料的选择乃至支架管是否放入都需要术者进行慎重考虑,因为任何一个选择的差别或不恰当都会导致吻合口狭窄和反流性胆管炎等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增加。胆肠吻合相关技术的发展
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是指结直肠癌确诊前或确诊时发现的肝转移。与异时性肝转移相比,同时性肝转移患者的预后更差。同时性肝转移因需要面对原发灶和转移灶,所以在治疗方式和手术顺序上具有多样性,故在保证患者生存获益的前提下,合理的选择至关重要。因此本文从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定义、不同病灶状态的策略选择、手术顺序的选择、最新手术技术的进展等方面做一综述和回顾,同时分享本中心的治疗经验。
手术切除是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金标准,随着系统治疗的不断进步,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治疗的理念也不断更新,本文结合作者单位临床实践,对结直肠癌肝转移外科治疗相关问题做一简要述评。
目的探讨感染性胰腺坏死(IPN)患者复数多重耐药菌(MDROs)感染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20年2月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34例具有明确病原学依据的IPN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85例,女性49例,年龄(46.69±14.11)岁。按引流液中病原菌耐药情况将IPN患者分为复数MDROs感染组和非复数MDROs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更换抗菌药物种数、联用抗菌药物种数
目的探讨老年感染性胰腺坏死(infected pancreatic necrosis,IPN)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0月30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通外科急性胰腺炎诊疗中心收治的IPN患者资料,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年龄≥65岁)和年轻对照组(年龄<65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合并症、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治疗方式及结果、总住院时间、ICU滞留
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等微创手术的普及和发展,医源性胆道损伤和损伤后胆道狭窄的发生率较以前明显增加。腹腔镜胆囊切除的胆道损伤以热损伤为主,热损伤后的胆管组织易发生胆道狭窄。复杂的医源性胆道狭窄的治疗目前仍是一个棘手的、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要进一步探索医源性胆道狭窄的治疗方法,必须借助于胆道狭窄的动物模型。本文根据国内外文献,就目前几种胆道良性狭窄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及其利弊做一综述。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同期切除在治疗同时性左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7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同期切除的同时性左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全腹腔镜组、全开腹组及杂交术式组。比较三组间患者的术中情况、术后短期转归及长期生存。结果共96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全腹腔镜组29例,男性21例,女性8例,年龄(57.8±1.6)岁;全开腹组28例,
胰腺导管腺癌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未分化癌是一种极其罕见的恶性肿瘤,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验及影像学检查均无特异性。其诊断主要依赖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可辅以放、化疗,愈后理想,但术后需定期密切随访。本文报道了一例胰腺导管腺癌伴破骨样巨细胞未分化癌患者诊治情况,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了讨论。
期刊
Mirizzi综合征(MS)不仅包括胆管外在压迫所致的临床症候群,还包括胆囊-胆管瘘及胆囊-肠瘘的形成。MS的病理过程复杂,患者就诊早期需处理急诊状态,后续治疗寻求手术根治原发病灶。虽然腹腔镜治疗MS越来越被胆道外科医生认可,但目前开腹手术仍是其主要治疗方式。对不能耐受手术的高龄患者,经皮穿刺引流或内镜下引流可作为缓解MS胆道梗阻的选择。本文就相关问题做了综述。
目的探讨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sCRLM)术后早期复发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8年12月至2016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肝胆外科sCRLM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通过限制性立方条分析,探索复发出现的早晚与远期预后的关系,依次行单因素Cox、多因素Cox分析验证6个月作为早期复发定义界点的可行性。随后应用逻辑回归、支持向量机、决策树、随机森林、人工神经网络及XGBoost机器学习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