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路径研究

来源 :中国集体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ban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按照应用发展的要求,从价值取向构建、内容体系的科学设计、评价考核机制的强化、聘任制度的严格推行、培养方式的应用型改革和后勤保障的强有力提供等方面,努力推动教师队伍向“双师型”发展,以此构建起“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
  2014年6月,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引导一批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支持定位于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本科高等学校实行综合改革,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然而在转型发展过程中,探索建立适应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有效路径,是当前转型工作的重点,也是工作的难点。在这种时代大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成为高校转型发展研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学术界和教育界纷纷开展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发展的探讨工作和实践工作,也提出了一些可以借鉴的建议;不过,当下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从理论研究到实践运行都还有很大的发展提升空间。因此,结合学科专业发展研讨旅游类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双师型”教师的概念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双师型”教师不同于单一的理论型、实用型教师,有着自己丰富的内涵,有着自己严格规范的标准体系;同时,“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关键要素,具有诸多的重要价值和长远意义。
  (一)“双师型”教师的概念与内涵
  教师队伍发展的理念很多,“双师型”教师就是其中之一。“双师型”教师的话语已经提出了多年,严格统一的定义还没有真正形成,不过已经达成了一定的共识,普遍认为“双师型”教师应该是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专业理论和专业学术以及教学能力,同时还应该是专业实践应用能力与实践指导能力非常强,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有些学者将“双师型”教师称之为复合创新型的应用型教师。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1. 从教师本身来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能够极大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队伍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视域,还能够提升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指导能力,从而极大提升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职业发展境界和层次。
  2. 从学校来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能够为学校转型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应用型教师队伍,为学生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充足的教师资源,从而能够极大推动学校转型发展和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3. 从学生来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能够推动学生的专业学习与成长更好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能够引领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专业发展和职业成长,能够极大提升学生实践训练的效果,从而促进学生也朝着理论与实践型相结合方向发展,有利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朝着复合创新的人才方向发展。
  4. 从国家和社会来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能够极大促进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从而为国家输送创新型人才;同时,“双师型”教师能够促进高校科研的不断创新,从而推动国家的科研创新发展。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过关键是在于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可以说教师队伍是当前地方高校向应用型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和科学发展的瓶颈,这个问题不解决好,将很难推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当前,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所需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状况,整体上看,从质量到数量,从建设的内容到模式和方式,从建设环境到平台等方面均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这些情况都严重影响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发展。因此,旅游类应用型本科院校很有必要探索一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同步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之路。
  (一)国家与政府层面存在的问题
  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全力支持。不过就目前来看,地方政府做得很不够,比如没有制定一个本地区高校“双师型”教师的发展规划,没有投入专项经费支持“双师型”教师的发展,没有做好该地区各个部门支持“双师型”教师队伍发展的统筹协调工作。这些都彰显了地方政府在推动应用型本科院校科学发展中,对其“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建设工作显得还不适应,很不成熟。
  (二)地方企业部门与行业部门存在的问题
  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还需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部门的大力支持。就当前情况来看,地方企业和行业部门与应用型本科院校虽然有一些合作的项目,事实上也在推进,不过,合作重点放在地方经济发展项目的合作上,没有真正抓住合作的更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没有很好地为学校提出一套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教师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在很多信息方面的提供上,显得很还不够积极主动。这些都彰显了地方企业和行业部门在推动应用型本科院校科学发展中,对其“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建设工作重视的力度和广度不够。
  (三)学校层面存在的问题
  1. 价值取向问题。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时,没有真正认识到这项工作的诸多价值和意义,导致构建这项工作的价值取向显得不成熟,影响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健康发展。
  2. 内容体系问题。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时,对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培训的内容设计规划不够,没有很好地切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没有很好地把握地方高校应用性转型发展的大趋势,导致“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内容不够实用,不够宽泛 ,影响了“双师型”教师的实用性成长发展。
  3. 方式问题。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时,没有很好地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和方式,没有很好地与地方企业和经济主管部门协作,导致没有设计好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训模式和方式,影响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效果。   4. 环境问题。应用型本科院校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时,没有很好地考虑到一种教师文化环境的营造,尤其是一种应用性教师文化的建设没有到位,还是停留在通识教育视野下的教师文化建设层面,严重影响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环境气氛营造,非常不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发展。
  5. 平台问题。应用型本科院校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时,既没有好好构建起与地方企业、经济发展部门合作的项目平台,也没有利用好网络平台,导致“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没有能够很好地与地方发展契合,影响了应用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平台发展。
  6. 后勤保障问题。应用型本科院校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时,对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资金投入、人力投入、基础设施投入等等方面做得很不够,远远不能满足“双师型”教师队伍培训的需要;同时,在政策和制度方面,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完善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考核和聘任标准与机制,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驱动力不足。
  三、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水平的基本策略
  针对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现状,结合其重要性,按照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宗旨和发展规律,我国地方高校应该转变教师队伍的发展模式,以应用型和实践性为重点,努力争取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与配合协作,建构起多元合作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以此推动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科学化、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发展。
  (一)地方政府层面应该采取的措施
  1. 通过立法手段,将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发展纳入法治化发展的轨道,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情况,制定一套地方高等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将之制度化和常态化。
  2. 通过行政手段,统揽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制定出一个详尽的发展规划,以此做好人力、物力和财力的统筹协调工作,尤其在“双师型”教师与地方经济部门合作方面做好相应的协调工作。
  3. 做好引导工作,引导应用型本科院校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来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引导应用型本科院校根据地方经济发展规律和高校发展规律做好自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规划工作和实施工作。
  4. 重点做好支持工作,尤其是从经费和政策上鼓励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为其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持。
  (二)企业与行业部门应该采取的措施
  1. 提供人才和行业发展的信息 ,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提供一些发展的方向和内容指向。
  2. 提供实践平台,开展实质性的合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与培训提升提供多种实用性的训练平台,搭建好企业与本科院校合作培训“双师型”教师的平台。
  3. 学校应该采取的措施
  一是构建复合型的价值取向,推动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健康发展。这就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坚持科学化、人本化、实用化的价值取向,将“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各个方面纳入科学化、人本化和实用化的发展轨道,以此推动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可持续发展。
  二是设计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标准体系和内容体系,夯实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这就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时,要好好规划建设的内容体系,将专业成长、职业发展、思想道德、技术实践能力等方面纳入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内容体系,力求“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扎实推进。
  三是充分调动地方与社会力量,积极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复合实用型的模式。这方面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充分利用好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积极与地方企业、政府部门合作,共同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项目与平台,形成一种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教师培训平台。
  四是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师文化氛围,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这就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时,要好好根据需要,利用好校园文化的建设机会,将教师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形成一种教师专业成长学习的教师文化氛围。
  五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积极做好后勤工作,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做好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的后勤工作,力求排除“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障碍和制约,为其发展提供诸多的便利条件。
  总之,应用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一个系统的、重要的长期性工程,需要学校、地方政府、地方企业和社会等层面大力支持与协作,也需要多层面的思考和探索。目前重要的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好好分析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和规律,把握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的规律与原则,争取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支持,建构起“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发展与培养提高的长效机制,以此推动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军.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策略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4(12).
  [2]朱光俊,杨治立,杜长坤.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9).
  [3]田园.基于产学研模式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探究[J].陕西教育,2013(10).
  [4]李明惠,顾荣蓉.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路径研究[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
  [5]张艺,孙维连,马志凯.论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与策略[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4(02).
  (作者单位:四川旅游学院)
其他文献
2002年以来,邯郸县南堡乡农民在县农业局技术人员指导下,采用小麦番茄连作,上茬种小麦,下茬种番茄.目前,栽培面积已发展到1 100亩,一般亩产小麦450公斤,番茄4 000公斤,收入3
为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河北省农业产业协会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正在大力开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及生产基地的现场观摩活动。从6
仁用杏是我国北方主要干果之一,指以生产杏仁为主要产品的杏,分甜仁和苦仁2种。杏仁有很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杏仁系列产品越来越受广大消费者喜
采用高温固相法于弱还原气氛中制备了Ba1-xCaxMgSiO4:Eu2+(x≤0.15)发光材料,测量其光谱特性,分析Ca2+掺杂对该发光材料光谱的影响。XRD图谱研究表明:Ca2+在BaMgSiO4基质中极限溶解
在空气中900℃温度下,对纯天然无水芒硝(Na2SO4)和TbF3的混合粉末加热20min,制备了Na2SO4:TbF3发光材料。并测量了在室温中真空紫外-紫外光下的发射和激发光谱。发射光谱有一系
文章通过对我国慈善组织现状的调查,就我国慈善组织监管立法、外部审计、信息披露及公众参与意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这些问题从政府、企业自身及社会公众的角度提
卷烟购进调控分为每周监测、月度调控、季度调整三个层次,从总量、单品两个维度进行。每月、每周购进由市州公司自主安排,对超过红线的总量、单品由省局预警,对需要置换、调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我国市场环境逐渐地复杂化,工商行政管理改革势在必行。工商行政管理应注重改革的时效性,发挥行政管理应有的作用。文章基于对我国企业行政管理思想的一些认识,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改革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一些相应措施。   关键词:工商行政管理;企业管理;改革实效   经济的不断发展给工商行政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市场环境中运营机制的进一步深化,导致了很多市
利用偏压增强化学气相沉积系统,以CH4、H2和NH3为反应气体,分别在沉积有钛膜和碳膜的Si衬底上制备锥形碳结构,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和显微Raman光谱仪对其进行表
供佛杏在河北省张家口地区栽培历史悠久,是张家口市阳原县的一个优良地方品种。该品种果实圆形,平均单果重81.6克,最大果重150克;果实纵径5.2厘米,横径5.6厘米,侧径5.1厘米:果顶凸出;缝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