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渐多元而稀远

来源 :海峡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ui18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能因为大海的缘故,厦门是一座内敛却又外放,自我而又包容的城市。这里的大街小巷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咖啡馆,也有一些茶馆散落在城市角落,静候本港人的到来。一些社区,歌仔戏不时上演,然而厦门却又早与钢琴结下不解之缘,甚至鼓浪屿有着“钢琴之岛”的美称。这里被标上“小资”、“文艺”的标签,却仍可以找到传统、“过时”的情怀。
  对我来说,很难给厦门以及厦门腔调下一个定义,因为它是多元的。只是,厦门的某些东西,日渐稀少,它正变得和国内大多数城市越来越像。它故有的腔调,变得稀远,并被各种声响干扰。
  作为摄影师,我常喜欢穿梭在老城区的小巷,因为可以看到更真切、生鲜的生活。我曾见的一幕,大概可以概括我心中的厦门的腔调——在沙坡尾避风坞畔,有好几个老外站着聊天,其中一个老外大叔和本地大叔聊着天,本地大叔随口唱开了,老外大叔赶紧用英语跟另一位老外大叔解释……
其他文献
我现在每天跑步去上班,一天超过15公里就奖励自己一瓶啤酒,都说北京雾霾不适合运动,我觉得这是懒惰的借口。这次跑完五夫也不例外,五夫景色既美又多元,村民都很热情。现在有些马拉松比赛一味求大,动辄几万人,导致效果不佳,安全也出问题。我觉得赛事可以像这样做小做精、提高门槛,让跑步圈的人有比较好的感受,其次才是规模。
期刊
盛夏的福州,43岁的林红在她位于仓山公园路上一栋陈旧的红砖洋楼二层的办公室里,向我展示一本让她初识“朴门”并决心投身于此的台版书《向大自然学设计:朴门Permaculture启发绿生活的无限可能》。这是一间能让一个充满求知欲的“野孩子”兴奋的办公室——货架上、地板上堆满了野营和活动装备,一整面墙的书架上码满了关于动物、植物、河流、山川以及农业知识的书籍,其中有一小部分是关于“朴门”。  在2010
期刊
购买台北设计之酒店  好旅馆融合在地美好种种  设计旅馆在全球兴起,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的事。其因拥有强烈的主题和独特的品味设计装潢而自成风格,一开始并非主流的旅馆类型,1997年国际时尚精品 Gianni Versace介入,打造位于澳洲黄金海岸的Palazzo Versace旅馆,使设计旅馆成为新潮。  台北设计旅馆风潮兴起,是近十几年的事情。位于台北市光复南路的国联饭店是第一家标榜“设计”的
期刊
CULTURE TOUR  同行的一位媒体前辈20多年前第一次到旺角,说,除了许多讲着英语、不同肤色的游客,旺角市井的夜市就如同在厦门。十年前到旺角采访刚开业不久的朗豪坊购物商场,她邂逅了香港影星汪明荃,站在商场长达70米的“通天扶梯”上,香港旅发局的人告诉她这里基本是香港本地居民来购物。  我是第二次到旺角,第一次来也是近年的事。两天晚餐后我都习惯性走到酒店G层,通过廊道直接逛入朗豪坊。来这里的
期刊
翔安大嶝镇由大嶝、小嶝、角屿三个岛屿组成,俗称“英雄三岛”。大嶝岛具有浓郁的田园风光和乡村风情。初次走到阳塘街道时,我们都很惊讶,这里不过两段路就到皓月天别墅区,谁都想不到这个小村落的生活居然如此有声有色,组成田园诗的因素在这里都找得到:正在给胡萝卜田浇水的老大爷,在路边棚屋里剥海蛎的78岁闽南阿婆,刚从海边回来、裹着红头巾的运海蛎大嶝女……在这个夏日里,映衬着随地势高低错落的各式农民房,不禁让人
期刊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厦门人,生活中经常要回答朋友关于“厦门哪里最好玩的问题”。我的回答都是,“来厦门不是玩景点,而是小住几天,放慢节奏,去小街小巷感兴趣的地方转转,发个呆看个海,体会一个慢城市的乐趣。” 事实上这也是我眼中的厦门。  从学生时代开始,我就当背包客四处行走,大城市的繁华最初给我新鲜感,可是快速的节奏也让我找不到归属感。在去过几十个城市之后,我发现对家乡厦门的感情越来越浓厚,因此萌生了用
期刊
旺角朗豪的明阁餐厅已连续6年入选米其林。6年中两任主厨都姓曾,是兄弟。前一任主厨是弟弟,辛苦摘来米其林星星,后全家移民澳洲。把明阁当自己的baby一般的他,舍不得将其交予他人,于是去年初,叫来同样在香港很有名望、入厨40余年的哥哥曾超烈接手打理明阁。米其林评选是“隐性”的,餐厅根本不知评定者何时来体验。但在评选中主办方明确一条,主厨更换是影响星级的指标之一。顶着这么大压力,曾超烈师傅愣是没让“米其
期刊
我不是厦门人,从90年代初到厦门,我在这里待了将近20年,度过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恋爱、生子、安家。我对厦门的印象就是没有印象。之所以没有印象,是因为厦门就是你觉得应该的那样,既不像泉州那样金戈铁马,爱拼能赢;也不像漳州那样从容淡定,随遇而安。  如果腔调就是与众不同,是的,厦门当然有自己的腔调,她的腔调就是她的多样和包容。厦门腔调独特的兼容性,使得每一个来自不同地区的人,都感觉那似乎就是自己所
期刊
一场小飞跑了的“喻舟秀”  接通喻舟电话的前一秒还在“飞鱼粉”和“采访者”定位中动摇,开场白都没想清楚,喻舟先开了口:“小飞不骑车啊,也不运动,所以刚才他跑了!只有我了不好意思……”所以,以下是一个爱跑步、爱骑行、漫画界最美女主播的专访,和一次“小飞跑了”的骑行专题飞鱼秀。  今天我们聊的主题是,城市人的骑行生活。  “我们骑上单车,没车的就在前梁和后架上带着,一路摇着转铃在夜幕下浩浩荡荡出了院门
期刊
我们总是把新锐、潮流,定义给新酒店。已经10年的“老酒店”——香港旺角朗豪,却扎扎实实地把这标签握在手中。  传承于欧洲奢华酒店朗廷集团的朗豪落地旺角,是配套于香港改造项目朗豪坊。朗豪坊由朗豪坊购物商场、朗豪酒店以及朗豪坊办公大楼组成,2004年落成,是旺角毋庸置疑的地标。该项目由香港市区重建局和鹰君集团合作,从规划、拆除到兴建,经历了逾10年。项目所在地原是“棚户区”,酒店、写字楼、商场,以新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