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手术室体位摆放中的应用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lphiz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手术室体位摆放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查找手术室体位摆放中存在的问题,对存在的问题分析、总结制定改进措施,并将改进前后状况进行比较。由于“护士年轻化以及培训不到位”等原因而产生手术室体位摆放满意度由原来的73%下降到45%,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在手术室体位摆放中的应用,规范了标准,提高了操作技能,充分发挥出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提高了科室人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手术体位摆放满意度。[1]
  【关键词】 品管圈 手术体位 应用
  品管圈即质量管理小组,由相同、相近或互补工作场所的工作人员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组织团体,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达到患者满意,员工及社会受益,解决质量管理的问题。近年来,医疗领域的学者和专家越来越多的应用品管圈进行医疗质量管理和患者安全管理。
  手术室体位摆放是手术护理配合中非常重要而又十分困难的问题。有些手术时间长,视野暴露不清,巡回护士在术中不断的调节体位,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护士的精力,也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增加病人的痛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如果更加科学、规范、有效的管理手术室体位摆放,提高手术质量和效率,成为手术室体位摆放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我科运用“品管圈”相关知识,通过组圈、选题,最终针对“加强手术室体位摆放管理”开展了管理活动,并运用PDCA循环原则,进行现状调查、要因分析、制定实施对策,取得良好效果,现汇报如下:
  1 方法
  1.1 培训
  我科自2013年2月对护理人员进行了QCC知识培训,主要是针对年资较长的护理骨干,通过召开会议及观看视频使大家理解、掌握了品管圈活动的意义。
  成立QCC小组,小组由六人自发组成,民主选取圈长一名。我们的圈名为“守护圈”,寓意:安全、高效、协作、温暖,安全是手术室工作的基础,高效是手术室工作的特点,协作代表手术室护理是一个统一协调的过程,温暖代表给患者的感受。我们的圈徽由绿色代表生命的希望,红色代表我们的爱心,将两心相连的是我们的手,寓意着用我们的巧手,用我们的爱心,为患者送去生命的希望![2]
  1.2 主题选定
  召开圈会,运用脑力激荡法,鼓励圈员根据2012年至2014年外科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内的十项内容进行分析发现,从2012年开始手术体位摆放满意度直线下降,由2010年的73%下降至45%,下降幅度十分明显。圈员通过举手表决方法进行主题选定,最后确定为“加强手术体位摆放’作为首要解决问题”。
  1.3 分析现况,确定改善目标
  圈员经过讨论制定了关于手术体位摆放不满意的相关具体问题的调查表,再次调查发现:1外科医生最不满意的几种体位包括俯卧位、侧卧位、截石位、垂头仰卧位。2外科医生对年轻护士摆放的体位满意度低。3 对体位垫不满意。4体位摆放随意性较强,缺乏统一标准。圈员通过与护理人员沟通交流发现:1护理人员对体位摆放重要性认识不足。2 在体位摆放过程中主动性不强。3对体位摆放的细节掌握不够,(低年资护士尤其突出)。基于以上结果圈员总结出,“手术体位摆放满意度低”由四个因素造成:1标准不统一,2体位摆放所需物品缺乏,3人员年轻化,4管理不到位。
  1.4 对策与实施
  针对问题因素,全体“守护圈”成员通过“头脑风暴”讨论作出相应对策计划”,分析、总结最终选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1.4.1 规范、统一手术体位的摆放标准
  针对“手术室体位摆放满意度低”采取的措施是:圈员们积极组织:1.通过查阅资料,观看视频2. 请外科手术医生参与、组织全员讨论、借鉴外院进修经验制定手术体位摆放标准 3.圈员们模拟摆放标准体位,确定摆放细节。
  1.4.2 体位摆放所需物品缺乏
  结合实际,1.圈员们充分考虑患者年龄、胖瘦,高矮等个体差异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些体位垫,棉垫,肩垫等,2.购置了摆放体位所需标准体位垫,3.圈长组织圈员对各种体位垫的正确使用进行模拟练习。
  1.4.3 人员年轻化,经验不足。
  我科2011新建外科手术室后同时进入新护士11人,均无手术室护理工作经验。加强人员培训:1.圈员对所有新护理士按照制定的体位摆放标准进行培训,2.护理人员分组进行练习,圈员随时指导。3.圈员负责跟台进行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4.培训完成后进行考核,不合格者再次培训直至考核合格。
  1.4.4 加强管理,提高护理人员责任心
  1成立由护士长—品管圈成员—责任护士组成的体位摆放三级管理体系。负责手术病人体位摆放标准的执行和督导检查工作。2严格执行,落实摆放标准;3教育各级护理人员“标准摆放”体位的必要性、规范性;4通过案例教育、分析、强化护士的安全意识;5各种体位垫的使用方法、标准手术体位摆放照片、注意事项、特殊细节、制订成册,悬挂于专科手术间,由圈长负责管理。
  2 效果评价及分析
  2.1 效果评价
  2014年6--8月圈员们再次发放手术体位摆放满意度调查表,结果显示:满意度由原来的45%提升至85%。效果明显。而且手术室工作人员在解决问题的能力、责任心、自信心、团队凝聚力、沟通能力、品管手法等方面有明显提升。
  3 讨论
  3.1 此次品管圈活动采用科学的方法找出了手术体位摆放不满意的最根本原因,并制定、实施对策,制定标准,达到了预期效果,杜绝了以往管理当中“屡犯屡纠,过后再犯”的管理漏洞,减少了手术体位摆放并发症的发生,解决了手术体位不易管理的问题,工作效率和手术安全有所提升。
  3.2 QCC活动有利于科室团队建设,增加了团队凝聚力。手术室人数较多、工作量大、工作独立且交流的机会较少,管理者通常是通过制度或惩罚警戒、硬性制度等形式促使某项任务的完成,因此护理人员被动工作,没有空间发挥其他才能。“品管圈”活动使每位圈员都能主动参与到管理当中,鼓励全员出席会议、全员发言、全员协力解决问题,通过随时开会等形式调动了其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性,增强了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同时也为她们创造了愉悦的工作环境,获得了强烈的归属感;营造和谐、主动、自发自愿的氛圍,真正发挥团队精神,增加了团队凝聚力。[3]
  参考文献
  [1]柴春英.品管圈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M)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7)
  [2]朱丹 周力 手术室护理学[Μ].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12(16)
  [3]毛晓萍 常后婵 张秦华 品质圈活动在手术室的应用[J].护进修杂志,2001,16(2):104--105.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摘 要】 为进一步了解我院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提高我院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的合理性,本文对我院2014-1015年抗高血压药物及门诊处方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期为该类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用药趋势以及该药的科学合理等提供相应的参考。  【关键词】 抗高血压药物 临床用药 合理用药  高血压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疾病类型之一,历来被视为心脑血管病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且该病常见心脏病、脑卒中以及肾脏病等较为严重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 要】 目的:对危重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肠炎(AAC)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94例AA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7例患者采用万古霉素治疗,观察组47例患者采用万古霉素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7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0.8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
【摘 要】 目的 研究分析孕期保健对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干预。方法 本次研究资料为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孕期检查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学法对孕妇进行分组,每组孕妇50例,两组孕妇在年龄、孕周数、临床表现等均无统计学差异,可进行组间比较。对照组孕妇只接受定期产前检查,观察组孕妇在定期接受产前检查后,还定期接受孕期保健知识的讲座,使孕妇接受更多的孕期健康知识。结果观察组50例孕产妇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由家属送到急诊室做院内急救。观
【摘 要】 目的:分析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早期X线改变,总结相关的经验和体会,为临床早期干预及治疗提供依据,可延缓继发性骨性关节炎的发生。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54例患有髋臼发育不良患者的影像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4例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患者中均符合有CE角45°、髋臼指数<41.6%、髋顶切线角≤O°、股骨头覆盖率<75%一个或多个标准。结论:X线能
【摘 要】 目的:探究垂体后叶素与欣母沛联合应用于产后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7月至2015年8月妇产科接收的产后出血患者96例进行分组对照研究,将其分成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在常规处理基础上予以欣母沛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垂体后叶素,对比观察两组产后出血情况,以及产后不同时间段出血量。结果:治疗组(12.50%)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3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