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事件相关电位(ERP)变异与临床症状和治疗的关系,探讨变异性质及相关机制。
方法对来自2007年9月至2015年3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和住院的85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和同期78名健康成人(健康对照组)作了ERP检测。并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精神症状。患者组于治疗1、2和3年进行ERP随访。
结果(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患者组PPI抑制率降低(41%±37%比68%±42%, P<0.001)、P50的S2/S1增高(87±41比51±47, P<0.001)以及彩图N400潜伏期在Cz脑区明显延迟,波幅较健康对照组低(P<0.05~0.01)。(2)彩图N400潜伏期与PANSS一般状况分(r=0.321,P=0.042)、波幅变化与阳性症状分(r=-0.437,P=0.008)及总分(r=-0.392,P=0.023)之间有相关性。(3)患者组在治疗后的1、2和3年随访时,彩图N400潜伏期和波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但PPI和P50随访主要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随访提示PPI和P50变异很可能是本病的属性标志,彩图N400变化是状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