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0tmd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的创新能力往往起源于对问题的思考与探究,这种对问题思考与探究的意识,就是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学习中培养出来的。但在教育实践中,学生的问题意识并没有得到重视,从而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就此问题做些探讨。
  一、问题意识的内涵以及重要性
  1. 问题意识内涵
  问题意识,指的是人们在实践当中意识到的难以理解和解决的问题,既有实践问题也有理论问题,因问题产生的焦虑以及困惑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能够驱使人们对于问题的思考,提高人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在教学实践中,特别是农村初中的教学,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教师往往侧重于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在课堂上总是以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为目的,很少顾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所灌输的内容。在课堂上,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形:老师拼命地讲答案,学生拼命地记答案。长期这样,学生就成了记答案的机器,对课程的理解就无从谈起,更不用说对教材内容的探究和对新问题的发现了。现今,素质教育要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并且能够对学习内容有自身的思考和见解。因此,问题意识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学生有了问题意识,他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课程内容,并对所学内容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形成自己的理解,或许对传统的理解提出具有挑战性的见解。
  二、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
  1. 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课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阵地,学生在学校中极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上,我们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抓好课堂这一主阵地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在课堂上获取并掌握知识,我们必须营造良好课堂氛围。例如,笔者在教学《始终眷恋着祖国》这一课时,开头播放了张敏敏演唱的《我的中国心》,随着那激情洋溢的节奏和那海外赤子对祖国的一片深情,同学们的学习热情马上被调动起来了。有了这样一个良好、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就融为一体了。有学生提出了有见地、有质量的问题,深入地理解了课文的内涵,教学任务也就非常顺利地得到了完成。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要的是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因为只有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能解除对老师的畏惧感以及对教材的畏难感,才能放松心情,大胆思考问题。
  2.明确教学中的主体
  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担当的是引导者的角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是学生,师生之间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形成良好的平等交流关系,教师要充分发挥好自己在教学中引导者的作用。对学生学习当中遇到的问题,要鼓励其大胆的提出,并理解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科学、恰当地评价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肯定其正确的理解,对于有偏差的理解要及时纠偏,对于错误的理解要及时纠正。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如果能持之以恒地开展这样的活动,定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
  3. 积极创设教学问题情境
  教师对于教学问题的具体设置,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课堂作为学生生活学习的主阵地,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场所。在进行课程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针对课堂涉及到的内容进行具体的讲解,并且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充分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善于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带着更深层的问题走出课堂,去寻找新的解决途径。这样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设计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学《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一文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进行教学引导:
  (1)沙漠里有哪些奇怪的现象?
  (2)作者是如何引出对沙漠中奇怪现象的介绍的?
  (3)沙漠中为何会出现这些奇怪的现象?
  (4)作为科学小品,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不仅懂得了课文所介绍的科学知识,而且了解科学小品的写作方法,学有余力的同学还会产生一系列的新问题,或许有同学对治理和利用沙漠也会产生兴趣。这样的话,一篇课文也就成就了一个人的一生。
  4.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教师角色、教学模式以及学习方式都发生了转变。课程改革使得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极大地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发展。但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教师的有效引导依旧十分重要,学生由于经验不足,对知识的理解以及问题的提出,缺少准确性、全面性和科学性,导致问题不能够向更深层次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有效的引导,鼓励学生对现实生活当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提高其发现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问题意识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教师应该发现学生的个人爱好以及个性特点,教学中重视问题的设定,课外重视培养学生对于生活实践中问题的发现,从而积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创新能力。
其他文献
时间分辨光谱是研究生物、化学、光电材料体系中的能量传递和电子转移动力学的有力工具.本论文运用多种光谱学手段研究了光合作用色素-蛋白复合物中色素分子的电子激发态性质
该论文对8种热固化剂(二乙三胺、三氟化硼-乙醚溶液、高氯酸、咪唑、70酸酐、MNA酸酐、马来酸酐、邻苯二甲酸酐等)的分子结构及固化工艺条件对环氧树脂/玻璃布预浸料经与热固
有机太阳能电池由于其质量轻、制造成本低、柔性等优点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领域,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新型给/受体材料的设计与合成是有机太阳能电池快速发展重要推动力量。
膜技术是近几年发展最快和最具有吸引力的分离技术之一。膜过程,包括反渗透(RO)、纳滤(NF)、超滤(UF)和微滤(MF)已被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水软化和污水处理等领域。商品化的膜
11月2日,沃尔沃汽车集团发布了全新制造战略,涵盖全球和中国各生产制造基地最新技术路线、车型分配及出口等企业战略信息,宣布:沃尔沃大庆、成都、路桥三大整车制造基地分别
在高等植物光系统Ⅱ中,Y虽已被确认是反应中心P的直接电子给体,但在P的还原过程中,邻近的组氨酸残基D1-H190,D1-H195,D1-H198扮演了重要角色:D1-H190通过氢键提供了Y给出电子
该论文主要是在水热溶剂热体系中合成发光材料.我们在水热体系中合成了磷酸盐类,钨酸盐类,铝酸盐类及相关发光材料.水热体系中合成了羟基磷酸钙和羟基磷酸锶以及羟基氯磷酸钙
燃料电池和金属空气电池,功率密度和能量转换效率高、无污染,为可再生能源提供了可行的转化和存储手段,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今世界的能源和环境危机。然而,氧还原和/或氧析出反
聚乙烯是世界上需求量最大的塑料聚合物,尤其是超高分子量的聚乙烯。医疗领域的应用以及各种产品的制造(如电缆、电线、管道和纤维)对于超高分子量的聚乙烯都有着越来越大的需求
SRAP (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 was used for the analysis of 67 sesame (Sesamum indicum L.) cultivars widely used in Chinese sesame major produ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