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关节镜下克氏针钻孔术和微骨折锥术治疗小面积距骨骨软骨损伤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研究自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骨科2014年2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57例小面积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钻孔组(关节镜下克氏针钻孔术治疗)26例,男15例,女11例;年龄20~57岁;损伤面积0.6~1.4 cm2;根据Berndt和Harty基于X线片的踝关节骨软骨损伤分期标准:Ⅰ期9例,Ⅱ期8例,Ⅲ期6例,Ⅳ期3例。微骨折组(关节镜下微骨折锥术治疗)31例,男17例,女14例;年龄24~55岁;损伤面积0.5~1.5 cm2;Berndt和Harty的踝关节骨软骨损伤分期:Ⅰ期10例,Ⅱ期11例,Ⅲ期8例,Ⅳ期2例。通过比较末次随访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踝关节运动评分(AAS)和Berndt和Harty提出的距骨骨软骨损伤分期评价手术疗效。
结果57例患者术后获13~27个月随访。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AOFAS评分、AAS评分、Berndt和Harty提出的距骨骨软骨损伤分级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VAS评分[(2.2±1.6)、(2.1±1.4)分]、AOFAS评分[(89.1±6.3)、(90.4±5.8)分]、AAS评分(6、6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AOFAS的踝-后足评分优良率分别为88.5%(23/26)和90.3%(28/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2,P=0.820)。
结论关节镜下克氏针钻孔术和微骨折锥术在治疗小面积距骨骨软骨损伤中均能取得满意的近期疗效,且疗效基本相似,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