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大豆核心种质部分样本鉴定28K和30K过敏蛋白缺失材料

来源 :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bsiszx1234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栽培大豆(G.max)核心种质经聚类随机选择样本为主,以栽培大豆保留种质和野生大豆(G.soja)为对照,利用小鼠单克隆抗体GlymBd30K(F5)和GlymBd28K(C5)分别检测大豆的30K和28K过敏蛋白抗原,目的是发掘过敏蛋白缺失的品种资源,明确其分布规律和特点,检测大豆核心种质的代表性,为资源和育种研究提供参考。鉴定结果表明,在参试的60份野生大豆和421份栽培大豆中没有发现30K过敏蛋白缺失的种质,但28K过敏蛋白缺失率分别为13.3%和37.8%。栽培大豆核心种质28K过敏蛋白缺失比率
其他文献
以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济麦20在2005-2006年度山东省及天津24个地点的样品为材料,分析了磨粉品质、面团流变学特性和面包品质,并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和凝胶色谱法(SE—HPLC
以小麦DH群体(早选10号×鲁麦14)的150个株系及其亲本为研究材料,分析雨养和正常灌溉条件下与茎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相关的8个性状的相关性、遗传力、控制性状的基因数日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对大穗型小麦品种兰考矮早八旗叶光合特性及氮素调控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旗叶叶绿素含量随籽粒灌浆进程呈逐渐降低的趋势。PSⅡ潜在活性、PSⅡ光化学的
利用已知植物抗病基因编码氨基酸保守区域NBS—LRR(核苷酸结合位点-富亮氨酸区域)设计了42个简并引物组合,运用抗病基因类似物多态性(resistance gene analog polymorphism,RGAP)分
应用蛋白质组学、电镜观察、脂质过氧化物测定等方法研究了两个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根系对有机污染物1,2,4-三氯苯(TCB)胁迫的应答。结果表明,TCB胁迫抑制水稻根系生长,影响根细胞结
以国内、外12个水稻品种(包括8个籼稻品种和4个粳稻品种)为供体亲本,利用回交和微卫星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一个以籼稻品种“华粳籼74”为遗传背景的单片段代换系(SSSL
特青是我国育成的一个超高产籼稻常规品种,同时也可作为两系杂交稻的重要亲本,但其直链淀粉含量较高,蒸煮与食味品质较差。,采用水稻蜡质基因内的一个分子标记(称为PCR—AccⅠ)进行
采用人工气候室控温,研究花后短暂高温对弱筋小麦扬麦9号和中筋小麦扬麦12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结果表明,开花至花后33d,35℃以上高温处理使籽粒蛋白质含量显著高
采用微区试验,研究了2个施氮水平(中氮,300kg/hm^2;高氮,600kg/hm^2)下2种施肥方式(一次基施和平均3次分施)对墨西哥玉米(Euchlaena mexicanat)植株硝态氮(NO3^- -N)累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
测定了3个红花品种(系)不同叶位叶在蕾期的光合作用特性,并对来自7个国家的16个红花品种(系)在该时期上位叶的光合速率与产量及农艺性状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叶位间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