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培他滨联合长春瑞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来源 :肿瘤研究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mc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卡培他滨(商品名:希罗达)联合长春瑞滨(商品名:盖诺)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24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均给予长春瑞滨25 mg/m2,第1,8天;希罗达口服,1 500 mg/m2,2次/d,餐后服用,连续服用14 d.治疗周期为21 d,至少治疗2个周期.结果 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3例,稳定(SD)7例,进展(PD)3例,总有效(CR+PR)率58.3%,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6.5个月.不同转移部位或器官的有效率分别为:肺脏80.0%(8/10);淋巴结70.0%(7/10);肝脏54.5%(6/11);胸壁42.9%(3/7);骨骼20.0%(1/5).Ⅰ和Ⅱ级毒副反应为皮肤色素沉着16例,手足综合征15例,恶心呕吐9例,脱发8例,白细胞下降15例.Ⅲ和Ⅳ级毒副反应为白细胞下降4例,血红蛋白下降3例.结论 希罗达联合长春瑞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肯定,患者治疗耐受性良好。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人工髓核(prosthetic disc nucleus,PDN)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整体护理.方法 对本院自2002年6月~2005年5月开展PDN置换术患者进行护理评估、卫生宣教、做好心理护理、专科护理及出院康复指导.结果 全部病例均获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其中假体脱位3例、椎间隙感染2例.手术效果优良率87.5%,无任何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PDN置换术的患者做好住院期间的
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g)在不同类型老年冠心病(CHD)患者中的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 测定112例不同类型老年CHD患者和60例正常对照组血浆中的DD、Fg水平.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AMI;28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35例)的DD、Fg含量高于对照组(60例)、稳定型心绞痛组(SA;26例)和陈旧性心梗组(OMI;23例)(P<0.01);AMI组的DD、Fg含
糖尿病肾病尿毒症的替代治疗已经成为近几年来研究的热点。作者通过维持性血透(HD)、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法(CAPD)治疗糖尿病肾病尿毒症,监测血压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现报告如
目的 研究以氟达拉滨为主的化疗方案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近期疗效.方法 24例患者中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16例,CLL4例,多毛细胞白血病1例,CLL伴随幼淋巴细胞增多(CLL/PLL)1例,幼淋巴细胞白血病(PLL)2例.给予FC(氟达拉滨+环磷酰胺)方案,共1~4个疗程.结果 完全缓解(CR)率为50.0%(12/24),部分缓解(PR)率为12.5%(3/24),总有
目的:考察氧氟沙星滴耳液的热稳定性。方法:利用经典恒温法进行热稳定性试验,并计算热稳定性的相关参数。结果:室温25℃时,反应速度常数为6.0141×10~(-6)h~(-1);半衰期为480
目的 探讨连续胎儿监护对减少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作用,提高产科质量.方法 对2005年1月至7月在我院分娩的孕周≥37 w的孕妇(实险组)通过中央监护仪进行连续胎心监护,并与2004年1月至7月的孕周≥37 w的孕妇600例(对照组),未行连续胎心监护进行比较,分析两组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 进行连续胎心监护能够减少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结论 连续胎心监护可正确及时
目的 观察炎琥宁冻干粉针剂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炎琥宁组58例给予炎琥宁冻干粉针剂静脉滴注,对照组40例给予病毒唑静脉滴注.观察患儿发热、鼻塞、流涕、咳嗽、打喷嚏、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等症状及体征.结果 炎琥宁组总有效率为87.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炎琥宁冻干粉针剂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目的 总结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对24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男性15例,女性9例;发病部位以胃为多见,临床主要表现为便血、腹痛和腹部肿块.24例均行手术治疗.3例术后复发再次手术,生存18例,死亡6例.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以中老年人多发,术前确诊率较低,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是确诊间质瘤的唯一方法.手术或再次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的有效方法,且疗效好;对无
本研究通过对PD大鼠中脑黑质部位NOS活性和NO含量的测定,为进一步研究帕金森病(PD)的发病机制提供指导和参考。1材料和方法雄性的SD大鼠,体重200~300 g,由扬州医学院实验动物
一般认为,哺乳动物(包括人在内)都是通过脊髓步行中枢模式发生器(CPG)控制步行运动,而CPG网络的边界是灵活的,脊髓损伤后脊髓步行CPG可实现网络重组.研究显示,减重步行平板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