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字母表示数”教学的教学案例分析

来源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000123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作为一个基础学科,在生活和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很多学科的学习基础。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中的重要核心,小学数学是学生数学学习生涯的基础,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要贯彻落实数学核心素质的培养。為了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小学生主动求知、勇于当担的品质,教师应该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在课上贯彻落实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数学;用字母表示数;教学案例;设计
  前言: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课堂教学,通过把握数学本质,融入数学思想,突出数学思考,让课堂焕发数学应有的魅力,让学生绽放生命应有的活力,形成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本质、数学思想和数学思考是数学课堂的三个基本特征。下面,以“用字母表示数”为例进行说明,与同仁商榷。
  一、把握数学本质
  我们要从数学本质的深度研究教学内容,厘清教学内容的源与流,分析知识的生长点和延伸点,追问教学内容的数学本质,从本质上明确该“教什么”,而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学内容的表面理解上。比如:用字母表示数”是代数学习的起始阶段和重要环节,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是运用代数式、方程、正反比例等进行交流的前提条件,是形成符号意识、代数思维的关键。它是小学数学中代数领域的经典课例,用字母表示数的数学本质是什么?这节课该教什么?教学的基点在哪里?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思考。第一、从学科知识的数学本质分析。“用字母表示数”属于初等代数的范畴,方程和解方程是代数的基本内容,未知数和代数式是方程的两个重要前概念,是学习方程的重要基础,用字母表示数的结果,本质上就是一个代数式。在代数式中,字母表示数并非本质所在,本质在于字母可以和数以及其他符号进行运算,因此,赞同张奠宙先生的观点“字母表示数,功夫要花在字母参与运算上”,这应该成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之一。第二、从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分析。从课标的角度分析,建议在“字母表示数”这个知识点上,课标应该补充“知识”方面的目标要求,具体可以表述为“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字母表示特定的未知数,能用字母表示未知量”,这是“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比较合适的结果目标,在知识目标上要求达到“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字母表示未知数”,在技能目标上,要求达到“在具体情境中,能用字母表示未知量”。通过“用字母表示数”一课的学习,为后续方程的学习种下“用字母表示未知数”这一颗种子,让它在方程的学习过程中发芽、成长,为列方程解决问题奠定坚实基础,为算术思维顺利向代数思维过度,提供重要的思想保证。
  二、挖掘数学思想
  “用字母表示数”一课究竟蕴含着哪些数学思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从知识形成的角度分析。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所蕴涵的基本思想是抽象思想,具体包括哪些数学思想?我们需要进一步分析,对于“已知的数”和“已知的量”可以用学过的数(整数、分数和小数)进行表示,而对于“未知的数”和“未知的量”又该如何表示?在这里蕴含着“符号表示思想”,在具体情境中,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相应的量,这里又蕴含着“对应思想”。第二,从知识发展的角度分析。学习了字母表示数后,“数”就开始发展到“式”,在代数式的视域下,单个字母或单个数字也是代数式,数学上称之为单项式,这样,原来的一个数,在“式”的世界里变成了单项式,这在学生内心深处有些“接受不了”,这是本节课需要积累的经验,也是数学学习历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门槛”,跨过去就是一片新的天地。在这里蕴含着推理思想中的类比思想,这是本课培养合情推理的重要素材,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悟这些内容时,数学的神奇和美妙便油然而生。第三,从知识应用的角度分析。用字母表示未知数,它在具体情境中的应用,属于知识的应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蕴含着建模思想,本节课建立的是代数式模型,所谓模型就是指运用形式化的数学语言表征研究对象的一种数学结构,代数式模型就是运用字母、数字和运算符号等表征具体情境中事物的数量的一种数学模型。
  三、深化认识
  如何才能积极驱动数学思考?笔者认为:关键在于课堂要有一个明确的核心问题以及一些富有启发性和引导性的问题串,以核心问题为统领,以问题串为线索,促进学生更为积极地思考,学会用数学的方式思考问题。
  通过设计一串问题,拓展思维空间。比如:“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我们可以设计一组观察的数学活动,首先在黑板上摆放几个磁扣(不遮住看得见),然后再摆几个磁扣(遮住看不见),让学生观察后思考,用“摆了几颗磁扣,你知道吗”这个问题驱动学生的数学思考,要求学生写下相应的数。这里的“知道吗”就是一个核心问题,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却隐伏着玄机,在上面的第一个数学观察活动中,因为“知道”所以自然就写下相应的数,然而,在上面的第二个数学观察活动中,由于磁扣被遮住了看不见,因此,学生自然“不知道”摆了几颗,虽然不知道,但是还要把它写下来(表示出来),那该怎么办?“怎么办”在这里就是一个延伸性的问题,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和交流讨论中,想办法表示出一个“未知的数量”,在解决“怎么办”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就自然推进了学习进程,不知不觉中开启了学习之旅,问题解决了,但思考不能就此终止,要紧接着追问:我们用字母表示未知数,又有何用?在这里我们可以从生活中选取一些具体的事例,让学生体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具体情境中的未知量的价值所在,为后续方程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这里的“还有吗”是“有何用”的进一步拓展延伸,让学生带着“用字母表示未知量”的眼光,观察思考周围的世界,发现并提出新的数学问题,并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表示。这里的问题串自身又构成一个数学思考的循环系统,不仅丰富了课堂的广度,而且拓展了思考的时空,把数学思考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用字母表示数》一课以“核心问题”为引领,教师充分关注了学生数学思考力的发展,问题少而精,因此学生能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深入思考和深度对话。问题虽少但不缺少在学生思维关键处的追问,这是我们在实践中需要注意的。数学课堂要有三个基本要义:把握数学本质、挖掘数学思想、驱动数学思考,这是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一种新的教学生态,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基础知识,习得基本技能,感悟数学本质,体会数学思想,驱动数学思考,感受数学魅力,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问题,用数学的语言表达想法,从而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这就是魅力课堂的美好愿景!
  参考文献:
  [1]陈静.“能力评价”的教学实施路径——以《用字母表示数》一课为例[J].教育视界,2021(17):44-48.
  [2]章叶.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融合的教学案例研究——以“用字母表示数”为例[J].读写算,2021(15):21-22.
  [3]高春霞.问题驱动,让思维向深处行进——“用字母表示数”教学片段及思考[J].小学教学研究,2021(06):87-88.
其他文献
摘要:部编版语文教材对阅读这块内容的编排做了很大的改变,除重视阅读教学之外,还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作为教学任务,建构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笔者以三年级教材为例,探讨落实部编版语文教材阅读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策略:激活现有知识,诱发阅读期待;抓准语文要素,渗透阅读方法;加强对话交流,提升阅读感悟;借助读书专题,引导阅读经典。  关键词:语文教材;阅读教学;三位一体;语文阅读  前
期刊
摘要:如何帮助作文能力稍有不足的学生,掌握多元化的作文技巧,并让其在作文过程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实现这一教育目标,不仅需要语文教师为学生创设出更为包容的学习环境,还应利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其积极参与进作文实践之中,这是通过任务规划的方式,为学生创造更多学习可利用条件的途径。  关键词:初中教育;语文教学;多元化作文教育  引言  只有为学生提供适合于其学习特点的作文方法,才能使其在教师的帮助下掌握更多
期刊
摘要:化学科目是集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为一体的一门初中学科。老师在日常教学中,除了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理论知识外,还需要带领学生到实验室进行一些化学实验课程,做化学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目前初中化学实验的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本篇文章则主要通过分析趣味化学实验的出现对初中化学教学的促进作用及其应用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趣味化学;初中化学;学生  1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
期刊
摘要:近年来,在全球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前提下,信息技术这一学科逐渐被广大教育者所重视,而新课程改革对现今的传统教学方式发起了新的挑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现实问题已经凸显出来。通过各种新技术手段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提出新的学习模式——“可视化学习”。因此,笔者将结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际案例,对知识可视化加以应用研究。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知识可视化;应用  前言:在新课程标准下,培养出
期刊
摘要:一个国家的体育内涵,在一定程度上映射了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教育历史深远厚重,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体育运动的认知也逐渐深入,体育一方面在世界竞技舞台上展示国家风貌,另一方面也改善着国民身体素质,尤其是对于学校教育,起到了内在兼修的辅助作用,学生在初中阶段,步入了系统的学科学习,在身体素质方面也逐渐稳定,是进行体育课程德育的最佳阶段。素质教育理念要求促进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方针实施背景下,课堂教学重视学生的课堂地位。学校要注重学生的全方面能力培养,尤其是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以及探究能力等。初中时期是学生能力增强的关键阶段,初中地理知识教学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视野,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在学习中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进一步发展。启发式教学是教育有效方法之一,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通过启发式教学从一定程度提高了学生对地理知
期刊
摘要:小学英语是为学生奠定英语基础的关键学科,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将逐渐被现代教育淘汰,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快速更新教学观念,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微课展开教学,才能促进小学英语教学的发展,帮助学生夯实英语基础,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  关键词:微课;小学教育;英语教学;实际应用  引言:近年来,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小学教学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通过微课,采用“研学后教”的教学模式不仅提
期刊
摘要:优秀传统文化是教育的宝库,记录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过程,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进程当中,必须要实现二者的融合渗透,并对其中的学理要义和实践应用策略进行探讨。本文主要探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传统文化相互融合渗透的学理起点和学理框架,从多媒体、课堂教材、主题活动三个角度出发,使传统文化的优质精神内涵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彼此之间的优势互补,以期为今后语文课堂教学和传统文化的结合提供更多的参考
期刊
以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党十九大和全国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为根本指导,以落实教员教书育人神圣职责为基本遵循,以引导学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目的。通过优化高等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丰富高等数学学科的课程内涵,让高等数学课程融入思政元素,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要义于多样化的课堂教学中,要切实做到三尺讲台无杂音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当前,课程思政是每个教
期刊
摘要:作业是教师与学生除了课堂、课件以外,最为重要的一个交流途径,而作业评语不但能够协助学生更好地展开学习,同时还能够给予学生一定鼓励与认可。因此,数学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日常沟通,及作业中的评语,和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交流路径,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展开有效解答,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  关键词: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作业批改;评语  引言  数学是小学生知识学习的基础课程,但是数学知识具有更强的逻辑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