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教学模式下的艺术专业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专门用途英语是满足学习者特殊需要的英语,能体现“个性化”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方向。在ESP教学模式下,除了应注重第一课堂的教学外,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和课堂教育紧密相连,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课堂知识,增加听说读写的机会,还可以开拓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应该重视这项工作,积极主动地开展英语课外活动,充分利用“第二课堂”。
  关键词: 专门用途英语 英语第二课堂 意义 形式
  一、ESP与艺术专业大学英语教学
  专门用途英语(ESP)起源于2O世纪60年代后期,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学科或目的相关的英语。它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学习者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即由于特定行业的需要,学习者需要具备在某些学科内使用英语的能力。二是有特殊的内容,即专门化的内容。步入21世纪后,艺术类专业人才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人才的要求更高,除了具备过硬的艺术业务水平之外,还需要较熟练地使用外语在各自的领域与国外同行进行交流、探讨与合作,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成为重中之重。然而以考试考级为出发点的普通英语教学已不能满足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对艺术类学生提出的岗位要求,开展专门用途英语教育,培养应用型艺术人才势在必行。ESP教学模式使用“全方位、立体化、开放式”的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培养艺术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艺术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ESP教学最终服务于“语言技能 专业知识”的培养模式,让培养路径朝向“英语 专业”的复合型方向发展。按照ESP方法构建起来的艺术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体系,关键在于提高艺术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学生在尝试使用英语获得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信息、完成与专业相关任务的过程中,能不断体验成功,不断调动学习动机并增强信心。经过ESP培养的学生,在其专业领域里,比那些只接受普通英语教育的学生更胜任交际活动。
  二、建设英语第二课堂的意义
  语言学习过程分为输入和输出两部分,这两部分同等重要。在第一课堂的教学中,我们努力营造英语氛围,让学生沉浸其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在课堂内为学生创造听、说、视的双语环境,营造学习双语的环境氛围。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并且大多用来进行输入,至于同等重要的输出部分却无暇顾及,这就对大学英语教学的第二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课堂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它具有灵活性、开放性、综合性、兴趣性、自主性等特点。第二课堂是整个教学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大学英语这门以实践为主的学科,第二课堂显得尤其重要,是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延伸,是实现英语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积极开展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有重要的意义。
  1.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强烈兴趣和欲望,对其以后的英语学习有不可估量的影响。艺术专业学生兴趣广泛,喜欢竞赛、游戏、故事等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因此,可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點,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激发和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欲望。
  2.有助于巩固英语知识
  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听、说、读、写的技能和技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由于这类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实践,因而更能巩固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学到的知识。
  3.有助于开阔学生的眼界
  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可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英语阅读,增加学生对所学语言国家概况、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科技知识等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拓宽学生的视野,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和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
  三、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形式
  第二课堂的组织和实施可由英语教研室牵头或组织,结合教务处、团委、学生会等部门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英语教师直接对第二课堂学习进行指导,可避免第二课堂盲目性、无组织性,以及缺乏系统等弊端。具体可从开展以下活动入手。
  竞赛类:
  ①英文电影台词竞赛
  ②英语短剧表演比赛
  ③英语演讲比赛
  ④英语歌曲大赛
  辅导类:
  ①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辅导
  ②第二课堂听力辅导
  ③英语公共选修课(经典英文电影赏析)
  娱乐类:
  ①英语晨读
  ②周末影视欣赏
  ③英语文化节活动(语言文化知识竞赛、英语辩论、英文歌曲演唱和欣赏等)
  四、英语第二课堂的实施原则
  1.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第二课堂大学英语教学旨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英语学习的能力。“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树立学生学习的主人翁意识,教师的责任在于组织各项活动。
  2.延伸和增强课堂教学活力的原则
  第二课堂大学英语教学首先是对课堂教学的有力配合,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补充课堂教学时间,极大地增强班级内课堂教学的活力,密切师生关系。
  3.实践性原则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学习的知识要经得起实践的考验。第二课堂英语教学活动在形式上力求新颖,吸引学生参与听说读写各种活动,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4.兴趣性原则
  大学英语课堂是课内教学的延伸。由于班级授课的约束,学生在课堂内只能体会有限的趣味,而在第二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主,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目的,能更好地增强课内教学效果,扩大词汇量,开阔视野,提高能力。
  在ESP教学模式下开展英语第二课堂对外语学习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学生能够把课上所学用于实践,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另一方面实践反过来指导和激励课堂学习,学与用互相促进、互为动力。作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英语第二课堂的充分开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提高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教学目标的实现,推动大学英语教学,而且有利于丰富校园与文化生活,活跃英语学习的氛围,更有利于加强高校的学风建设。
  参考文献:
  [1]戴炜栋,刘春燕.学习理论的新发展与外语教学模式的嬗变[J].外国语,2004.4.
  [2]高燕.开辟大学英语教学第二课堂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3):62.
  [3]郭继东.当前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科学,2008.2.
其他文献
摘 要: 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知识的意识倾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轻松、愉快、主动、有效地学习,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韩国语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提高学生韩国语学习兴趣的方法,促使学生始终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  关键词: 韩国语 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 学习动机  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些学生不愿学韩国语,因为他们对韩国语没有兴趣。要想学好一门语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辅助成图技术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地形图裁剪是机助成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所谓裁剪,就是截落指定区域内的图形,该文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密切
本文通过对山、树、海、云构造的研究,介绍了用扰动表面法线和碎化表面去模拟自然景物的方法。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必须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进行强化训练,为学生将来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些环节中,听、说摆在了首位,其重要性显而易见。人一出生就先听后说。英语教师应该领会大纲的精神,严格贯彻执行大纲的要求,从一开始就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听说训练。同时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达到较佳的教学效果。  1.在听说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对英语学习者来讲,在全面提高英语水平的前提下,要提高听
知识讲座第四讲几项大豆增产新技术在北方春大豆区,比较成熟的栽培技术有“三垄”栽培技术模式,“永常”栽培技术模式及“高寒”栽培技术模式。这些模式已成功地在生产中大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