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来源 :科教新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n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向来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道门槛。
  【关键词】阅读教学;兴趣;“读”
  【中图分类号】G471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10-0122-01
  由于有大部分农村家庭没有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缺乏对孩子的阅读督促。因农村学校藏书有限,或形同虚设,造成学生阅读面窄。在新课标的推行下,给农村的语文教学带来了极大的难度。那么,如何在新课标下指导农村孩子进行阅读教学并养成习惯呢?下面就此浅谈本人的几点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新课程怎样教》中讲到:“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在起点,是培养探索精神的直接动力。”而在农村这块“阅读的沙漠”中崛起“阅读的种子”并非易事。如何激励学生对阅读感兴趣?我所采取的一些做法是:
  二、教师范读,感染学生,激发兴趣
  我慎重考虑到农村学生的识字程度、朗读水平和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品赏能力差的弱点,我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的最有效的方法是范读。则教师的有感情范读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只有教师自己进入了角色、动了感情,才可能使学生领会“文美”,才可能把学生引入意境,激发阅读兴趣。范读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细心、正确听出教师的语速、轻重缓急等,让学生进入文章意境,从而营造了气氛,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例如在我教《第一场雪》一课时,通过有感情范读描写下雪后的句子,作者写雪景时运用了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写法,[即(静态描写):“好大的雪啊!山川、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动态描写):“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突出了雪大和雪美的特点,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为理解课文做了铺垫。整个过程使学生的间接兴趣转化为直接兴趣,感受到语言的美,便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三、熟读成诵,兴趣升华
  “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可见阅读就应让学生获得读的成功体验。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多层次、多渠道的朗读能使人感受文中的景物美、思想美、情感美,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在教《桂林山水》时尽多让学生在抓住漓江水的静、清、绿,桂林山的奇、秀、险的与众不同的特点,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去读,边读边想象文中一幅幅生动美丽的画面映入眼帘,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使学生获得了美的情感,兴趣得到了升华。
  此外,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还应采用各种方式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保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以读为本。在新课标教学中,我们尽可能让学生从阅读中获得乐趣、得到知识,才能更好地实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标。
  以读代解。《语文课程标准》里讲到,朗读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言语的阅读活动,是眼、口、耳、脑并用的心智活动,是能发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是最重要的、最经常的阅读训练,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把更多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让学生通过读书去解决自己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其中,作为国家的名誉主席,她为什么能这样做?李姐为何感到十分不安?这时教师大可不必给学生做详细、理性的分析,而应采用以读代解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反复阅读,联系上下文及预习中的人物简介,便可悟出其中的意义,并真切地体会到宋庆龄和保姆之间的情谊。
  以读促“思”。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地、尽可能地让学生自主地阅读、思考、亲身体验学习的过程。只有充分给予学生阅读的自由和思考空间,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各抒已见。同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阅读,保护学生的个性,学生才会在阅读中融入自己的知识和情感,才会闪现出思想的火花。
  以读悟“情”。《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且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特别是在农村小学的实际阅读教学中要悟出文中的“情”,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必须要给学生留出充足的读书时间。而且还要加以引导,加强语感因素,注意语感训练。
  四、培养阅读习惯
  在新课标教学中,我们提倡“授人以渔”。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提高阅读兴趣及阅读能力无不有益。基于农村小学生的阅读特点,更需要在每篇课文的教学中坚持不懈、科学的训练,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以致用。首先,要养成认真的阅读态度。必须口到、眼到、心到,不要三心二意,这样才有利于准确地从阅读中获取信息。第二,要养成动手的阅读习惯。教师应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习惯地对重点词句、不解之处,做上记号,再勤于动手去查阅工具书及向老师提问。在阅读中“君子动口不动手”是难以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的。第三,养成边读边想的习惯。读书动口不动脑,则纯属“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便无法理解课文更谈不上创新,也将失去了阅读的意义。因此,在读中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读思结合,不断地去发现问题,在积极的思考中,尽可能地去解决问题。这才是课改中我们想要达到的目的。
  只要通过对学生阅读兴趣、以读为本、阅读习惯的紧密结合去培养,从农村学生阅读的角度说,定会扭转、刷新学生的阅读观念,更好地提高其阅读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四导教学策略即导内容、导语法、导篇章、导评分标准来提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从而改变目前学生写作的现状。  【关键词】高中生写作;四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2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10-0099-01  一、引言  英语写作能力是学习英语语言的基本技能之一,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英语写作能力是
期刊
【摘要】作为一名小学尤其是一名城市郊区小学的班主任,如何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为其成为新世纪合格的建设者奠基人生,已成为我们不可回避的现实课题。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关注;新世纪;思考  【中图分类号】G201.2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10-0123-01  笔者从自身的班主任工作实践出发,认为充分遵循儿童发展
期刊
【摘要】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更快更牢地记住生字。让学生通过玩一玩,在轻松中识字;编一编,在想象中识字;认一认,在生活中识字;写一写,在笔尖下识字,提高识字的效率。  【关键词】识字教学;玩一玩;编一编;认一认;写一写  【中图分类号】G401.32 【文章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要】班级管理是一项艰巨繁杂而意义重大的工作。班主任肩负着非常艰巨而光荣的历史使命。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舵手,是学生成才的导师,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又是德育工作。我当农村中学班主任多年,许多老师认为农村的初中班主任是所有班主任中最难做的。其实,只要班主任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不断吸取新的班级管理理念,对学生真诚相待,善于与家长沟通,就能比较轻松地胜任农村的初中班主任工作。现
期刊
赞科夫认为:“学生学习,不仅仅是积累和领会知识,做作业题,更重要的是在一般发展上的进展。对差生应多在他们的发展上下功夫,增强其学习信心,培养其求知欲,引导他们观察,发展他们缺乏的心理品质。”“差生”一直以来是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杜绝的。他们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其比率欲教师的教学工作关系密切。差生率越高,教育教学工作越难,反之亦然。因此,转差工作已成为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
期刊
一、繁漪性格特征及种种表现  繁漪是一个资产阶级女性。聪明、美丽、狂热、人性、渴望自由、追求爱情。她热情时像一团火;孤独冷酷时又像一柄犀利的刀。她企图冲破一切桎酷,做一次困兽的斗争,但又深受着种种压制和精神折磨。她竭力摆脱令人窒息的处境而又屈从于这种处境。她的行为有时令人不能理解,她的处境又令人同情怜惜。所以作者说她陷入了“一口残酷的井”又称她是最“雷雨”的性格。  繁漪久已受压抑的情绪,在周家父
期刊
【摘要】为了使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变得更有效,专家学者不断探索着新的教学方法。情趣教学是近年来在我国兴起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具有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加学生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的功能。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情趣  【中图分类号】G626.35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10-0130-01  一、情
期刊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是一节经典老课,很多名师和新秀对此做过精彩演绎。我也上过很多次《圆的认识》。如何在原先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这就要从研究学生入手,找准认知起点,顺着学生学习思路,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用数学的眼光认识圆、探究圆,感受圆,体验学习过程中的愉悦。于是我在引导学生认识 “圆的特征”时,精彩由此而生。  案例片段:  师:让我们从画圆开始,你会画圆吗?请用学具袋里的工具画一
期刊
注:前两问常规解答,此处不再赘述。第三问若考虑不等式性质解决,是比较简洁的方法,具体解答如下图解。
期刊
【摘要】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对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采取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益,是广大初中英语教师正在思考的问题,因此,提高课堂效率,已经成为教学的关键,是英语教师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吃透教材;导入;讲练;反思  【中图分类号】G276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