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系式写作”:新先锋叙事的探索

来源 :南方文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ccxx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孝阳是一个充满神秘能量的青年作家。近年来,他创作的“众生”系列长篇小说(包括《众生:迷宫》与《众生:设计师》),是70后作家展现强悍突破力的作品之一。黄孝阳有显而易见的先锋血脉,但更像先锋的“逆子”。他的小说,也有着来自王小波的精神继承,幽默,智性,反讽,与奇思妙想的想象力。他摆脱早期先锋文学的语言学迷恋与叙事偏执,将先锋的内涵演变成一场有关人与宇宙的对话。现实、历史、惊悚、科幻……他在种种文学元素之间自由穿梭,制造了令人眼花缭乱的“星系式写作”。这种形式不是单纯炫技,而是对文学内容的拓展,是想象力和虚构的极限,也是对文学与科学、自我与世界的探索。它让我们在更高维度上理解中国。这种充满哲理与冥想,诗意与科幻想象的写作,也不自觉间成为盛世之下现实的隐喻。黄孝阳在“星系式写作”之中,释放的不仅仅是想象力与智力的元素,还有着无处不在的、压抑的愤怒与忧伤。
  一、中国先锋小说传统的延续与变异
  黄孝阳的创作以其“先鋒”意识,无处不在的文学自觉,被中国当代批评家们视作“赓续先锋文学的现代精神的一位实力派作家”①。谈及“先锋”(avant-grade),这个发源于中世纪的战争术语,被以隐喻的方式“表示政治、文学艺术、宗教等方面一种自觉的进步立场”②还是19世纪才出现的事。先锋派作为艺术和文化的先驱现象,是一种前风格,是先知,是变化的方向,这种变化终将被接受,并且要真正地改变一切③。中国当代文学进入“新时期”,文学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不再只是主流意识形态的注脚、国家政策的文学化表达。随着当代中国对“现代性”渴望的不断深化,以现代主义为基点的“启蒙”价值观念受到巨大挑战。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先锋小说家们凭借奇特、陌生化的存在式写作,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先锋”姿态,这时的创作可能才更接近于“先锋”本意。彼时“先锋小说”运动最显性特征,要数对语言形式的探索:不论马原、洪峰的“叙事圈套”,还是格非的“叙事空缺”,抑或是孙甘露的解构式叙事,都不同程度上开创当代中国小说形式创新的新纪元,给中国当代小说叙事带来新可能。但是,也有批评家尖锐指出,先锋小说“不是一场美学实验而是一种经验语言的生成和自我结构”,“没有任何确定的价值取向……甚至没有任何形式的确定性”④。时过境迁,曾经的“先锋小说”已然成为“新传统”。在黄孝阳看来自然是“传统虽好,已然匮乏”。那么,黄孝阳如何实现“先锋小说”语言形式的极限挑战?
  《众生:迷宫》是典型“寻父”故事,从诺思洛普·弗莱(Northrop Frye)的“原型批评”理论来看,它与西方文学传统的“圣杯故事”原型,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主人公通过寻找圣杯(寻父)历程,实现自我成长。诚然,这些元素的确存在于《众生:迷宫》中,然而这只是小说的一部分(第一部分:寻父),甚至不是最重要的一部分。主人公元庆作为“生而知之”的怪婴,其父死于他出生之时,这使寻父本身意味深长:“寻父”故事开始于生命的起点,寻父的历程亦是元庆的成长过程,寻父故事最终指向的不过是——我是谁、从哪里来、到何处去,这个人生最本质思索。尽管元庆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却唯独不知父亲死因,这是他唯一的认知空白,探究父亲死因成为小说叙事逻辑起点和最大动因。元庆的成长史,在寻父大背景下变得语焉不详,面目模糊。最终,元庆在青色小鱼带领下,进入父亲设计的迷宫(小说进入第二部分:迷宫)。关于“迷宫”的叙述成为小说最核心存在,是整部小说黄孝阳倾注最多心血之处,集中体现了作者挑战汉语写作形式极限的努力。
  “迷宫”由123个词语组成,词条之间相互独立,每个词条之下是一个故事,“迷宫”也可视为由123个故事组成的故事迷宫。“随便从哪进入,皆能进入梦境深处。”⑤这和米洛拉德·帕维奇(Милорад Пави<P:\南方文坛\2019年\2019-4\图片\6.tif>)的《哈扎尔辞典》颇似,中国当代文学里也不乏此类创作,像韩少功的《马桥词典》就是这般。然而,黄孝阳的《众生:迷宫》却不止于此。这123个词语的来源并非偶然,而是精心设计的结果,“在78张塔罗牌的基础上,再引入中国的太极两仪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宫的概念,把东西方的神秘学整合在一个文本里,通过123个词语及其可能蕴含的故事,绘出诸多花色不一的牌面,构建起‘123’这个数”⑥。这123个词语就像宇宙中的一个个星系,彼此独立却又相互关涉,共同构成神秘而丰富的文本宇宙。我们甚至可以把黄孝阳这种精密而巧妙的结构设置,定义为“星系式的写作”,是中国独有的文体实验。这123个词汇,每一个都类似网络短故事的写作方式,非常邪魅又非常强大,展现了一个个的中国形象。尽管是相似的“辞典式小说”,但黄孝阳却凭借精密的形式设计,来自中国传统的神秘想象,叙事语言的隐喻性和哲学性,使《众生:迷宫》充满无所不在的后现代指涉。
  这123个词条所组成的故事迷宫,也给阅读带来多种可能。如果把这123个故事看作彼此独立的存在,整体性的故事迷宫则呈现片断式的状态。从黄孝阳内部的文本谱系来看,这种“故事集合”式的写作,实际上是对其前作《旅人书》的延续,是另一种变体。从更大的文学世界着眼,这种碎片化形式组建的故事迷宫,不过是以精密的主题学设计为前提的故事集,它与来自东方文学传统的《一千零一夜》,和西方文学传统的《十日谈》《坎特伯雷故事集》,在故事层面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源自人类对故事的原始需要,展现了人类那滔滔不绝的叙述激情。正如黄孝阳自己所说:“我的体内有龙”,“这只‘龙’不过是‘黑洞’的一种富有激情与煽动力的修辞。”⑦当把这123个故事作为整体,以自然顺序顺流而下,会发现这一个个独立的故事,其实是对第一部分的“寻父”故事中,许多重要细节的重述、重写。例如第一部分“寻父”里,姥爷迷恋那位坠楼自杀的女教师林玄仪,尽管她在姥爷眼中是如此纯洁美好。事实上她却面目不清、令人颇有疑惑,她甚至同时拥有四位男友。第二部分“迷宫”,则提供了一些蛛丝马迹的暗示。词条[咖啡馆][恶意],可视为对林玄仪生前故事的补充、重述,[小镇]词条则是对她死后灵魂生命的想象,[幸福]是关于她母亲的故事。林玄仪这个看似并不起眼的女人,却好似文本宇宙的中心,小说里的众多人物都与她有着或显或隐的关系:“刘海儿”的表姐是将林玄仪置于深渊的闺蜜,小公务员是林玄仪的昔日恋人,林玄仪是姥爷的梦中情人,现实中姥爷和林玄仪及她父亲亦有往来。当把林玄仪这个点确定,这些词条会渐渐显露出隐秘却又真实存在的关联,“构成一张错综复杂的社群网络,一本没有页码、由无数个超链接组成、且随时随刻都在增殖的书”⑧。许多词条下的故事,例如“顽童”“朱迪思”“失语症”,有着或正、或反、或正反兼有,这多种理解的可能。这种迷宫式的叙述策略,使小说的意义层面充满无处不在的后现代隐喻,在充满不确定性、模糊性的故事背后,在不可言说与多解的故事意蕴间,小说拥有宇宙般无限言说的可能,这正是黄孝阳对小说形式探索的贡献所在。   当元庆走出由123个词语组成的故事迷宫时,小说进入第三部分:自我,一切谜底终将揭开:不论是“生而知之”的怪婴元庆,还是众生闪耀的故事“迷宫”,甚至是整个“寻父”历程,不过是父亲元贞在午夜梦时想象的结果。《众生:迷宫》起于“寻父”,途经迷宫般精彩的众生世界,终于对自我的探寻,小说在“寻父—迷宫—自我”这三段式的结构设置里,显得异常清晰,在这里,黄孝阳做的是“文学的减法”,相对于外在整饬、条理的结构,小说的内在意蕴却是不可穷尽,拥有“文学的加法”般的丰富。黄孝阳是以“减法”的方式获得“加法”的效能,这是他对80年代先锋小说形式探索的超越。
  相较对“先锋小说”形式探索的突破,黄孝阳更大的贡献在于:他有效地克服了中国新时期先锋文学的封闭性,增强了先锋对更广大的中国文学现实的指涉能力。当“先锋小说”发展到90年代,由于形式问题的过度强调,和叙事难度日益加大,一般讀者难以真正进入文本,加之对个体生命体验的过度张扬,小说的社会意义与触及当下现实的能量急剧萎缩,作家人格力量急剧萎缩甚至于病态⑨。中国当代先锋小说实验最终难以为继,先锋小说家们纷纷转向现实主义。对现实的忽视和淡忘是先锋小说走向封闭的关键症候。黄孝阳的独特性恰恰在于:他利用先锋的形式,更好地隐喻和指涉了中国新世纪以来丰富复杂的现实语境,这种现实批判性在黄孝阳的创作里普遍存在,不论是较早的《人世间》《是谁杀死了我》,还是《乱世》《旅人书》,抑或是新近的《众生:设计师》《众生:迷宫》,现实的因子无处不在。就《众生:迷宫》而言,现实依旧是先锋形式下的核心意旨所在。大舅的故事是善良义气人在现实里艰难求生、苦苦挣扎境遇的真情展现。还有各式亡灵的故事:生前拥有幸福家庭的秃顶男人,死于被欠薪农民工的刀下,秃头男人亦是受害者,也被书记拖欠工程款;挥刀自裁的年轻农民工,生于偏远乡村,阅卷的失误让他错失读医学院的机会,只好进城务工,他被女友抛弃、被工头欠薪,愤怒的他连捅工头十七刀后,了结了自己。小说里最惨烈的莫过于瘦男人的故事,他的妻子、儿子死于医疗事故,医院买通鉴定专家推卸责任。瘦男人偶然间得到陌生人赠予的证据,甘愿成为他人的枪。却在谈判回家的路上,证据被抢,院长拒不承认见过证据,当瘦男人再去医院理论时,被以医闹的名义扔出医院。绝望的瘦男人选择报复社会,以自杀的方式和医院同归于尽,同时丧失的还有七十三个无辜人。《众生:迷宫》对现实的揭示,已达到当下一般现实主义创作难以触及的深度,现实的惨烈、不堪、无奈、苦楚,在先锋形式的掩护下,好像似有似无,却又无处不在,有效地淡化了因残酷现实给人带来的不适,在先锋与现实之间实现一种平衡。以含混、多义、不透明的叙事构造,让人产生对当下现实的无限思索。黄孝阳“说出我们感受力中在改变的东西”,从“传达经验的许多可能的不同方式中做出选择”,也使他离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ng)所说的艺术家——“挑战被接受的经验,或者给予人们关于经验的其他信息,或者其他阐释”⑩ 更进一步,以先锋形式挑战惯有的现实书写,表现个体对现实生活的另类体验。实现先锋话语与当下现实的有效“对话”,这正是黄孝阳现实主义书写的意义所在。
  二、新先锋小说的历史想象
  当中国文学进入新时期,对历史的言说逐渐摆脱当代“主流历史小说”11的限定,历史书写不再只是国家意识形态的文学化翻版,历史叙事的强政治化倾向得到缓解。此后,“先锋小说”“新历史小说”逐渐“浮出历史地表”,对历史的追问与探寻达到了新的高潮。黄孝阳小说里亦充满重述历史的渴望,却又与前辈作家有着明显的不同。在“先锋小说”里,历史的意义和价值被架空,呈现为虚空的状态。历史只是在技术上层面对小说有意义,如余华的《鲜血梅花》《一九八六年》,我们在其中几乎看不到对历史有任何实质性的看法和理解,小说成为借历史形式表达个体生存状态的存在式寓言。
  “新历史小说”则以解构的方式重构历史,不仅否认过往的历史叙述,直接对历史本身的合理性、合法性提出质疑。因为“历史叙述本身也是基于一种假定,即对于过去事件的书面表达和本文化基本符合这些事件本身的真实。”12“新历史小说”甚至以“反历史”的思路进行创作,就像刘震云的《故乡相处流传》,是以戏仿的方式重写三国故事,历史英雄被进行污名化的处理,曹操成为脚上流黄水、喜好玩弄寡妇的流氓。“新历史小说”打破惯常宏大叙事的现实主义传统,也解构了“启蒙主义”语境下的历史叙事,将历史叙述从固化的模式里解放出来,但同时也消解了历史本身的丰富性和可能性,历史成为平面化的狂欢,最终将彻底走向历史虚无。黄孝阳却另辟蹊径,努力展现历史书写的独特一面,小说实现了历史、现实与想象间的平衡。这与西方现代、后现代文学颇为相近,让人联想到巴别尔的《骑兵军》,君特·格拉斯的《铁皮鼓》,帕慕克的《白色城堡》,库切的《等待野蛮人》等,历史与现实的相互指涉,共同构成后现代语境下的叙事常态。
  黄孝阳的“众生”系列小说,显而易见有着对于“元叙事”(Meta-narrative)策略的运用。中国当代文学最早尝试“元叙事”的作家,非马原莫属。实际上,马原对“元叙事”的运用还是处于相对初级的阶段。那么到底何为“元叙事”?什么又是“元叙事”的核心所在?所谓“元叙事是叙事中的叙事”,“元叙事应是在其中讲述第二叙事的第一叙事”13,是关于叙事本身的讲述与再叙述。“元叙事”是对小说虚构本质的挑战,是虚构的极限,更是想象的极限。
  “元叙事”在黄孝阳这里,是一个不断推进到极限,推进到宇宙的元叙事,叙事是一个近乎无限的过程。《众生:迷宫》那贯穿小说始终、历尽种种奇遇的“寻父”故事,不过是“父亲”本人在午夜梦醒时虚构、想象的产物。“寻父”途径的那123个故事迷宫,更是将故事的虚构属性发挥到了极致。小说《众生:设计师》里:马桂花及儿子林氏两兄弟的故事、宁强与王诏如的爱情故事、“我”和立衣在彼世界的想象,不过是层级式的虚构嵌套,如此的架构使小说叙事具有三重虚构性,却又不仅仅是不断解构叙事,而且是将叙事的虚构性(fictionality),推演出一种本质性力量,是想象的力量,进而在星系式的想象与虚构之中,实现对人类本质、文学本质、文学与人类关系的理解,为文学找到另一种本源性的,有别于一般意识形态建构的“宏大性”。宇宙的存在,不仅消解了人类强加于自身的虚妄的意识形态控制,而且使得这种星系性的写作,获得了一种游戏的激情,一种反思人类行为的反省力。   黄孝阳的笔下,历史的书写不是目的,而是起点,是借“历史”的肉身,表达对现实人生的理解。这里的历史叙事充满严肃的现实批判性,以及对人类自身行为的反省。最能展现黄孝阳对历史的理解的小说,莫过于《众生:设计师》。《众生:设计师》那宛如戏中戏的故事丛林里,最动人心魄的,要数马桂花的故事,它既关乎历史,又指向现实。马桂花这位看似慈眉善目的老人,竟为求生,手刃于自己有养育之恩的地主姨娘;也曾组织铁姑娘行刑队,亲自示范手起头落,杀尽公社的“四类分子”。如果孤立地看这段历史叙述,与以往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但不同叙事层级在共时层面的交替叙述,在对马桂花故事的多次“重复”里,又透出异样的信息:马桂花手刃姨母是因不堪民兵队长和四个青皮后生轮番凌辱的结果,被马桂花手起头落的人里,就有民兵队长和那几个后生。杀人如狂的马桂花在日后的岁月里,动辄赤身裸体跪在老家街口,直呼有罪。“文革”经历改变马桂花的一生,也改变儿子们的一生。林家兄弟阋墙,兄长颓废待死,弟弟跳楼而亡,这些都是历史对现实的塑造。然而,当以更宏阔的眼光看《众生:设计师》时,这个惨烈骇人的“文革”故事,不过是整个叙事圆盘最外端的一环。马桂花的故事是林家兄弟故事展开的重要环节,而林家两兄弟不过是宁强小说《众生:设计师》虚构的人物,这部小说又是宁强与王诏如爱情的催化剂。最终我们发现,连宁强也不过是“我”与立衣在彼世界系统的虚构。当马桂花的故事置身于如此复杂的小说架构里,尽管是最边缘的圆环,却是所有叙事的逻辑起点,如多米诺骨牌般推动每层故事叙述的展开,“历史”成为“现实”叙述的起点,也为叙述提供无限的想象力和可能性。
  柯林武德(Robin George Collingwood)指出:“历史的思维是一种想象的活动……每个现在都有它自己的过去,而任何对过去在想象中的重建,其目的都在于重建这个现在的过去——即正在其中进行着想象活动的这个现在的过去——正像这个在此时此地被知觉到的那样。”14小说《乱世》就是基于现实的历史想象。在黄孝阳笔下,民国是个龙腾虎跃、英雄辈出的时代,用他的话说是一个“大时代”,“那时候的人,哪怕是一介武夫,一名小吏,一位乡绅,也常有大气魄、大胸怀、大信仰,是愿意牺牲,敢以苍生为己任的”15。于是在进步乡绅、有红色背景的神秘县长、抗日英雄国民党军营长、军统女特务、“袍哥”头领之间,上演了一场有关家国天下、爱恨情仇的大戏。这一切则出于对今日人们活得太“小”的感叹,是“现实”的认知,激发了对历史的想象。但黄孝阳的本意却是:“提供一个益智游戏,摆出一盘残局邀请读者入局”,“游戏的同时,读者还能对一些历史问题发生兴趣”16。小说《乱世》作为“开放的文本”、“可写文本”(writable text),要读者用自己的想象与经验,绘出人物的脸庞和最终命运,是读者与作者的共创。“历史”不再只是背景和前提,更是叙述本身。在黄孝阳这里,“历史”是可能性、想象力的表现,一方面,“历史”既塑造着“现实”,又是“现实”叙事开展的动因。同时,对“现实”的理解又限定着“历史”的想象。在充满哲学意味的历史书写里,是无处不在的后现代式隐喻。在“历史”“现实”“想象”的良性互动里,小说逐渐走向叙事的极限。
  三、“量子文学观”:汉语写作的极限挑战
  黄孝阳的小说表现出令人赞叹的惊人能量,幽默、智性、反讽、对现实的深度关切和“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想象力,是当代中国无法忽视的文学景观。追溯黄孝阳的文学谱系,永远绕不开“先锋文学”的标签,和前辈先锋小说家们一样,有着对历史无穷追问的渴望,对形式革命、叙事极限的本能迷恋,对个体生存的存在式关切。和欧洲先锋主义运动一样,深知“新异形式的追求只是表面绝非实质,是通过这样一种适应进行反抗,从概念扭曲的描绘里,看到世界被认识的希望”17。然而,“先锋”对于黄孝阳而言,更是一种精神气质,在他看来,“小说最高的价值与人的终极价值一样,都是对自由的追求”18。就如欧仁·尤奈斯库(Eugene Ionesco)所言:所谓先锋,就是自由。“文学观,就是一个人的生命观。人活一世,该怎样来理解自身,了解世界的表象及其意志,以及宇宙之奥。”19由此出发,黄孝阳的小说打破历史、现实、科学与政治的界限,使文学虚构拥有宇宙式的丰富,是一场有关人、世界、宇宙的对话,但这一切都离不开智力和想象力对于小说的作用。
  黄孝阳初入文坛便以“王小波门徒第一家”自称,成名作“时代三部曲”就是受王小波“时代三部曲”的激发而作。谈及黄孝阳,无论如何都不能忽视王小波小说传统的影响。王小波的幽默、诙谐与反讽,他借对常识的讨论,生成个体对人生、社会、世界的再思考,“通过‘性’的个人主体性,确立反控制的自由主义精神”20,提供自我主体建立的多种可能性。这些在黄孝阳小说里,都可寻到或显或隐的踪迹。但据黄孝阳自己说,王小波作为他的精神源泉是因为“他的不服从。简单说,是对传统的颠覆。这种颠覆,首先是思想层面的”21。王小波对权力关系的文学化阐释,是从权力关系内部颠覆、解构现实中的权力关系,并以生命意志为原则,再建新的权力结构,这是王小波创作的核心所在22。这种文学创造的实现,无疑是智力在小说中发挥作用的结果,这也许是王小波对他的最大启示所在。“智性”在黄孝阳小说里随处可见,但他摆脱了“影响的焦虑”,不同于王小波的智性发挥,而将“智性”体现为对“复杂性”的追求,是那超越天际、沟通宇宙的奇幻想象力,更是根源于他对文学、人生、宇宙的本质性思考。“智力”因素,实际就是作家对世界的理解力。
  黄孝阳的小说追求难度,然而难度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背后更是作家思维力、想象力、价值观的折射。在黄孝阳看来,对“复杂性的追求是作为人,作为人类社会,作为文学艺术,乃至于宇宙本身最根本的追求。唯有这种渴望,才能解释所有的过往及我们可能拥有的未来”23。正因此,才有《众生:迷宫》看似简单“寻父”故事背后,那层层深入的叙事谜团,这123个“子星系”式的独立故事,使小说形式更加神秘难解。不同层级的故事叙述交叉展开,重复显现,并置于同一时间线性之流,在不同的时空状态里,在时间的连续性与不连续之间,控制着叙述的节奏。这无疑加大了阅读的难度,却也为文学表达提供更多的可能。小说中“迷宫”“寻父”与“自我”之间的关系,就是理解《众生:迷宫》的一把钥匙,尽管复杂,但是可解。对现实的批判、历史的反思、个体存在的追问、对宇宙人生本质的探寻,彼此交融,文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表达限度,想象力在敘述极限里、在天人之际的宇宙对话中得到充分的张扬,这些都是黄孝阳对汉语写作的贡献。   从黄孝阳的文学世界里,我们看到类似于奥尔巴赫在《摹仿论》中“用文学描述对真实进行诠释和模仿”的努力24。黄孝阳则是在现代、后现代的语境里,在变动不居、急速发展的时代,对文学真实探索的遥远呼应。黄孝阳的小说很契合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对于新千年文学的畅想:“轻逸”“精确”“内容多样”25。这一切最终都源于一个起点,那就是黄孝阳的创作原点——“量子文学观”。
  “量子文学观”集中体现了黄孝阳对文学本质的理解。“量子文学”是与传统文学相对应的概念,因不满于以“宏观低速”物理现象为基础的传统文学,于是将时空观念的理解转向量子层面,以超越日常生活经验的时空状态,冲破理性对人思维的限制。当量子物理的概念,如“波粒二象性”“测不准原理”“熵”“量子跃迁”,进入文学世界,历史、现实、人世将以量子世界的眼光被重新理解,最终呈现出“陌生化”“反常化”的状态。在“波利二象性”这个概念里,光是波,同时又是粒子,就像一只苹果既是红色又是绿色的,这在日常经验里是如此荒谬,但在微观世界却是成立。文学世界里,光在人看来是波还是粒子,“是取决于我们的观察方式,即阐释。作品其意义彰显的关键处是被阐释、被如何阐释、被谁阐释”26。就如小说《众生:迷宫》,词条“朱迪思”的故事,从正面看,是人的渴望总是在永不停息的追寻里,毫无预料地实现。从反面则可理解为:人永远不可能达到探索的终点,总是止步于终点前一步。“量子跃迁”是指一个粒子下一刻将了无踪迹。这意味着无中生有完全可能,现实与虚构的界限并非绝对。《众生:迷宫》叙述人“我”(元庆),在历史、现在与未来之间,寻找父亲的踪迹,穿越123个或真实或虚幻的故事“迷宫”,在生与死的想象里自由穿梭。“量子文学观”使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摆脱了宏观经典物理学对应的现实主义的强制整合,使其在量子层面实现统一,为理解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提供了新的视界。
  然而,“量子文学观”更大意义在于:将科学观念引入文学,以科学思维进行文学创作,文学与科学的界限无形间被打破,文学与科学之间的不可通约性得到缓和。中国当代的科幻写作,从叶永烈到刘慈欣的《三体》,“科幻”始终呈现出类型化的特征。科幻成为文本里的绝对主流,让人误以为文本之中除了科幻没有其他。黄孝阳则从“量子文学观”出发,把对科学的理解作为方法论,将对世界、宇宙本质的大尺度思考,和历史、现实、未来、人世的思考相融合,讲出前所未有的中国故事。从这个角度看,黄孝阳对文学世界的构想是有着世界文学的视野。黄孝阳是把中国作为坐标,来建构整个世界和宇宙的,这里的中国被描绘为世界中的中国、宇宙中国,中国故事呈现出宇宙般的丰富。黄孝阳以先锋方式讲述的中国故事,更是世界性、宇宙性的故事。这也是小说为什么叫作《众生》的原因。
  黄孝阳是一个能让人对中国小说的未来保持乐观的小说家。严肃的思想、对现实透彻的揭示、无处不在的智性之思,还有形式的贡献。我把他的“星系式写作”又称之为“一种中国式的空间写作法”,他最大限度地在象征层面展现了“中国故事”的丰富性和主体性,以“先锋”的姿态对中国当代小说进行从形式到立场的突破,在后现代文化语境里,以世界文学的视野,对未来文学发展方向作出个性化的设想与探索。
  【注释】
  ① 郑润良:《叙事迷宫与“当代小说”的意蕴——读黄孝阳 〈众生:迷宫〉》,《文艺报》2018年2月26日。
  ②[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译林出版社,2015,第104页。
  ③[法]欧仁·尤奈斯库:《论先锋派》,李化译,载《法国作家论文学》,王忠琪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第568页。
  ④ 张旭东:《论中国当代批评话语的主题内容和真理内容——从“朦胧诗”到“新小说”:代的精神史叙述》,见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下卷》,东方出版中心,2003,第363页。
  ⑤ 黄孝阳:《关于阅读——与梁雪波先生聊天》,见《那人眼所望处》,安徽教育出版社,2016,第298页。
  ⑥ ⑧黄孝阳:《众生:迷宫》,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7,第309、262页。
  ⑦16黄孝阳:《乱世》,北京燕山出版社,2013,第263、264页。
  ⑨张清华:《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第233页。
  ⑩[美]苏珊·桑塔格:《现代小说的风格》,见[美]利兰·波格编《苏珊·桑塔格谈话录》,姚君伟译,译林出版社,2015,第9-10页。
  11 所谓“主流历史小说”是与“新历史小说”相对的“旧历史小说”,特指当代中国受政治意识形态影响下的历史小说创作。详细论述可参见张清华:《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第174页。
  12[美]海登·怀特:《评新历史主义》,见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第100页。
  13[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 新叙事话语》,王文融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第158页。
  14[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张文杰译,商务印书馆,1997,第344-345页。
  15黄孝阳:《〈乱世〉里的回答》,见《那人眼所望处》,安徽教育出版社,2016,第278页。
  17[德]彼得·比格尔:《先锋派理论》,高建平译,商务印书馆,2002,第135页。
  18 黄孝阳:《文学有什么用?》,见《那人眼所望处》,安徽教育出版社,2016,第138页。
  19黄孝阳:《〈乱世〉里的回答》,见《那人眼所望处》,安徽教育出版社,2016,第286页。
  20房伟:《〈黄金时代〉〈废都〉与90年代》,《当代作家评论》2018年第5期。
  2123黄孝阳:《这人眼所望处——关于文学的一些问题,一些回答》,见《那人眼所望处》,安徽教育出版社,2016,第263、257页。
  22黄孝阳:《王小波十周年祭》,见《那人眼所望处》,安徽教育出版社,2016,第196页。
  24[德]奥尔巴赫:《摹仿论——西方文学中现实的再现》,吴麟绶等译,商务印书馆,2014,第515页。
  25[意]卡尔维诺:《美国讲稿》,萧天佑译,译林出版社,2012。
  26黄孝阳:《我对天空的感觉——量子文学观》,见《那人眼所望處》,安徽教育出版社,2016,第8页。
  (房伟、张琳琳,苏州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一、一句偈语,两样说法  汪曾祺回忆他1940年代初在西南联大读书,选修沈从文三门课,“各体文习作”“创作实习”“中国小说史”,都跟“教创作”(主要是小说创作)有关。汪曾祺说沈从文“教创作”,强调最多的一点是:“要贴到人物來写。”  可惜汪曾祺只记得这一句偈语式经验之谈,他的猜想与解释,都是后见之明,未必切合沈从文本意。据汪曾祺说,当时“很多同学不懂他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汪氏本人倒有如下解释——
期刊
沈从文从城乡两个经验世界的互参中为人性的理想形态塑形,主张人与自然的契合,弘扬人的原始强力,批判无光无热的生命形态,并在现实环境的重压之下,力图为人的个体存在和民族的生存建构一个形而上的参照系,这些主张与“五四”新文学所开启的“国民性改造”是一脉相承的。但值得注意的是,沈从文对国民人格进行批判的着眼点在于生命力的匮乏——也即“阉寺性”人格,因此对国民内在的生理、心理本体的重建必然会成为他的“国民品
期刊
在《三城记》的后记中,张柠断言:“现代小说从本质上来说,都是成长小说,或者是成长受阻的抵抗小说。它们都是在线性物理时间支配下的叙事,同时要为主人公寻找生活的出路,探讨人生的价值。”①说起“成长小说”自然要追溯到德国教育小说(修养小说)或者发展小说(Entwicklungsroman),从17世纪到19世纪末三百年间几乎每个德国一流小说家都写过此类长篇小说,歌德的《威廉·麦斯特》(学习时代和漫游时代
期刊
一、审美、政治与生态  华媛媛(大连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教授):王斑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在本学期末接受这次访谈邀请。2017年秋您在斯坦福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第一次开设了“美学、政治与生态:艺术作品与环境”这门课程,我非常荣幸在您的带领下同其他近二十位斯坦福的小伙伴们一起进行了一场文学、电影与艺术的生态之旅,收获颇丰。通过这次课程,不但重新阅读了很多中国文学文本及电影,切入生态视角重新反思了生态、文学
期刊
2018年时值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又是马克思两百周年诞辰,《共产党宣言》发表一百七十周年。围绕这一重要的时间节点,在马克思主义文论、文学基本理论、古代文论、西方文论和中西美学等方面,文艺理论界开辟了新的论域,推出了诸多有分量的研究成果,显示了多维视野中文艺学的勃勃生机与活力,但“破”中待“立”,提出了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兹择其要予以评述。  国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  谭好哲将马克思主义文
期刊
时间自古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夫子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击壤歌》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①人们生活在时间里,感受生命的萌发、变化,感受时间的流逝。但并不是所有时间的意义都是一样的,浮士德在自以为建造了人间的乐园之后,情不自禁地呼喊:“停留一下吧,你多么美呀。”②当我们体验到极致情感的那一刻,我们希望人生能停留在那一刻。这一瞬间融汇无限蕴意,将这一瞬间固定
期刊
五四白话文运动时期,胡适被誉为白话诗的通天教主。他不仅率先写作了一定数量的白话诗,而且还提出了相关的理论主张,从而超越了前人,创造了历史。究其原因,则是与胡适对中西方文学的发展规律尤其是诗体演变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分不开的。可以这样认为,胡适的诗学主张是对中西文学资源进行互相参证、互相阐发的结果。通过大量的阅读、创作和翻译,胡适不仅对魏晋南北朝的乐府诗、唐宋两代的诗词之发展演变有着独特的理解,同时也对
期刊
一  吉狄马加是当代和当下诗坛的一个另类。他经历了朦胧诗以来的崛起,在二十五岁时就与北岛等人获得了全国第三届新诗诗集奖(鲁迅文学奖前身),他以自己的诗才和政治素养逐渐进步直至取得了今天被国内外广泛认可的成就和赞誉。他沿着固有的坚定的诗歌方向一路高歌猛进。在诗歌、诗人、诗界不断发生大起大落、此起彼伏、新老交替的时期,他始终以他优秀的诗作保持他的诗名,其创作的新作品也一直在提升着诗的高度。他是在时代大
期刊
据我观察,韩少功在近年来关注的一个核心主题,是20世纪60年代经由70年代,如何过渡到了80年代,并进而演变为90年代,这一过程蕴含着怎样的精神现象学的秘密,有着怎样的历史逻辑,上演着怎样的历史的狡计?韩少功试图对此进行思想的把握与艺术的呈现。利用小说家的特权和便利,他借助于故事和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再度进入了复杂暧昧的历史现场或虚拟现场,展开了历史和精神的考古学。而这之所以可能,是因为新世纪以后,
期刊
近日,《海代泉科学知识寓言选》由广西科技出版社出版。此书创作历时两年多,经过反复修改、补充而成。本书有两大特征,一是科技题材,分为植物、动物、生理卫生、天文地理、科学常识等专题,二是寓言文体。当今儿童文学出版以原创小说、童话以及中外经典童话、经典寓言为主,而较少涉猎原创的寓言文体。固然有少数优秀的原创科幻小说出版,但科技题材寓言作品在儿童文学出版格局中并未引起足够重视。这种出版格局下,海代泉寓言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