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室结改良术对房室结前传不应期的影响

来源 :临床心电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s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时重复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及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再通病例30例(再通组),溶栓治疗未再通病例15例(非再通组)。溶栓药物尿激
临床心电学杂志心电快讯专栏编辑:我遇到1例女性患者,34岁,常主诉心悸、胸闷.其心电图有2种表现,图1是其中一种.窦性心律68bpm,窦性心律后有早搏二联律,即一个窦P后,经0.24s
心脏性猝死的发病率近年来一直高居不下,其中不明原因致心律失常的死亡因其不可预测尤其引入注意,估计它可占猝死总数的5%.在这些无心脏结构性病变的病例中,长QT综合征和Brug
功率为15~40W,消融有效指标为在放电过程中室速终止或室早减少至消失,部分病人在放电时室速可出现一过性加速现象或室早增多现象,然后再减慢或减少到停止。在放电有效部位可持续放电60秒
一、前言心电图分析是根据规定的正常值标准进行时限和波辐的测量,再按图形的形态特征进行诊断的.由于实际心电信号波形变异性大,再加上心电图固有的复杂性,特别是动态心电图
临床心电学杂志编辑部心电快讯专栏:最近我又遇到了一个简单,但又十分常见的心电图问题.患者男,67岁,6年前曾因下壁心肌梗死急诊住院,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双支病变,右冠状动
QT间期离散度和急性心肌梗死部位、面积的关系张克宁黄申申李品君本文测定无室性心动过速的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QT间期离散度(QTd)和AMI面积,并进行对比分析。对象与方法急性心肌梗死
本文通过食管心房起搏与心内电生理对照研究66例正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和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PV1-P3时距。结果显示在绝大部分病例中,左侧不同部位游离壁旁束参与的OAVRT,PE明显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