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膈肌的运动”演示实验装置的改进

来源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uipi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教版《生物》教材中设计有“模拟膈肌的运动”演示实验,该实验主要是为了说明膈肌收缩和舒张时肺的体积变化,装置如图1所示。该装置通过将橡皮膜平铺、捆紧于广口瓶(无底)的底端使瓶内密闭,存在以下不足。

  1.膈肌(橡皮膜)在人体自然状态时(舒张时)应呈向胸腔突起的穹隆状,而此装置在自然状态下呈水平状。
  2.用手推橡皮膜和让其自动复原的过程中,学生会将橡皮膜自动复原误认为是膈肌的舒张过程,将用手推橡皮膜误认为是膈肌的收缩过程,这恰好与膈肌的运动相反。
  3.在自然状态下,瓶内气压等于外界环境气压,此时气球在瓶内是瘪的,当用手推橡皮膜时,瓶内气压增大,必定会挤压气球,但由于气球本来就是瘪的,所以缩小幅度小。相反,当橡皮膜复原时,气球膨大幅度也小,演示效果不佳。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笔者结合实验原理,联系实际情况,设计制作了如图2的装置,在演示教学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制作過程


  1.实验材料
  广口瓶(无底),三通管,橡皮条,小气球(两个),橡皮膜,细线若干。
  2.方法步骤
  (1)在三通管下面的两个管口上连接两个小气球,并将橡皮条捆扎在三通管的交叉处支管上,橡皮条的另一端穿过橡皮膜的孔,在橡皮条的适当位置把橡皮膜孔捆扎好。
  (2)将有孔橡皮塞塞进瓶口,将三通管从瓶底插入橡皮塞内。
  (3)把橡皮膜捆扎于广口瓶的底端,从而使广口瓶密闭。

二、优点


  1.装置形象
  学生看到此实验装置时,很快就能知道各器具所代表的器官,更重要的是知道膈肌在体内所处位置及形态特点。

  2.操作简便
  在讲解呼吸运动的过程中,只需向下拉橡皮条(如图4左),便能形象地展示吸气的过程:膈肌收缩,胸腔增大,内部气压降低,外部气压大于胸腔气压,气球变大,代表肺吸气增大。松开橡皮条时(如图4右)则体现了呼气过程:膈肌舒张,胸腔缩小,内部气压升高,外部气压小于胸腔气压,气球变小,代表肺呼气缩小。

  3.现象明显
  使用改进后的装置演示膈肌运动实验时,由于肺(气球)的膨大、缩小幅度比改进前明显增大,所以更利于学生观察。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新生儿溶血病血型血清学检测结果,探讨采集标本时间与新生儿溶血病阳性率的关系。方法:选取596例新生儿溶血病标本,进行新生儿溶血病溶血三项检测、同时对母亲标本进行
【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在先天性肺囊肿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先天性肺囊肿患儿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患者缩短,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①由于患
例1,患者男性,78岁.右下腹壁肿块6个月,渐增大,近1个月皮肤破溃不愈.
患者女性,47岁,已婚.因下腹部痛伴腰骶部酸痛7d入院,无发热及阴道流血.
患者男性,48岁,体检发现右上肺阴影6年.近期反复出现右胸背部隐痛,于2000年10月30日入院.体检:双肺呼吸音正常,胸片和CT示:右上肺类圆形阴影,密度较高,轮廓清晰,有分叶,与6年
在旅客列车开行效益分析与优化辅助决策系统中,通过电子地图技术集成实现旅客列车开行路径的可视化优化设计。在论述系统结构的基础上,对电子地图的建立、基本功能、开行路径设